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从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测定其含量,对土样进行稀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摇匀D试管,从D试管中取0.1mL菌液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得平板中的平均菌落数为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成分包含琼脂、水和纤维素
B.每克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至少是3.4×106
C.采土工具、接种工具、培养基和培养皿可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还需设置一个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以检验灭菌是否彻底
2 . 丙草胺(C17H26ClNO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某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计数(如图所示),以期为修复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土样稀释了106
B.利用该方法计数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
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
D.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营养成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分离出降解菌
3 . 蒽是石油化工领域常见的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对生物有毒且难以降解,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研究人员成功地从环境样品中分高得到能降解蒽的菌株A和B.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分离菌株A和B的固体培养基含有(NH43SO4、MgSO4、CaCl2、NaH2PO4、K2HPO4、NaCl、FeSO4、H2O、琼脂、蒽等成分。其中为细菌生长提供碳源的成分是_____;该碳源在菌株A和B内的代谢产物可以参与合成_____(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为鉴定菌株A和B,研究人员提取了菌株A和B的基因组DNA,并用PCR扩增16S rRNA基因。为了验证提取基因组DNA是否成功,采用二苯胺试剂鉴定,其原理是_____。在PCR扩增16SrRNA基因过程中,反应体系中引物的作用是_____。在PCR播环的3个步骤中,温度设置最高的是_____
(3)菌株A和B降解蒽的过程相同,均由按严格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酶催化反应组成。为探究菌株A和B对蒽的降解能力,研究人员采用单独、混合接种(菌株AB接种量之比为1:1)方式开展实验(所有实验组接种总量一致)结果如表,由表可以看出菌株A和B混合接种比单独接种对蒽的降解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_____
接种方式

单独接种

混合接种

菌株A

菌株B

降解率(%)

41.7

20.9

65.2

4 . 渥堆是六堡茶生产的关键工艺,渥堆期间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儿茶素(C15H14O6)形成黄红色的氧化聚合物。要从渥堆茶叶样品中筛选产多酚氧化酶的细菌,下表中培养基配方设计最合理的是(注:“-”表示不添加:“+”表示添加。)(       

组分(g/L)

名称

儿茶素

牛肉膏

葡萄糖

蛋白胨

KNO3

NaCl

琼脂

2

5

20

1

10

5

18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生物资源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如①公元前《书经》记载“若作酒醴,尔为曲蘖”;②晋朝《南方草木状》记载,利用蚂蚁扑灭柑橘害虫;③北魏《齐民要术》记载“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④宋真宗时期,种人痘以防天花。上述应用与微生物有关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科研人员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业残渣(秸秆)为原料,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面包酵母使其表面携带相关酶,可同时高效生产人工淀粉和单细胞蛋白。部分生产工艺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酵母增殖的适宜温度为28~32℃,适宜pH为4.0~5.0;酵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4~35℃,适宜pH为5.0~5.8
A.面包酵母的增殖能促进纤维二糖水解及淀粉合成
B.生产单细胞蛋白时选择26℃、pH5.5的条件为宜
C.本生产过程最宜在不加通气和搅拌的啤酒发酵罐中进行
D.生产前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可为121℃、20min
7 . 鸡蛋表面污染的细菌会逐渐侵入蛋内,缩短鸡蛋保质期。对某地不同季节及不同养殖模式下生产的鸡蛋取样,按每克鸡蛋用1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鸡蛋表面,收集清洗液,培养计数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季节

菌落数(个·g-1

半封闭式养殖模式

全封闭式养殖模式

夏季

3.92×104

7.24×103

冬季

7.60×104

1.24×104

A.表中数据是对清洗液稀释1×10²倍后涂板获得的
B.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鸡蛋表面菌落数比实际数略少
C.比较两种养殖模式可知鸡蛋表面的细菌主要来自环境
D.冬季鸡舍更需要消毒以减少鸡蛋表面的细菌污染
8 . 我国十分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工业污水中含有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会造成农田土壤污染。请围绕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筛选,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菌株,配制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是唯一碳源;培养基配制好后须立即灭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目标菌株分离纯化过程中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土壤样品经梯度稀释后再涂布平板,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分离纯化菌株不是纯培养物,除稀释涂布平板法之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纯化。
(3)为进一步提高菌株降解多环芳烃的效率,可采用物理化学(如紫外线、亚硝酸钠等)等诱变方法进行微生物育种,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也可采用_____________等技术定向改造菌株。
9 . 风肉一般是以鲜肉为原料,用食盐腌制后,经风干和微生物后发酵而成。在后发酵期,风肉含有耐盐的微生物。某实验小组为研究耐盐微生物的耐盐基因,设计实验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组为获得耐盐纯培养物A,使用的培养基应是__________(选填“普通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
(2)为获得纯培养物A的耐盐基因X,实验小组应用纯培养物提取了DNA。在一定温度下,用二苯胺试剂对DNA进行检测,二苯胺检测DNA的原理是__________。获得PCR产物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鉴定,影响DNA分子迁移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将运用农杆菌介导技术转入某农作物,可获得耐盐转基因植株。与同种非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DNA序列相比,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DNA含有__________
(4)为验证已获得的耐盐转基因植株具有耐盐性,需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
2024·河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10 . 黄豆酱是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制作方法的相关记载。它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米曲霉(好氧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而成。劳动人民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发酵技术,总结出以下经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选用具有高蛋白酶活性的米曲霉
②用蒸煮后的大豆与米曲霉混合堆积
③将初步发酵后含米曲霉等微生物的曲料摊薄,并适当通风
④在装坛时,添加适量食盐
⑤发酵过程中,需保持发酵坛密封
⑥发酵过程中,需定期搅拌
A.①和④对黄豆酱风味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利于提升品质
B.②和⑥可以促使微生物和物料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效率
C.③有利于米曲霉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快速大量增殖
D.⑤中乳酸菌主要集中于发酵坛上部而米曲霉集中于下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