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荀子•儒效篇》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一制度应该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
2 . 《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C.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D.县的面积比郡大
3 .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
A.封建制度B.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C.奴隶社会的瓦解D.分封诸侯国
4 .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016-11-27更新 | 388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①周王室已衰微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
④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 . 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渐趋强化
B.分封制趋于瓦解
C.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D.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从中可以看出
①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③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D.敬天保民
10 . 下图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其誓词为: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