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
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2019-11-01更新 | 159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周周清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宋代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词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当时的思想家们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
A.老庄学说取得主流地位
B.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
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
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宋一代,随着宋王朝政权的建立和逐步稳定,理论的需要也愈来愈迫切。这样客观上要求宋统治者要有宽容的态度,以便促进理论的发展和兴盛。同时,儒、道、佛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自身的形态不断改变,相互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宽容。宋明理学家正是在这种历史的要求下,试图援佛道入儒,以儒学为基础,将其融为一体,重新构建新的儒学体系,重振儒学之辉煌。

——摘编自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

材料二 明代初期理学是“理学”转向“心学”的过渡阶段的理学,在整个宋明理学史上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明初的理学家们虽都学宗程朱,但都不是一味尊奉,一些学者通过体认,发其新义,从而表达了对程朱理学个别观点的不同看法。南宋末期,社会上出现一种“和会朱陆”的思潮,即陆学的本心论与朱学为学致知的笃实下学的功夫的融合,这股思潮在进入明代以前一直持续着,并深刻影响明初理学的发展。……明代初期,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而只有通过心性体验才能对其有所创新和发展,所以,理学家们在心性问题上的讨论日趋活跃。此外,明初几乎所有的理学家们都相当注重道德修养,强调在“心”上下功夫,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修养方法或功夫论。

——摘编自张峻歌《明初理学思想特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在宋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初理学的思想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宋明理学发展的认识。
5 . 魏晋时期,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祸的普通老百姓所信奉。道教人士甚至渗入上层,如陶弘景在南朝梁代被称为“山中宰相”,梁武帝经常派人向隐居山中的他咨询朝政。这表明当时
A.道教成为统治思想
B.社会动荡促进道教产生
C.三教合一趋势出现
D.儒学社会基础遭到削弱
6 . 如图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人正在辩经论道。假如图出现在两宋时期,反映了思想界新现象是
A.辩论儒、释、道谁先发现世界的本源
B.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新儒学—理学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佛教取代儒学成为中国统治思想的主流
7 . 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记述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唐代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
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中国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
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2019-09-29更新 | 444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自我保持是文化生存的必要条件。这种自我保持不可能在封闭的、非生命的方式中完成,而只有通过与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环境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必要的文化补偿点,才能得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是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调节和被调节,完善发展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流行的勃勃生机,开创文化的新生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信息,概括指出其关于文化发展方面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只需明确写出一种看法,阐释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
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
C.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D.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