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中甲图是一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______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的生长素浓度。解除②处受抑制的方法是____
(2)将该植物置于右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若E点表示该植物左侧的生长素浓度,则______点浓度可表示右侧的生长素浓度。
(3)若将甲图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生长素浓度⑤_______⑥(填低于、高于、等于),此时⑤处生长素作用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点(填图中字母)。
(4)由乙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有:对不同器官来说,________;对同一器官来说,______
(5)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扦插枝条生根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_______
2 .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_,根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_。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______________侧运向______________侧。
(2)图2中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茎生长速度为n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有两种,即m或2m。现有生长速度为n的植物茎若干,请用实验探究促进茎的生长素浓度是哪种浓度,简述实验思路﹑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部生长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ab段生长素浓度对顶芽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3 . 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_______点时,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图一d点时,胚芽鞘的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___,a、c点生长素作用效果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___________。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____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
(4)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配置一系列浓度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可以进行___________。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低时,可用____________方法处理插条。
4 . 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在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其对应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芽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最终大于________mol·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4)根据丙图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1·广东珠海·一模
5 .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的结果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0.5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中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07更新 | 178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
6 . 科学工作者以莴苣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NAA、IBA、2,4-D对侧根形成的影响,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00.0050.050.55.010.0
NAA0.81.13.99.421.822.3
IBA0.81.44.310.220.021.2
2,4-D0.80.82.96.44.54.8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2)由表中数据分析,2,4-D对侧根的形成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
(3)从细胞水平上看,侧根的形成是细胞_____的结果。
(4)生长素类似物除了可应用于促进侧根的形成外,还可用于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1-03-02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实验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促进、_____
(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由图中可知最敏感的是_____,最不敏感的是_____
(3)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_____mol/L。
8 . 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在这些部位,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3)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__ ,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2020-09-28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仔细观察下列3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燕麦胚芽鞘向_____________(“右”或“左”)生长,原因是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___________分布较多,细胞生长更快。
(2)假设图二A、C生长素浓度都为X,B、D生长素浓度都为Y。为什么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BC段,生长素对相应器官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促进”或“抑制”),但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________。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向________移动。
2019-07-13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______mol/L、________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______
③实验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