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8-01-09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山东文登市高三上期第一次考试(A卷)历史试卷
2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对此解释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D.实现共产主义成为革命目标
2018-01-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调研(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高潮”(  )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日本代表牧野伸显说:“此次中国委员即非激于意气,出于偏爱,而为代表全体国民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我国或因中国问题而陷于意外之难境,未可知也。”日本代表担忧的是
A.中日关系因和会而恶化
B.中国民族主义日益觉醒
C.日本对华政策陷入困境
D.中国外交得到国际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7-12-20更新 | 17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梁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2017-12-07更新 | 17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模拟训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
10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

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