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新中国成立初,东北许多厂矿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工人们以“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作为战斗口号,竞相参加爱国增产节约运动。这场运动很快便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广泛展开。这场运动(       
A.促使全国物价稳定B.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C.助推社会主义改造D.加速了三线建设进程
2023-12-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1764—1765年间热沃当地区的怪兽连环伤人事件,得到了民众的持续关注。此前与英国、普鲁士战争的失利,激化了国内矛盾。《阿维尼翁快报》每周至少刊登12篇关于怪兽事件的报道。而法国民众的意见分为了两派。受到高等教育,接受科学观念的人认为怪兽只是普通的鬣狗或是狼而已,而大字不识的普通民众却认为这肯定是怪兽或者魔鬼。教会也发布通告,指出正是民众的不虔诚才导致了怪兽出现。面对怪兽的不断袭击,热沃当的地方官和驻军,迟迟不能阻止。国王路易十五依旧声色犬马,派去抓捕怪兽的官员,在当地作威作福,对围剿行动漫不经心。法国社会上上下下都感到失望和愤怒。在对抗怪兽中,涌现出来的波特费、瓦尔莱等平民英雄,让卢梭等人的人人生而平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法国社会各阶层在同时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同时,一种“我们都是法兰西人”的共识逐渐萌芽。

——摘编自杰伊·M·史密斯《魔物的诞生》

材料二   杰伊在《魔物的诞生》中试图用新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剖析“热沃当怪兽事件”的形成与发酵,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社会意义。而所谓新文化史,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写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它取代了经济—社会史而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向。新文化史注重大众文化取向的研究,认为文化可以决定政治和经济,大众文化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文化、注重文化的独立。

——摘编自乌云塔娜《再论新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热沃当怪兽事件”持续受到关注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结合唯物史观评价新文化史学对“热沃当怪兽事件”的解读。
2023-12-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米不能久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对于民众来说,白银有保值和储存的便利。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形成……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中期笔记曾有记载“纳银四十两,即得冠带(借指官吏),称义官”。明某话本中写道“如今人最易动心的无如才,只因人有了两分村钱,便可高堂大厦,美食鲜衣,使婢呼奴,轻车骏马……又有这些趋附小人,见他有钱希图叨贴,都凭他指使,真是个钱神”。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围绕白银流通,当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郭良伦《白银货币化之下的明朝中后期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为美国学在这两个国家的传播赋予了“共享美国价值观,加强‘自由世界’集体力量,以最终助益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这反映了(     
A.亚洲新兴国家遭到文化侵略B.美苏对抗影响文化交流
C.美国式现代化得到广泛关注D.亚洲学者向往美国文化
2023-12-28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为某同学列出的历史小短文写作提纲。其主题应是(     
(1)亚历山大将统治推向了两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
(2)在印度地区英国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
(3)拿破仑在欧洲各地实行统一法典,颁布千万条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指令。
(4)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军队中服役,进一步促进了一战后殖民地觉醒。
A.欧亚文明交流与融合B.战争与文化交锋
C.人口迁移和文化交融D.贸易与文化交流
6 . 徐渭的戏剧作品《渔阳弄》是以《三国演义》中祢衡裸体击鼓骂曹的故事为题材而写成的,风格本色自然,言语孤高狂傲。他曾提出“凡利人者皆圣人”的思想,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这表明他(     
A.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受心学影响追求个性解放
C.深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D.强调民主平等和学术自由
7 . 明中后期,地主、文人、士子经商的现象日渐增多,他们儒贾兼业,并不以经商而降低身份……而一般的商人们,也常常凭借资财科举捐纳,跻身于官僚行列。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科举制度弊端日益严重
C.抑商观念受到现实冲击D.商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2023-12-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北宋初年,废除唐朝实行的科举“公荐”制度;宋太祖还规定凡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一律需要复试,又规定官员子弟亲属应试,须另设考场,称“别头试”。这些政策意在(     
A.完善官吏的选拔程序B.废除唐代科举的弊端
C.维护官员的恩荫特权D.推动选官制度的公平
2023-12-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A.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B.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D.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2023-12-2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当中国陷入连年战乱的分裂时期,他力主推行一些主张,认为它们至少能为当时的统治阶层带去和平、满足、高尚品格与个人文化素质的发展……他确信,道德秩序是遍及整个宇宙世界的。”据此判断,“他”的“主张”包括(     
A.无为而治B.恢复礼制C.严刑峻法D.兼爱非攻
2023-12-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