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代,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之间往来时会有“辞玉”的举动。“辞玉”大多是诸侯之间的聘享之礼,表明两国之好,当礼毕后还会把自己的挚玉还礼给对方,称为“还玉”。周代这种做法(       
A.消除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有利于分封制度的推行
C.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所示的特点进行探讨。(说明:从图中提取一个经济发展的特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12-04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虽然国会可通过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否定总统,但这种再次否决成功率不大。如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共实行633次否决,而被国会推翻的只有9次。杜鲁门被推翻的次数最多,却也只是250次里的12次。由此可知,美国(     
A.国会的立法权有名无实B.宪法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C.人民主权原则惨遭破坏D.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坐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列表
撰写人涉及学科条目代表作
伏尔泰历史学、哲学历史、智慧
孟德斯鸠哲学情趣(品味)
卢梭政治经济学、美学音乐
霍尔巴赫政治经济学、化学、宗教史、自然史
达朗贝尔前言、数学、物理学日内瓦

迪德拉

美学、农学、手工艺、政治学、哲学
艺术、农业、日工、手工业者、钢、自然法、爱真理者、政治权威

上表反映出(     
A.启蒙运动孕育了近代科学B.法国社会思潮冲突明显
C.启蒙学者宣传多元性知识D.法国成为制度变革先锋
2022-12-04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农村出现了数户家庭自愿联合、劳动力互相调剂使用的耕田队,后来发展为劳动合作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义务耕田队条例》《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还倡导无牛人家自动地合股买牛组成共同使用犁牛的合作社。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B.想方设法恢复发展农村经济
C.开始了依法行政的治国实践D.意在建立独立自主经济体系
6 .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这些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2022-11-28更新 | 344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顺治十六年(1659 年)清廷设立乡约制度,规定每月朔望两次宣讲《圣谕六训》,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到康熙朝,颁布了“圣谕十六条”。清廷的做法(     
A.保证了地方社会长期稳定B.借助宗法纽带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乡民整体道德素养D.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度
2022-11-01更新 | 488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C.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2022-10-04更新 | 933次组卷 | 3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的许清、许劭为当时著名贤士,他们开办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此举反映了(     
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B.察举制社会影响大
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英国政府大力推动呢绒工业发展,也借此解决了圈地运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升了英国本土呢绒工业的水准。到了17世纪末,毛纺织业已经遍布英国各地,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以毛纺织业为主体的乡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联系,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加强了城市资本对农村的渗透,扩大了城市对乡村经济的辐射能力。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英国已经昂首完成了农业革命。

——摘编自谷延方《17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地上,掀起过一场全国性的乡村建设运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以“民族自救”为己任,自发深入落后的农村,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对农民进行识字扫盲和科普教育;通过创办乡村医院,以推进乡村卫生运动;通过创办中心茶园,开辟健康娱乐场所来改变民风民俗;通过创办信用合作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通过创建农业科学馆,以推广良种,宣传科学种田;通过成立联村自卫团来禁烟禁赌,强化社会治安;通过举办农民娱乐会、联村运动会、农民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和乡村社会融为一体;他们在乡村建设的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强调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生搬硬套外国模式。

——摘编自《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材料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线任务,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摘编自刘艳梅《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纺织业的发展导致英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