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哲宗时期,向太后的娘家想在自家祖坟上修建一间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欲巴结皇亲,便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被拆迁人家不服,到开封府告状。最后判决:一是“所拓(拆迁)皆民业,不可夺。”二是蔡京“坐罚金二十斤”。这一判决(     
A.旨在惩治官员的贪污行为B.有效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C.体现宋朝严密的监察体系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蔓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御史在考限期内,“所主公事”,如纠绳百司、知左右巡等,“皆无败阙,方得转升”。宋代限定御史每月须奏事,谓之“月课”,并规定如上任百日无所纠举,则罢黜或外迁。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严格考核监察官员B.科举制度不断地完善
C.慎重选拔地方官员D.监察权与行政权混淆
2022-02-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断发展日渐完善。阅读材料

材料一 唐代御史台总管全国监察,内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一台三院分别管理内部事务、监察中央与地方百官,甚至设狱、审判。特别是对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监察加强,御史有权列席尚书省会议,“监其过谬”。对州县二级地方行政组织则采取分为“十道”监察区为主的巡视监察。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

——摘编自李孔怀《汉唐明三代行政监察体制比较》

材料二 唐代御史台三院职能向察院的集中自宋朝开始、元朝完成。明初的御史台已成为察院的代名词。1382年,朱元璋罢御史台,置都察院(即大察院,有总览都察之意),负责察纠京城内外百官。另创设六科给事中制度,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既强化了对六部的监察,也适度分割了都察院的职权。清初承袭明制,都察院和六科机构分置;1723年,雍正帝将六科“始隶都察院”,至此,中央监察系统合而为一。

——摘编自谢文乐《民国时期国家监察院与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比较研究》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述唐代监察系统的职能分工及其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监察系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
2021-12-0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B.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
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2021-05-10更新 | 158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史记·平准书》载:“(元鼎四年)天子(汉武帝)始巡郡国,东度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辨,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以行往卒......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微,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为改变这一状况,汉武帝
A.推行察举制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B.设置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颁布“推恩令”以削弱诸侯国实力
6 . 宋制监察官员上任后百日内未能履行纠举弹劾之责,即被视为失职。新任侍御史王平任职即将满百日而未有弹劾,同僚很是奇怪,有的称其有待而发一旦弹劾必是大事。不久王平有疏上奏,则是弹劾御膳中有头发。王平因此被称为弹发御史。“弹发御史”的出现说明宋代
A.监察制度实际效能高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对监察官的管理严格D.理学成为治国思想
2020-11-16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建立的监察制度。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各自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古代反腐倡廉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0-03-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