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9 道试题
1 . 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统一B.商鞅变法效果显著,实现国富兵强
C.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网罗天下英才D.秦国战略策略得当,采取远交近攻
2 . 《吕氏春秋》记载:“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垚,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这套政治制度从皇帝及于中央朝廷,从中央朝廷下达到地方政权,形成一个结构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直接影响以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因循渐序地发展的。

材料二  在我们要讲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由于封建社会晚期社会条件的演变、诸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明清的政治制度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在前代君主集权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地提高皇权,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朝廷空前并较为有效地集中统治权力,而且极力排除任何可能侵扰或阻碍行使绝对皇权的因素。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什么?指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太祖“把相权拿归自己”的具体做法。
(3)明、清是如何“极力排除任何可能侵扰或阻碍行使绝对皇权的因素”的?
2020-11-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
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D.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
5 . 唐代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科名的考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还要参加吏部的铨选,具体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的考试,只有通过铨选的考生方可授官。据此可知,唐代铨选制
A.削弱了科举考试选官的公信度B.有利于保证所选人才的真实性
C.旨在加强对应试者品行的考察D.确保了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性
6 . 有学者说:“(西周时)周天子只是国家现实与精神上提纲掣领的领袖,是天下的共主,是国家主权的体现者,天下诸侯则可以在周室礼乐制度下各得其所、各行其道。”由此可知,他认为西周时
A.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统一B.分封制度走向了瓦解
C.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强化D.礼乐制度削弱了王权
7 . 《为吏之道》是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的重要内容。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行政法文献。《为吏之道》开宗明义:“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反映出秦朝时
A.践行了礼法兼施思想B.儒法思想的融合
C.内圣外王思想已确立D.贵族政治的瓦解
8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汉书.朱博传》记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表明御史大夫
A.执掌监察职能B.主要牵制相权
C.实为百官之长D.处理全国政事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为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分析元代对地方治理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0-11-21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