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2020-10-29更新 | 727次组卷 | 30卷引用:重庆市忠县中学2022-2023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
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
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
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
A.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
B.阳明心学张以行代知
C.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
D.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
2018-03-16更新 | 338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