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康托尔尘埃”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过程如下:在一个单位正方形中,首先,将正方形等分成9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保留靠角的4个小正方形,记4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为;然后,将剩余的4个小正方形分别继续9等分,分别保留靠角的4个小正方形,记16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为;…;操作过程不断进行下去,以至无穷,保留的图形称为康托尔尘埃.若,则操作次数n的最小值为(       

   

A.1B.2C.3D.4
2023-05-21更新 | 61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长春市文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一部数学专著,其中的“邪田”为直角梯形,上、下底称为“畔”,高称为“正广”,非高腰边称为“邪”.如图所示,邪长为,东畔长为,在A处测得CD两点处的俯角分别为49°和19°,则正广长约为(注:)(       

A.6.6B.3.3C.4D.7
2023-05-12更新 | 504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3 . 三角学起源于土地和天文学中的测量.1752年,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1713-1762)和他的学生拉朗德(1732-1807)利用三角测量法首次精确地计算出地月距离.他们的测量方案是:拉卡伊和拉朗德分别来到观测地德国柏林(A点)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点),这两个地方经度相近,可看做在同一经度线上,纬度分别是北纬度和南纬度,他们同一时间分别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如图所示,当夜幕降临时,月亮从地平线上越升越高,当它到达最高点,即是平面四边形时,在A点(柏林)测出月亮的天顶距(即离开头顶方向的角度),在点(好望角)测出月亮的天顶距.在中求出,和,在此基础上,解,求出地月距离的近似值.设地球的半径为,利用测量方案中提供的数据(),求:

(1)
(2).
2023-05-07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赵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大约在公元222年,他为《周髀算经》一书作序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以弦为边长得到的正方形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类比“赵爽弦图”,可构造如图所示的图形,它是由3个全等的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等边三角形拼成的一个较大的等边三角形,设,若,则的值为______.

5 .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其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此数列的第25项与第24项的差为(       
A.22B.24C.25D.26
2023-04-06更新 | 83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6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如图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第三个数1,构成数列,其前n项和为,则       

A.B.C.D.
2023-03-03更新 | 121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7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励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8 . 意大利数学家傲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了数列1,1,2,3,5,8,13,…,数列中的每一项被称为斐波那契数,记作Fn.已知,且n>2).
(1)若斐波那契数Fn除以4所得的余数按原顺序构成数列,则___________.
(2)若,则___________.
9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减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如此六日过其关.”则此人在第五天行走的路程是__________里(用数字作答).
2023-02-12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5月)数学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善走者,日增等里,首日行走一百里,九日共行一千二百六十里,问日增几何?”其大意是:现有一位善于步行的人,第一天行走了一百里,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里,九天他共行走了一千二百六十里,求的值.关于该问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此人第三天行走了一百一十里
C.此人前七天共行走了九百里D.此人前八天共行走了一千零八十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