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某棉农了解到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顺序。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在这些部位,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称为___________,它属于主动转运。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
(3)夏天炎热干燥中午,脱落酸可促使___________,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4)根据科学实验对照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5)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2 . 某兴趣小组对生长素相关应用和研究非常感兴趣,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生长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
(2)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________。
A.B.
C.D.
(3)下面是研究生长素的三组实验设计示意图。

①根据实验1可知,切除尖端的幼苗,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初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实验1是为了研究幼苗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幼苗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2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
④如果实验3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对幼苗尖端生长素分布的影响,请将实验3中的甲、乙两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3 .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__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3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5.2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配套练习 — 2021-2022 学年浙科版 (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4 . 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对根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___
(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______
(3)从图丙中可知,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________,HC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________
(4)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生长,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
(5)若植物水平放置,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的根与茎分别具有正向重力性和负向重力性的特性,这与重力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重新分布有关。
实验一:将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幼苗根的前端中央插入一片薄云母片。
提示:云母片不影响植物生长,但生长素不能透过。将两组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2)图乙所示幼苗的幼茎和幼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都比远地侧高,但两者所发生的反应却不相同,这是因为______
实验二 :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物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物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

(3)对照实验A、D可说明该植物属于_____(填“长日”或“短日”)植物。
(4)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中的有关内容。
测试项目结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顶端)_____
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顶端)_____
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是(叶、顶端)_____
(5)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6)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证明B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
第一步:切去一小段B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2023-04-27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5.3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6 . 某棉农了解到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顺序。

(1)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称为_________,它出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
(2)脱落酸的作用是能抑制___________,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测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4)预测三组植株的落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_,则设不成立。
7 . 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根的向地性生长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性。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相同或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_。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___________(填“幼嫩”或“成熟”)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光照影响。
(3)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_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______,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2023-01-13更新 | 297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点突破练4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检测—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8 . 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 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激素是______,在此过程中______(填植物激素名称)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______的结果。不同时期激素的含量不同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处在______的调控之下。
(2)在适宜的条件下,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但若该阶段改变环境温度,则会影响果实的成熟情况,这说明植物生命活动还受到温度等______因素的调节,实质上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共同完成的。
(3)采收后______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______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在果实成熟衰老后期调节______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
9 .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其中,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研究者发现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发育为侧枝,而生长素在极性运输中能降低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说明在顶端优势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表现为_________作用。
(3)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其主要原因是种子中_________,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打破了种子的休眠。
(4)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相关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用银杏离体叶片进行分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处理方式

叶绿素相对含量

处理时间

蒸馏水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和脱落素

24小时

90

100

80

94

48小时

68

96

33

76

73小时

24

91

16

46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021-12-31更新 | 46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思考与练习
10 . 如图为生长素生理作用有关的图表信息

(1)根、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多少____________。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如图所示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是______(促进、抑制)作用、对茎的作用是:_____(促进、抑制)。
(2)根的向地性: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敏感度不同;(横向生长的植物受重力影响而根有向地性,茎有背地性)许多禾本科植物倒伏后可以自己站起来。

如图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面,生长素浓度D_________C,B________A(大于、小于),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________(促进/抑制)生长,而C点浓度______(促进/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_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强,而A点______(促进/抑制)作用弱,所以向上弯曲。
(3)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导致顶芽本身生长素浓度_____(高/低),侧芽由于接受了顶芽运来的部分生长素而导致生长素浓度过______(高/低)。
(4)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
2021-12-25更新 | 51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思考与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