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刻意介绍了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等。对其意图推测合理的是
A.学习资本主义制度B.批评专制政体的不足
C.师夷长技以制夷D.启迪国人,关注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著作
A.《瀛寰志略》B.《孔子改制考》
C.《海国图志》D.《资政新篇》
3 .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奏称:“沿海文武员弁(低级文武官员),不谙夷情,震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由此推知,林则徐
A.倡导主动了解外国情况B.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全面分析中国落后根源
2021-02-05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海国图志》一书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下列选项对该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起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作用B.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2021-02-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他从忧时忧民的学者转而为放眼世界的先驱……他因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时时以湔洗国耻为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文中的“他”是
A.林则徐B.魏源C.徐继畲D.曾国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了解B.要求改革政治制度
C.排斥向西方学习D.摆脱了“中体西用”束缚
2021-02-02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伸民权”“设议院”        ②师夷长技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什么核心思想主张?有何重要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近代前期(五四运动前)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这一改变过程经历了哪几个层次?
9 . 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称“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左宗棠提及的“魏子”著有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D.《资政新篇》
2021-01-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10 . 魏源是中国近代放眼世界的先行者,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他的代表作是(  )
A.《四洲志》B.《瀛寰志略》C.《海国图志》D.《农政全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