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李贽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他(孔子)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
(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各是什么?
(3)有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孔子生活时代及其思想,谈谈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020-06-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2 .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先哲,他们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

材料二   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予,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引自《论语》

材料三   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每种社会团体的建立,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于生存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及其内在关系。
(2)结合材料分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有何不同?
(3)两者对人的定义的差别在治国思想上有何表现?他们的治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020-02-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为委吏(主仓积出纳),又为乘田(主饲养牛羊),常在贵族家里当些贱职。由此习得当时贵族阶级种种之礼文。郏子来鲁,孔子即从之问古官制。周室东迁,丰、镐旧物,散失无存。东方诸国,犹得存周礼者惟鲁。孔子居文献之邦,故得大成其学。

材料二 孔子思想实绾合已往政治、历史、宗教各方面而成,实切合于将来中国抟成一和平的大一统的国家,以延绵其悠久的文化之国民性。孔子思想亦即从此种国民性中所涵育蕴隆而出也……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均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能够“大成其学”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的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思想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从家国情怀的视角指出孔子所具有的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其办学思想是
A.学在官府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循序渐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仁”B.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制度应随着时代变化有所改良
2020-01-17更新 | 29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的政治见解。他的政治见解是
A.无为而治B.为政以德C.本善习远D.实行仁政
2020-01-17更新 | 300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下列哪个时期的思想最符合黑格尔的所说的话的含义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8 . “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2019-09-04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10 . 东周时期,《春秋》等经传动辄将违反政治、文化礼仪的诸侯斥为蛮夷,就连卫、郑、晋、鲁等国也不例外,而一些边缘部族却因为做了符合周礼的事而被赞许为华夏。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C.儒家维护礼乐秩序的愿望
D.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