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24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悉尼市的街道以及医院、教堂、海岸灯塔等建筑大多出自一些罪犯(来自英国)之手,其中有个设计师曾犯伪造罪,但由于他的贡献,其头像还印在澳大利亚5元钞票的票面上。这说明(  )
A.英国流放者推动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开发
B.贩卖黑奴是英国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
C.殖民扩张加剧了澳大利亚的社会动荡
D.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转变得益于工业革命
2022-02-20更新 | 1160次组卷 | 15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期末基础训练)--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凯尔特人的神话记载当中,很多英雄都是半人半神,神魔之间不断斗争。有一个名为努阿达的武士,通过战争战胜了费格博人,但这位领袖的手却被砍断,无奈之下只能让位,可是新上任的领袖太过残暴,努阿达发动战争,夺回了王位。努阿达的传说
A.是凯尔特人英雄崇拜情结的一个印证B.说明凯尔特人厌恶战争
C.反映出凯尔特人的信仰是唯一的D.证明费格博人是凯尔特人最大的敌人
3 . 古代到少数民武实行羁縻政策,“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等利益给以抚息。下列属于唐朝羁縻政策表现的是
A.设立西域都护府B.文成公主入藏C.设立奴儿干都司D.册封达赖和班评
4 . 下面是一幅有关2020新冠疫情的漫画,其反映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医护人员忠于职守B.党和政府积极应对
C.全国人民众志成城D.新冠病毒自然衰亡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因而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同样的,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失败了,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要水,论点鲜明,阐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宋代,文人墨客们不但认为卖文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还会与买家积极地讨价还价,若钱未及时送到,还会安排专人去上门催促。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提升文人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民风民俗D.文化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划定,除了传统上国共分裂主导正面,敌后战场的认知外,学界有一些新的看法,戚厚杰认为八路军参加了太原会战的全部作战,并参与了会战的组织指挥与国民党军队混合编组,共同指挥,共同战斗,同处于一个战场。所以八路军在大原失守前的抗日应为正面战场作战。汤重南还认为,中国抗战除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外,还存在一个国际战场,应该加强对中国抗战国际战场的研究。

——光新伟《中外学者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新进展、新观点)

材料二   七十多年前,刚刚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为保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为支援邻国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毅然决定出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鏖战,最终迫使对手选择停战,从而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蒲韵竹《浅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路军参加了太原会战所进行的重大战役,列举中国抗战的国际战场的主要事例,并分析当今提出加强对中国抗战国际战场研究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2-01-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宋代“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雄厚的制造实力以及领先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为海上丝路的繁盛提供了物质支撑和内在动力,与海上经路联系紧密的工商业文明在江南及东南地区茁壮成长。改变了10-13世纪中国不同文明的竞争格局;原来中原农耕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之间的两强之争变为工商业文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三足鼎立。不同文明间的诸种竞争张力显示历史演进处于一个分叉路口。

——柳平生、葛平生《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长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与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江泽民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主张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落实第一个大局"的建设,使中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状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站在国际的舞台,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理念所做出的中国式努力.真正体现了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情怀。

——于畅《“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有何内涵。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1世纪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时代意义。
9 . 现代交通如何使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022-01-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问题导学-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考古学成果表明,距今5300年前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区域的古国文明相继形成。山西陶寺遗址、辽宁西部的牛河梁遗址群、长江下游的含山凌家滩遗址等地的权贵墓中,都发现有随葬玉器和龙形图案。由此可推论出
①中国各地文明进程模式存在极大差异       ②中国出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雏形
③中华各区域文明之间都有过直接联系          ④初步形成龙的信仰和以玉为贵的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4更新 | 53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