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顾炎武
2 . 中西文化各具特色,文明在互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时代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景象,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节选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并列举一位该时期的思想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莎士比亚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并指出该运动的核心内容。
2023-0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有一位思想家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他是(     
A.陆九渊B.王守仁C.李贽D.黄宗羲
2023-01-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天下不得不为己听”这体现韩非子的哪种思想(     
A.法治思想B.“势”的观点
C.“术”的观点D.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天下观
5 . 刘宗绪先生认为:“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迷信暴力手段。”由此可知(     
A.秦始皇的政策愚蠢残暴B.汉朝统治者更宽厚慈爱
C.治理方式影响治理成效D.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6 . 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位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7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提倡节俭,主张“兼爱”B.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 ”
C.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2023-01-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体现着“道”和“自然”的东西,“天”和“人”之间有一种神秘的互相依赖、互相模仿、互相感应的关系。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提倡“仁政”C.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10 . 明清之际,传统思想领域出现了一定的叛逆倾向。下列观点最符合这一倾向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C.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D.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2023-01-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