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2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
B.建立了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2019-11-06更新 | 16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死后,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其子女有资格继承诸侯王爵位的是
称谓大姐(28岁)大哥(30岁)二哥(26岁)三哥(20岁)
母亲正妻正妻正妻

A.大姐
B.大哥
C.二哥
D.三哥
4 . 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有一座泰伯庙(又名至德庙),是奉祀古吴国始祖泰伯的祠庙。这座祠庙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古代政治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皇帝制
5 . 近年来,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甚至宗族械斗在农村蔓延开来,各种家族组织不断涌现。在当前的一些地方,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这表明
A.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B.宗法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C.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
D.宗族势力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仍存在
9-10高一上·河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所反映的是
A.宗法制
B.占卜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19-09-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邯郸四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

A.A
B.B
C.C
D.D
2019-08-27更新 | 285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C.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10 . 有学者指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这一封邦建国体制,以卿大夫和士组成的侯的“国”为基础,这就是后来儒家在东周礼崩乐坏之后,为恢复西周礼制而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家”和“国”放在“天下”之前的重要缘由。这说明
A.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直接控制
B.宗法制是礼乐制的基础
C.诸侯逐步取得了天子的权威
D.儒学就是为了恢复传统的礼乐制
2019-06-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