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69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模拟光合作用原理,在实验室利用CO2和H2成功转化出淀粉,在高密度氢能和多种工程重组酶的作用下,人工合成淀粉代谢路线(ASAP)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的年淀粉产量,理论上相当于种植1/3公顷玉米的淀粉年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是唯一能够______光能的生物学途径,这一生物学途径需要光合色素的参与,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常用______来分离色素。
(2)ASAP代谢路线中高密度氢能相当于光合作用中的_____,其作用是为淀粉的合成提供_______
(3)据图分析,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相比,ASAP代谢路线没有________(填“CO2的固定”或“C3的还原”或“C5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ASAP代谢路线积累淀粉的效率远高于绿色植物,从淀粉的合成与消耗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如果ASAP代谢路线能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对传统农业、环境保护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答两点)。
2024-06-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考前测试生物学试题
2 . 萝卜是雌雄同花植物,其贮藏根(萝卜)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长形、椭圆形和圆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一株表型为紫色椭圆形萝卜的植株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F1表型红色长形红色椭圆形红色圆形紫色长形紫色椭圆形紫色圆形白色长形白色椭圆形白色圆形
比例121242121
A.F1中白色圆形和红色长形的植株杂交得到F2后自交,F3表型及比例与F1类似
B.F1中紫色椭圆形个体的基因型均为WwRr
C.若F1随机传粉,F2植株中表型为紫色椭圆形萝卜的植株所占比例是1/4
D.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024-06-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考前测试生物学试题
3 . 在线粒体中发生的细胞呼吸生成H2O的过程,伴有H+经蛋白复合体Ⅳ从内膜基质侧跨膜泵至内外膜之间的膜间腔,以维持一个强大的H+浓度梯度,经线粒体的ATP合成酶复合体合成ATP,同时发生质子漏(H+不通过ATP合成酶复合体而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脂双层回到基质),质子漏发生过程中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打寒战的过程中线粒体内质子漏的速率可能会增大,细胞耗氧量增加
B.质子经蛋白复合体Ⅳ进入膜间腔与通过内膜脂双层回漏所需载体不同
C.线粒体中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ATP的数量取决于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
D.线粒体内膜上反应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的少于以热能的形式释放的
2024-06-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考前测试生物学试题
4 . 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饱腹时,肝细胞内有活性的磷酸化酶增多
B.人体内的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
C.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D.胰高血糖素能有效降低磷酸化酶的活化能
2024-06-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考前测试生物学试题
5 . 深海中生存着一种通体透明的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相比,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下列有关这两个狮子鱼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发生了定向改变
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存在差异
C.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栖息空间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D.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2024-06-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考前测试生物学试题
6 . 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辛格和尼科尔森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利用减法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24-06-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考前测试生物学试题
7 . 海岛上有一群野兔,后因地质变迁,变为一南一北相互隔绝的两岛,野兔随机分成两部分,野兔体色受A(黑色)、a(白色)、a1(灰色)控制,原岛上野兔种群基因频率为A(60%)、a(40%);十年后,南岛基因型频率为AA(55%)、Aa(10%)、aa(35%),北岛基因频率为A(8%)、a(32%)、a1(6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野兔所含有的体色有关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南岛和北岛的野兔种群因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从而形成两个物种
C.与原来相比,南岛和北岛的野兔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
D.若a1基因由a基因突变而来,则两基因的碱基数目不一定相等
8 . 图1表示一个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过程,图2表示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下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噬菌体的________进入细菌。
(2)下图3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作用是为了证明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9 . 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备受关注。研究者将水稻抗虫基因(crylC)和双T-DNA载体连接(图示连接后双T-DNA部分结构),利用其中的“Cre/LoxP”系统培育了安全可食用的转基因水稻。在“Cre/LoxP”系统中,Cre基因编码的Cre酶可特异性识别同一DNA两个同向的loxP序列并将两个loxP间的序列删除。

图:P—启动子(P1为胚乳特异表达启动子;P2为绿色组织特异性表达启动子)
回答下列问题:
(1)Cre酶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工具酶)作用类似。
(2)载体中,T-DNA的作用是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后__________________,hpt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和gus基因(表达产物使无色底物显蓝色)有助于双T-DNA共转化植株的筛选,起到基因表达载体中____________(填结构)的作用。
(3)筛选得到双T-DNA共转化成功的植株T0中,hpt基因对植物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需设法将其删除。先从T0植株中筛选T-DNA1和T-DNA2都是单拷贝(单个)插入的植株GH-1、GH-2和GH-3,自交后得到T1代植株进行潮霉素抗性检测,选择抗性检测为阴性植株的叶片的gus基因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下图a。(不考虑减数分裂时发生互换)

①T0代中______(填编号)是T-DNA1和T-DNA2以连锁形式在单一位点插入植株。
②在答题卡对应的图b中画出植株GH-2的T-DNA1和T-DNA2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注:用圆点·表示T-DNA1和T-DNA2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③GH-1的T0代自交的后代T1植株中,具有抗虫特性但不含hpt基因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这些植株自交后筛选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种子Tx
(4)水稻种子主要包括胚和胚乳,其中胚乳被加工成精米食用。该“Cre/LoxP”系统,实现了______,培育了安全可食用的转基因水稻。Tx种子播种后获得的叶片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的性状。
10 . 蝴蝶兰大多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F2为F1双瓣花植株的自交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P

F1

F2

实验一

甲(双瓣花)

全为双瓣花

全为双瓣花

实验二

乙(双瓣花)

3/4双瓣花、1/4单瓣花

5/6双瓣花、1/6单瓣花

实验三

丙(双瓣花)

1/2双瓣花、1/2单瓣花

1/2双瓣花、1/2单瓣花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2全部个体中,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可能性即可)。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请选用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实验思路:选择___________进行正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