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A.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起领导作用
D.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2018-12-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促进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的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民主精神
B.自由精神
C.科学精神
D.爱国精神
2018-11-23更新 | 18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二暑假作业(四)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C.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018-11-13更新 | 37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山东聊城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7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18-06-09更新 | 12619次组卷 | 15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维护政局稳定
B.进行革命动员
C.建立统一战线
D.培育国家认同
2018-05-08更新 | 5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坚持反帝立场
B.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C.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
D.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林毓生在《五四:多元的反思》中认为:“‘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
B.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
C.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
D.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