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19世纪后期,欧美国家普遍建立的新式供水系统传入中国。天津传统的饮水来源主要是以井水和担运、车运的河水为主,民众取水困难且水质较差,人们认识到“时疫流行,半由水质不洁所致”。1898年,天津英租界首先成立了“天津自来水公司”,供水区域主要包括英法两个租界。1902年,袁世凯主政天津,批准并扩大了“都统衔门”时期已经开始修建的“天津济安自来水厂”,它原只为老城区供水,后延至旧日、法、奥、俄各租界,最后扩展到近乎全市范围。随着新式供水系统的建立,天津市民开始使用抽水马桶,城市部分区域重新铺设了新的下水道系统。

——摘编自刘海岩《清末民初天津水供给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天津建立新式供水系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天津建立新式供水系统的影响。
2 .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道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去了丑。就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 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2019-12-18更新 | 543次组卷 | 6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为依据”,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该法规突出了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区分了人籍和户籍;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起诉讼抗告的权利。

清政府户籍制度实际上仍沿了清中后期保甲制度的一些做法,将人户“编牌入甲”。不过,与保甲制度不同的是,清末编查人户的机构是警察机关。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作为全国警察管理机构,其职能之一便是“掌审定稽查户口章程,管理各省地方户籍,报告户口,暨各省寺院僧道人数、教民人数,外国人入国籍,皆隶之”。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户籍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及特点。
4 .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019-12-02更新 | 273次组卷 | 107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870前后,俾斯麦先后接待了来自日本与中国的两批使节,日本“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作根本的改造”,中国“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因此,他预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据此可见当时中日的主要差异是
A.学习的根本动机
B.外交的谋略胆识
C.政府的改革理念
D.社会的发展程度
6 . 两浙路发生灾荒,当时杭州知州范仲淹,兼负责浙西一带的赈灾。他除了给饥民“发粟”,号召杭州“诸佛寺主首”雇佣许多.工人,大兴土木。杭州地方官府也大举兴建“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这些举措
A.反映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B.形成较为系统的赈灾制度
C.不恤百姓而且伤耗了民力
D.充分地运用市场机制赈灾
7 .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材料三:1898年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彻底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只得让内心极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划,企图除掉皇太后和她周围的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步,她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的态度,说明改革对两国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 .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起云涌,管仲、商鞅、吴起等改革者的变法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富国强兵
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发展封建经济
D.推动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
A.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
B.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
2019-05-07更新 | 829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