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圆柱,多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做法称为“收分”,柱子做出收分,既稳定又轻巧.已知某古代建筑的一根圆柱,每增高,直径收分,若该柱子柱根直径为,柱高,则柱头直径为(     
A.B.C.D.
2024-05-29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 . 某旅游品生产厂家要对生产产品进行检测,后续进行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设其级别为随机变量,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的值为1、2、3、4,其中优秀产品的数量是良好产品的数量的两倍,合格产品的数量是良好产品的数量的一半,不合格产品的数量与合格产品的数量相等,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检验质量,则__
2024-05-15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3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第九章“勾股”提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分别称为“勾”“股”“弦”.如图一直角三角形ABC的“勾”“股”分别为6,8,以AB所在的直线为轴,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以AB为焦点,且过点C的双曲线方程为(       
A.B.
C.D.
2024-02-15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4 . 我国辽代著名的前卫斜塔(又名瑞州古塔)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现存塔身已经倾斜且与地面夹角60°,若将塔身看做直线,从塔的第三层地面到第三层顶可看做线段,且在地面的射影为1m,则该塔第三层地面到第三层顶的距离是(       
A.B.C.D.2m
2024-01-15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数学试题
5 . 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而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秦九韶的集大成之作,《数书九章》一书所承载的数学成就非同一般.可以说,但凡是实际生活中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数书九章》一书皆有所涉及,例如“验米夹谷”问题:今有谷3318石,抽样取谷一把,数得168粒内有秕谷22粒,则粮仓内的秕谷约为(       
A.321石B.166石C.434石D.623石
2023-07-25更新 | 515次组卷 | 8卷引用:13.3 抽样的方法(六大题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
6 . 武灵丛台位于邯郸市丛台公园中心处,为园内的主体建筑,是邯郸古城的象征.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其高度,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处分别测得点的仰角为,且,则武灵丛台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

   

A.22mB.27mC.30mD.33m
2023-07-06更新 | 635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
7 .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学校为响应国家政策实行了课后延时服务,旨在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某学校在周一到周五依次安排篮球、美术、象棋、编程、美术延时课服务.某学生计划每周上两天不同的延时课,则该学生的选取方案有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8 . 欧拉公式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为虚数单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首先发现.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被称为“数学中的天桥”,则下列运算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06-27更新 | 551次组卷 | 6卷引用:模块四 专题1 重组综合练(江苏)
9 . 《九章算术·商功》中记载:“斜解立方,得两堑堵.斜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不易之率也.”我们可以翻译为:取一长方体,分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再沿堑堵的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剖开,得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这个四棱锥称为阳马,这个三棱锥称为鳖臑.现已知某个鳖臑的体积是1,则原长方体的体积是(       
A.8B.6C.4D.3
2023-03-08更新 | 1134次组卷 | 8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小苏向小州买售价为S元的商品A.由于商品A的珍贵,只有小州自己知道S的值.因此,小苏只能不断花钱购买.若当小苏支付了x元时,有,则小苏可获得商品A;否则小苏支付了x元但一无所获.此外,小苏也可以向小州提出一个问题来帮他获得商品A.例如:小苏依次支付1元、2元、S元,则小苏用了元获得商品A.若xS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问问题的情况下,3S元一定能使小苏获得商品A
B.不问问题的情况下,4S元一定能使小苏获得商品A
C.若在问出恰当的问题的情况下,3S元一定能使小苏获得商品A
D.若在问出恰当的问题的情况下,元一定能使小苏获得商品A
2023-02-27更新 | 682次组卷 | 3卷引用:综合检测卷(数列+导数)-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