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各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
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2020-07-11更新 | 4029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回顾测试历史试题
2 . 据记载,19世纪末,在上海、天津、烟台、苏州、北京,甚至江西南昌等地街头出现有人骑自行车,上海甚至已有几百辆之多。这一记载说明
A.新旧交通工具迅速更替B.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城市主导
C.传统交通方式受到冲击D.城乡之间交通条件差距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A.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步履维艰B.新式交通工具推动思想观念的革新
C.京津地区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沿阵地D.甲午战争战败激发了国人民族意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詹天佑1872年作为我国首批幼童赴美国留学,面对中国铁路的落后,詹天佑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专习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回国...甲 午海战前清政府基本上不允许铁路的修建,甲午战败后被迫向列强出让厂权、路权等。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向民间资本开放路权,各地掀起了商民自办铁路的热潮...张家口自古为北京通往内蒙士的必由之路,为兵家要塞,其军事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当时由于控制关内外铁路余利的英国企图乘机攫取承建权,俄国又一向把长城以外视为自己禁裔,岂容英人染指!英国和俄国全力争抢京张铁路的筑路权。1905年,为摆脱英俄两国的纠缠,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经过4年奋战,1909年京 张铁路全线胜利完工。

——摘编自张敏《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等

材料二   2019年12月 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其采用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首条自动驾驶的高铁。京张高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基础工程,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3万公里飙升至2019年的13.9万公里。这40年中国铁路业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如1986年试行铁路行业的经济承包责任制,1991 年铁路开始征收每吨公里2厘的建设基金, 1993年, 国务院批复广州铁路局组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6年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2017中国第一条由民营资本控股高铁一杭绍台高铁PPP项目产生, 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中国铁路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铁路多个项目在海外积极推进,“中国制造”“中国标准”在全球市场彰显着大国力量。

——摘编自胡希捷、赵旭峰《浅谈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交通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铁路业的主要变化,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0-06-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许昌平顶山济源高三第三次(5月)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5 . 1847年容闳由香港赴美用了98天时间,回程用了154天;1876年郭嵩焘由天津到伦敦只需50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近代出国成为种时尚B.水路交通比陆路交通发展更快
C.国家重视发展航运事业D.近代交通发展便利了国际交流
2020-05-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高、淮阳中学等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6 . 清末民初,在广大乡村,以传统畜力车及木船为主,虽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但发展缓慢。这说明当时我国
A.农村封闭状态严重B.城乡交通差距较大
C.新旧交通工具并存D.近代交通开始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A.加速了沿海自然经济的解体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
C.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发展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在交通方面的巨大变革始于19世纪,显著标志是蒸汽机和汽船。而新世纪以来,英国“18世纪交通革命”的理念逐渐成为欧美学界共识。梳理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交通革命的内容从仅关注技术变革(蒸汽动力)的角度,到逐渐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效率、交通治理体系、融资方式等更多维的层面。关于18世纪交通史研究,随着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的流行以及新材料的运用,英国历史学家韦伯夫妇、英国经济史家约翰.克拉潘、法国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英国交通史学者威廉:艾伯特和经济地理学者埃里克:佩尔森等人对18世纪英国交通的认识不断提高。

-------之摘自沈琦《“18世纪交通革命”:英国交通史研究的新方向》

材料二从清末民国以来,相继出现了中国近代铁路史、中国公路史、中国航运史和中国运河史等研究专著。此外,断代交通史、区域交通史也创生和发展。然而,一些中国近代交通史的研究成果或孤立地讨论某种单一的交通方式发展史,或仅探研某个特定的交通方式对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作用,缺乏真正从整体审视中国近代交通史的视角。近年来,近代交通史研究异军突起,在坚持强调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主权侵略前提下,注重对现代交通体系引入中国后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管理体制现代化及社会变动为特征的社会变迁研究,具有细化中国现代化的学术价值,又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据张学见《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再思考》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18世纪交通革命”研究取得进展的原因和该研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的特点及启示。
9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具所使用动力的演变过程,概括影响交通工具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0-03-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考试
10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了一辆奔驰轿车。慈禧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因为汽车司机坐在了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封建专制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B.慈裤的个人喜好比较特别
C.司机的座位有违尊卑观念D.中国受到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0-03-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