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在于欧洲的思想文化传统,而近代欧洲文化有四个主流传统:基督教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传统、人文主义的传统和科学(主义)的传统。

主流传统

具体表现

基督教的传统

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与现代工人运动有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役和贫困中得救

形而上学的传统

现代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

人文主义的传统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数百年来的人文主义传统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像对待基督教和黑格尔哲学一样,他们把这些人类文化思想遗产与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科学的传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情怀主要缘于19世纪工业化程度的发达和自然科学的创新性成果(如三大发现)

——摘编自张允熠《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提出观点并进行合理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论,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内瓦来了一连中国人,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连手提箱也都相似……一个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他们将在日内瓦大显身手。”这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西方记者对中国外交官的报道。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则评价说:“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和周恩来。”其实,新中国刚成立,一系列外交活动便随之展开: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鏖战板门店并签署《朝鲜停战协定》;与缅甸、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官展示了令世界瞩目和称赞的风采。

——摘编自董玉洁等《登场:走向世界的最初几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就西方对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反应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香槟集市是中世纪最著名的集市。9世纪开始,一系列集市出现,经过一再特许和核准,开放时间不断延长。香槟地区的集市都归香槟伯爵管理,为规范和调节集市期间各种商务纠纷,集市内设有集市法院,从这里可上诉于王国最高法院。

香槟位于从佛兰德斯到意大利的商路上,东方来的香料、丝绸等经意大利商人之手到香槟再输往西欧各地。佛兰德斯的呢绒也通常在香槟集市上集散,运往意大利和东方。香槟集市云集埃及人、英国人和德意志人等经商。为便于交换,香槟集市发展了“钱兑商制度”。这种制度起源很早,随香槟集市成长发展起来。

香槟集市约在12世纪初始见于文献记载,13世纪臻于鼎盛。1286年,香槟伯爵的女继承人嫁给法王腓力四世,伯爵领地随之并入王室领地,被法王勒索大量钱财。百年战争以及威尼斯人开辟的新商路,使香槟集市失去了昔日繁荣。到14世纪初,香槟集市衰落。不过,香槟集市在中世纪商业史上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提取材料中有关“香槟集市”的两条信息,并结合中古时期具体史实分别予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运用史实准确,阐释清晰)
2024-03-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西方国家文官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官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其价值观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如下表。

时期

价值观

古代国家官吏——文官价值观的产生时期古代官吏的价值观更多的表现为国家官吏必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廉洁奉公的一种广泛的政治职业道德。
封建专制下的文职官员时期文官存在的一切价值就在于为国王和君主服务,因而文官必须保证绝对的忠诚,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能力、素质、学识等因素,构成选拔和任用文官的价值标准。

政党分肥体制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官代表政党少数人的利益,其价值观从整体上讲趋于落后和腐朽,文官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唯利是图,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

文官制度正式形成时期

政治中立原则和择优取仕原则使资产阶级倡导的人人平等和竞争思想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文官的价值观中,进而推动了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西方文官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

——据严世雄《西方国家公务员价值观的历史演进》整理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分众语音导览在官方APP正式上线,分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三个版本。现面向全国青少年征集关于先秦、秦汉考古文物的解说词,任选一件考古文物和一个版本进行写作。(要求:先写出考古文物的名称与版本,再进行写作;史实正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同世界各主要国家近代企业制度的演变一样,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在其生成、演变的过程中,大致上经历了“特许制”与“准则制”两大阶段。在近代公司法尚未制定和颁行之前,所谓的特许制则是经地方封疆大吏奏准后的特许。如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即不是依照适用法律注册登记的,而是经地方官员向朝廷奏准后设立的。这在轮船招商局最初发行的股票中写得十分清楚,轮船招商局“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奏准设局招商”。这一由地方大宪奏准设立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特许制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体制下,由谁奏设,谁就取得了该设立企业的实际掌控权,如奕䜣所说:“招商局由李鸿章奏设,局务应由李鸿章主政。”早期的企业设立特许制,以及特许制下的地方大员掌控制,是近代中国早期企业产权制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特征。

——摘编自张忠民《1872-1883轮船招商局早期的企业制度特征》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纪念轮船招商局成立一百二十周年的题词。


阅读上述材料,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近代以来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反思世界文明史,从文明早期到现当代,人类文明始终在两个层面上表现出多样性,一是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一是同一文明体内部构成要素、构成领域的差异性、多样性。正是这双重的多样性,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也使人们不断遭遇新的问题和冲突。可以说,“文明”与“多样”具有共生性,多样性是文明的内在本质性特性,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内在结构性动力,也是导致各类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文明在总体上是以文明群、多极文明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正如城市是以城市群的方式,人是以人群、社会的方式发展一样。

——摘编自陈患《文明多样性:历史趋势与伦理自觉》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层次清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在“封土建国”“主权分散”含义上,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feudalism)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土地、人民和权力被层层分封;有采邑(领地)的世袭贵族,对上面的王者,既承担军事及财赋义务,又具备政权独立性;对下面的采邑内的附庸,则是政治、经济上的主宰者。这些特征是东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

西欧的封建制度,含义包括强权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崩解后,战乱频仍、匪盗横行的背景下强权者通过提供保护以赢得对民众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种互患性契约关系,可称之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相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生了许多创造性的社会变革,他们在打破原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制度或模式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社会向前的发展与进步。正如布罗代尔所言:“从社会结构转变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时段,在这样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中,它由一系列的社会转折(或变迁,转折或变迁是短时段,或至多是中时段内发生的事变)的不断蓄积而产生的,是在一个社会的母体内经历长期的与不断的变迁(量变)所导致的社会结构性的转变(质变),这种结构性的转变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领域。”


阅读材料,围绕“社会转型”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2023-07-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和美国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漫画


标题:联合或死亡Join or Die   标题:美国响尾蛇   标题:女战士

作者:(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作者:(美)詹姆斯·吉尔雷   作者:(美)佚名

时间:1754   时间:1782   时间:1776


标题:索吻言和   标题:选举,难道没有此人?

作者:(英)托马斯·科利   作者:(美)托马斯·纳斯特

时间:1782   时间:1865

漫画说明:图1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根据这个传说,被肢解的蛇如果能在日落之前被重新组合起来,那么它就能获得重生。图2是独立战争后期的漫画,描绘了一条巨蟒将英军围困的场景。图3出现于独立战争初期,右边的印第安少女代表北美殖民地,左边的妇女代表英国。两人处于争执之中,代表英国的妇女表示:“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荡妇。”而印第安少女则不甘示弱地回击“母亲,只要我活着,我就要自由,永恒的自由。”图4出现于独立战争末期,“不列颠娜”被迫拥抱她的“北美女儿”。图5中哥伦比亚女士发出质疑,认为政府应该保障黑人士兵的选举权。


从上述漫画中任选两幅或多幅,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对所提观点加以阐述。
2023-05-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