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4年,山东铝厂建成投产,全厂职工向党中央发出了报捷的书信。近期,淄博工业展展出了该书信,原文如下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谨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我国第一座铝氧制造厂经过了两年的恢复与改建和半年试车工作,在今天我党三十三周年纪念日正式开工生产了。

敬爱的毛主席,在您的教导下,我们懂得只有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知道铝氧厂的建设完成,对于将来的国防建设也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虽然在建设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苏联专家真挚无私的帮助下,我们不断地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我厂第一期的基本建设和试车的任务。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知道在我们面前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一方面要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第二期的基本建设。因此我们向您保证坚决遵循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经验和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方法,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总结经验中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厉行节约,降低成本,为超额完成国家的生产与基建的任务,迎接新的更大的建设任务而奋斗!我们谨向您致最崇高的敬礼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五0一厂全体职工

一九五四年七月一日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这封报捷书信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书信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总体看他们的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属于双峰并峙的状态,但不同时代二者的学术政治地位又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汉代汉朝“杂王霸而用之”,孟子常遭政界和学界批评,而荀子则受好评。汉代儒生所学习的“五经”,其解说大多来自荀子,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将荀卿列于孟子前面
唐代前期唐太宗在《帝范》中反复引用荀子之言。魏征在贞观十四年上疏中说:“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唐代中后期韩愈反对佛老,强调儒学的纯粹化,提出“道统”论,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列为儒家道统人物
宋代理学家提倡“天理人欲”之辨,认为荀子“有法无天”
明代前期朱元璋读《孟子》有“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等言论,下令将孟子逐出孔庙
明代中后期心学家王阳明公开承认他的“致良知”学说源于孟子,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荀子被逐出孔庙
清代前期乾嘉学派对《荀子》一书重新校勘训释,荀学获得了空前发展

——摘编自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时要史论结合)
2022-02-2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现代化的探索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
历史时期主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发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社会主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认识中.“工业化”主导并决定看“现代化”。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日后广为人知的“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土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刘洪森李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现代化”话语内涵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认同是国民基于对国家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心理,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话语是建构国家认同的有效媒介。(如下表)

认知型政治话语宣示“中国特色”:确认国民身份和政治认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向人民阐述国家的根本领导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人民宣示国家的发展方略和路径

态度型政治话语承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塑赞同性政治态度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承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承诺满足人民物质利益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向人民承诺建设美好家园
情感型政治话语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人民的文化归属感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人民的尊严和对国家的信念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激发人民自豪感和责任担当

——摘编自徐琳官文婧《“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信息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和国家认同建设”的关系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5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在《论俗语》中指出:拉丁语(官方宫廷用语)是“矫揉造作的”,而俗语简单易懂,反而是“较高贵的语言”,用俗语取代拉丁文能够表达民间的声音。俗语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把文学的表现权利第一次交还给了人民大众。在宗教改革中,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更注重用大众化、民族化的语言,所以他用德语翻译了《圣经》。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各国语言版的《圣经》不断出现。法语中的“启蒙”含有“光明”“智慧”之意,18世纪成了法语的时代,欧洲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的达官贵人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法语成为18世纪后民主运动、思想解放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胡斌《语言的力量——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的另一种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语言和思想解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各政治派别的知识分子在向清王朝皇帝纪年“正朔”挑战的过程中提出了黄帝纪年、孔子纪年以及帝尧纪年、大禹纪年、秦纪年等多种纪年方式,从而产生了“纪年”论争。1898年年底,梁启超作《纪年公理》,认为各国相通后,应有统一的纪年。1902年,梁启超在发表的《新史学》中强调了采用“孔子纪年”的重要性,主张用孔子生日作为纪年。认为“孔子为我国至圣,纪之使人起尊崇教主之念,爱国思想,亦汕然而生”。1905年,宋教仁根据典籍推定是年为黄帝即位4603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时即以此署年,《民报》第一期刊首印有黄帝像,图下说明“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以后革命党一直沿用宋说。1919年,钱玄同提出,“我们主张中国当用基督纪年,也是因为他在应用上很便利”,也更符合中国当时正融入世界的形势,“可是从现在以后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中国人,是世界上人类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讲时事,讲古事,都和世界各国相关联”。

——摘编自焦润明、王建伟《晚清“纪年”论争之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至民国初期“纪年”方式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空的载体:石库门

材料一


石库门是近代上海的典型民居。晚清民国以来,随着社会动荡和工商业繁荣,大量人口的涌入刺激了上海租界房地产的发展。鉴于土地稀缺,为节约成本,地产商采用紧凑的伦敦联排式布局,同时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提高承重能力。石库门弄堂以“里”命名,多用“德、福、康、寿、兴、庆、吉”等字眼。弄堂的出现,还产生了弄堂商号、弄堂作坊、弄堂学校,成为上海滩的特色。

四合院作为北方传统民居,北面为尊,长辈居住,东西厢房,晚辈居住。而石库门的空间寸土寸金,所以近代上海人充分利用空间,常一房多用,或用屏风隔开房间。总之,石库门反映了以经济实力为结构的居住状况,是务实致用的市民文化的映射。

——改编自崔传樵《别具一格的石库门建筑》

材料二   可以说,建筑是一定时空下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载体。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也间接展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和风土人情。

——摘自李新亮、聂林媛《石库门建筑地域性的文化解读》


结合石库门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1-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95年伯克郡的18位大法官在斯皮纳姆兰做出决定:应根据面包价格和家庭规模来给予穷人救济,而不论他们实际挣得的钱有多少。在该法案中,劳动者的“生存权”得到重视,一个劳动者的收入将由其工资收入加上教区的补助组成,一个家庭儿童的数量越多,他能够得到教区的工资补贴也就越高,只要人们获得的工资总数少于法令确定的家庭应有收入标准,他就会被救济。在接下来近40年的时间里,这项法令覆盖了英国几乎所有乡村,甚至涵盖了许多制造业地区。

——摘编自徐琪新《英国济贫制度变迁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皮纳姆兰法案》进行解读。(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印章、印蜕(印章钤印在纸上的图样)、印面,呈现在方寸之间,展现了天下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宜阳津印

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

铜印,秦代管理宜阳县渡口官员的官印。印文小篆宜阳,旧韩地名,秦时设县驼钮金印。呈现典型的晋代官印文字风格。魏晋时期颁少数民族官印大致有几个特点:一是首字多有“魏”或“晋”字,以表明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官印中多有族名;三是赐给归附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多有“归义”字样;四是印钮多为驼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枚印章多角度解读材料。(要求:观点明确,任选一枚印章进行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