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2023-06-21更新 | 209次组卷 | 10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存天理,灭人欲”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3-06-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3 . 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时间

地区

1400

1500

1600

1700

1750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世界总计

373

446

486

671

749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2023-06-13更新 | 500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023-05-18更新 | 399次组卷 | 229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
B.主要采用奴隶个体耕作的方式
C.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D.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2023-05-18更新 | 516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立德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历史试题
6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报告重点强调了(  )
A.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B.计划经济的重要性
C.市场经济的重要性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2023-04-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对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B.实现了赶英超美的愿望
C.带有急躁冒进的左倾倾向D.尊重经济客观发展规律
2023-04-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2023-04-06更新 | 159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作出该决定的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D.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23-04-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思想趋同愈加明显D.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2023-03-24更新 | 618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