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物种丰富,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之下又有灌木层、草本层等,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林下的很多草本植物,如芭蕉、海芋等均长有巨大的叶片,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推测这些植物叶绿体大小和颜色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传粉是植物繁殖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热带雨林90%以上开花植物依赖动物传粉,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热带雨林中___________的自然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
(3)研究发现以真菌和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在植物花蜜中广泛存在,花蜜中的糖类、氨基酸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___(营养物质)的同时,其形成的高渗、低氧环境也对微生物起到了选择作用。花蜜微生物代谢产生多种物质,包括一些挥发性成分,由此推测,自然界的“花气味”由___________的气味混合而成。
(4)研究发现,植物X花朵中的微生物菌群能代谢产生挥发性物质A,研究人员用仿真花模拟某X植物花朵做相关诱导实验,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组别实验材料添加成分视频记录结果计数
(有效访问)
对照组X植物仿真花各50
支,野外分布安排
应为①
传粉昆虫
访问情况

实验组一定量的含有
挥发性物
质A的人工花蜜

表格中①应为____________,便于后期分辨计数;②应为___________。研究人员记录并统计了植物X两种主要的传粉昆虫a和b的访问比率,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写出传粉昆虫a访问比率的计算方式:___________。据图可知,挥发性物质A能促进花朵吸引传粉者。试从生态系统信息类型的角度分析两种昆虫访问比率有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植物、花蜜微生物和传粉昆虫在相互作用中协同进化,这个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2024-05-2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淮阴中学、扬州中学、盐城中学、丹阳中学高三四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2 . 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通常用采摘的鲜茶经过数道工序制作而成,富含多肽、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黑茶刚制成时有酒香气,滑润甘甜,而保存时间越长的老茶,其茶香味越浓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黑茶制作过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
B.新茶发酵完成后要进行灭菌并密封,有利于茶的长期保存
C.黑茶发酵时,茶叶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可被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
D.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3 . 黑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其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食品工业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获得柠檬酸,下图为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曲霉与生产果醋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B.将菌种接种至A培养基时,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使用前需在火焰上灼烧
C.若发酵罐C中的原料为大豆粉,可利用黑曲霉水解大豆中的淀粉制成酱油
D.分离、提纯获得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啤酒生产的主要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粉碎的目的是有利于麦芽中的淀粉与a-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时间
B.麦汁煮沸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糖化过程后残留酶的活性同时杀死麦汁中微生物
C.加入酒花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酵母菌菌种有利于主发酵进行并产生大量酒精
D.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成熟啤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几丁质酶,使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后进一步转化利用。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用于生物防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样品应加到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B.目的菌的纯化和计数可以使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可依据单菌落周围“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值来筛选目的菌株
D.获得的几丁质酶可用于防治某些有害的甲壳类动物、昆虫等生物
6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A.用沸水浴可缩短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所需时间
B.蒜不定根长约1cm时放入冰箱冷藏室培养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C.将PCR产物和温热的琼脂糖溶液混合后倒入电泳槽,待凝固后接通电源
D.微生物培养基制备时,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7 . 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接种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能生长的微生物都能合成脲酶
B.若每支试管稀释10倍,则图中a的数值应为2.7,5号试管共稀释了106
C.图中左上角培养基菌落连成一片,可能是涂布不均匀造成的
D.若仅以4号试管接种培养基计数,5g该土壤中含分解尿素菌的估算数目是1.4×108
8 . 我国早在9000年前就可以运用发酵技术获得产品,为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可通过控制发酵的温度、发酵液的pH等措施降低乳酸菌使果酒变质的概率
B.利用酵母菌酒精发酵进行传统酿酒过程中,需一直保持无氧的条件
C.泡菜坛装八成满可以防止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乳酸菌等产生的CO2使发酵液溢出
D.腐乳鲜美的味道主要由曲霉分解蛋白质产生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引起
9 . 孔雀石绿(简称 MG)是广泛使用的有机染料,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容易引起土壤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高效的 MG 降解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知MG 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MG 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图中Ⅰ ~Ⅲ是操作过程。

(1)配制用于 MG 降解菌富集的培养基其成分特点是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过程Ⅰ ~Ⅲ中需要无菌操作的是____,在无菌操作中,为避免被杂菌污染,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答出2点即可)。
(2)MG 高效降解菌株的富集:如图所示,将1.0g土样接入含上述配制好的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将三角瓶置于30℃180r/min摇床中振荡培养1~2天,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
(3)MG 高效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纯化:过程Ⅲ所利用的接种方法可以用于____。在过程Ⅱ中重复次数为3次,在过程Ⅲ中三个培养基长出的菌落数量分别是145、163、154,则推测A中细菌的数量为____个/mL。
(4)MG 高效降解菌株的鉴定:将纯化获得的菌种接种于含过量MG的固体培养基(其他营养成分等适宜)上,鉴定目的菌的方法及原因是____
2024-02-08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测试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10 . 如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豆、小麦和麦麸都要蒸煮的目的是为了破坏酶的活性
B.发酵罐发酵需要将罐内的pH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
C.发酵罐发酵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为无氧发酵
D.米曲霉在发酵罐内发酵的过程主要为产生大量酱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