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2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3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4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1与材料3分别代表哪个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2属于哪一派别,它和材料3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4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并据以上材料,请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2 .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2016-12-11更新 | 1473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2016-11-27更新 | 1043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土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干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246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6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西方的技术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倡西学、兴民权
7 .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8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2016-11-27更新 | 133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速写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填数字序号即可。)
(2)分别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10 . 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统治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学习西方物质文化D.维护清王朝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