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细菌的野生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该细菌的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因无法合成亮氨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是运用影印培养法(一种类似“盖章”的接种方法,使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应菌落)纯化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数字1~5表示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A是基本培养基,培养基B是完全培养基
B.培养基A、B均为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操作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培养基B“盖章”接种后,需要用涂布器将菌种在培养基表面涂布均匀
D.可从培养基A中挑取菌落3、4进行纯化培养以获得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2 . 酱油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参与酱油酿造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有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在众多微生物及其酶系的作用下,大豆、小麦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被分解,最终形成具有特殊色泽和良好风味的酱油。酱油的制作流程及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米曲霉发酵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
B.已知发酵池发酵阶段是密封进行的,此时酵母菌与乳酸菌对氧气的代谢方式可能相同
C.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能抑制杂菌生长,与酵母菌表现为原始合作关系
D.发酵池中加入食盐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3 . 废弃的塑料制品很难降解,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研究人员欲比较YT1和YP2两类细菌降解PE[化学式为(C2H4n]的能力,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基及接种菌株培养基1培养基2
单独培养并接种YT1单独培养并接种YP2
降解圈(直径R1/cm)1.221.55
菌落(直径R2/cm)0.350.55
R1/R23.52.8
A.培养基1和2均为选择培养基
B.PE是培养基中的唯一能源物质
C.YP2降解PE的能力比YT1强
D.筛选得到的菌株可直接用于降解塑料
4 . 蛋白S为菌株C(一种细菌)的分泌产物,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蛋白S产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源

细胞干重/(g·L-1

蛋白S产量/(g·L-1

葡萄糖

3.12

0.15

淀粉

0.01

0

制糖废液

2.30

0.18

A.菌株C的培养基的pH一般要调节至酸性
B.培养基中碳源物质浓度越高,菌株合成蛋白S越多
C.适合菌体生长和生产蛋白S的碳源均为葡萄糖
D.菌株C可能因不能合成淀粉酶而无法利用淀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甜米酒又称酒酿,多以糯米为原料拌入酒曲发酵而成。传统家庭手工制作,产品品质不稳定,容易酸败,下面是工业化生产米酒的流程,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性状优良的酵母菌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发酵时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以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物的形成
C.酵母菌的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而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D.罐装、封口、杀菌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若时间过长,产品会腐败变酸
6 . 发酵工程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实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诱变育种,②分离、提纯产物
B.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过程中为使产物源源不断地产生,可采用连续培养的发酵方式
C.由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发酵菌种为好氧菌,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增加通氧量
D.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唯一措施是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
2024-02-13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变式题11-15
7 . 植物根际促生菌具有生物固氮、分解淀粉和抑制病原菌等作用。某研究团队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分解淀粉的固氮菌时,筛选出一株分解淀粉芽孢杆菌H,其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效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测试菌

抗菌肽浓度(μg·mL-1

55.20

27.60

13.80

6.90

3.45

1.73

0.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出现菌落,“-”表示不出现菌落。
A.筛选固氮细菌时,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B.若统计平板上分解淀粉的固氮菌数量,则菌落数往往比活菌数多
C.该抗菌肽对丙菌和丁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D.要确定对甲菌抑制效果的最低浓度,需在1.73 ~3. 45μg·mL-1区间进一步实验
2024-01-21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变式题11-15
8 . 嗜盐单胞菌可利用海水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一种新型生物塑料),在细胞内形成由膜包裹的不溶性颗粒。科研人员从海水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盐单胞菌,在非灭菌、高盐、高pH的发酵液中连续发酵生产PHA,其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含PHA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嗜盐单胞菌
B.高盐、高pH的发酵液抑制了杂菌生长
C.培养液上清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物质和能量
D.发酵完成后收集沉淀的菌体以得到PHA
9 .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一般是用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通过微生物发酵后再提取、精制而成,如图是以小麦为原料生产味精的工艺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们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的代谢将原料转化为产物的过程都称为发酵
B.用蛋白质工程改造的菌种,可以获得自然界中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
C.发酵前将菌种接种到摇瓶培养是为了进一步选育和纯化菌种
D.发酵罐内发酵液的酸碱度会改变菌种发酵产物的种类
10 . 牙菌斑是一种附着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膜,其最初由唾液糖蛋白附着于牙釉质表面,形成粘附力较强的薄膜,随后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陆续定植于薄膜上并快速分裂、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饭后漱口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
B.牙菌斑的微生物群落内部有竞争关系
C.牙菌斑中的微生物紧密接触后,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牙菌斑的形成有助于保护其中的细菌抵抗外界不良因素
2021-11-22更新 | 64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