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推翻封建制度,实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振奋欧洲的思想。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虽然对法国爆发的革命欢呼雀跃,但是却无力效法而付诸实践。拿破仑战争则帮助了他们,弥补了他们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众多的国度里成为执政者。同时,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攻无不克的军队和大炮的陪伴下,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深刻。

——摘编自刘书林《拿破仑战争在欧洲的进步作用》


【探究】
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2024-02-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2 . 读教材P53的三幅图片(除“历史纵横”):各自如何体现了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2024-02-2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拿破仑希望建立一个帝国,把这些理念传播到欧洲和全世界。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因为在他倒台之后,欧洲大陆破旧立新,旧世界在革命群众和拿破仑的军队面前倾覆瓦解,一去不回。

——【西】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拿破仑战争。
2024-02-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三第五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摘编自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二   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年来,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摘编自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材料,概括儒学对韩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2024-0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三第五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孔雀帝国时代,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的雕刻和优美的绘画。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毁坏,但仅就所残存的部分来看,其高超的艺术是很令人惊讶的……在《吠陀》和佛经中都保存有不少医学知识。在《长阿含经》中曾提到沙门、婆罗门用“鍼灸(即针灸)药石”疗治各种疾病。

——摘编自东北师大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古代史》等

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儒学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朝鲜。儒学传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消化,已深深融进朝鲜的传统文化中,影响着朝鲜的社会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朝鲜文化在与儒学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本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百济、新罗对峙时期为朝鲜儒学的萌芽期,统一新罗时期为朝鲜儒学发展期,高丽前期为朝鲜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期。在每个时期,儒学对于朝鲜的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儒学相近又有所差异的朝鲜儒学,成为朝鲜思想文化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深层动力。

——摘编自陈放《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探究】
(1)提取史料一信息,并据此指出印度文化的特征。
(2)提取史料二信息,并据此指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2024-02-2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6 . 读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P28“史料阅读”,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2024-02-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摘编自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史料二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辉煌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是由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较精密的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设立了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

——摘编自有关阿拉伯人的相关文章


【探究】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指出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2024-02-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地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而不耐耕作之苦。

——摘编自赵林《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史料二   因为在公元前3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3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摘编自【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史料三   在(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过程中,两者间的联系增强,彼此都从对方学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那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都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史料四   西罗马内部新生的封建因素与日耳曼人社会中依然大量存留的氏族制因素,通过民族大迁徙这一时代契机,发生了直接的碰撞,彼此逐渐结合到一起,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生成的一个重要特点。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欧人早期迁徙的动因。
(3)概括史料三中的主要观点。
(4)概括史料四中的主要观点。
2024-02-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9 . 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2024-02-2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0 . 读教材P3“史料阅读”:材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什么制度?有何作用?
2024-02-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