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记事件“取出的重卦中至少有1个阴爻”,事件“取出的重卦中至少有3个阳爻”.则       

A.B.C.D.
2024-04-17更新 | 2110次组卷 | 6卷引用:7.1.1 条件概率——课后作业(基础版)
2 . 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其内容为:“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其中S为面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且,则利用“三斜求积”公式可得的面积       
A.B.C.D.
2024-04-01更新 | 1147次组卷 | 11卷引用:6.4.3.2 正弦定理——课后作业(基础版)
3 . 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人是我国西周数学家商高,商高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发现勾股定理,如图所示,满足“勾三股四弦五”,其中股为弦上一点(不含端点),且满足勾股定理,则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为(       

A.B.C.D.
2024-03-12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6.2.4 向量的数量积——课后作业(提升版)
4 . 谢尔宾斯基三角形(Sierppinskitriangle)是一种分形,由波兰数学家谢尔宾斯基在1915年提出.先取一个实心正三角形,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即以原三角形各边的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即图中的白色三角形),然后在剩下的每个小三角形中又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无限操作下去.操作第1次得到图2,操作第2次得到图3.....,若继续这样操作下去后得到图2024,则从图2024中挖去的白色三角形个数是(       

A.B.
C.D.
5 . “三斜求积术”是我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用实例的形式提出的,其实质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即.现有面积为满足,则的周长是(       
A.9B.12C.18D.36
2024-01-20更新 | 764次组卷 | 10卷引用:6.4.3.2 正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6 . 密位制是度量角的一种方法,把一周角等分为6000份,每一份叫作1密位的角.在角的密位制中,单位可省去不写,采用四个数码表示角的大小,在百位数与十位数之间画一条短线,如1周角等于6000密位,写成“”,578密位写成“”.若在中,分别是角所对的边,且有.则角用密位制表示正确的是(       
A.B.C.D.
2023-10-10更新 | 1183次组卷 | 10卷引用:6.4.3.1 余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7 . “数独九宫格”原创者是18世纪的瑞士数学家欧拉,它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将1到9这九个自然数填到如图所示的小九宫格的9个空格里,每个空格填一个数,且9个空格的数字各不相同,若中间空格已填数字4,且只填第二行和第二列,并要求第二行从左至右及第二列从上至下所填的数字都是从大到小排列的,则不同的填法种数为(     

4

A.70B.120C.140D.144
2023-12-22更新 | 107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02讲 6.2.1排列+6.2.2排列数(3)
8 .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15的素数(素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自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16的概率是(     
A.B.C.D.
2023-11-21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6.2.4 组合数 (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9 . 《孔雀东南飞》中曾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如图是箜篌的一种常见的形制,对其进行绘制,发现近似一扇形,在圆弧的两个端点AB处分别作切线相交于点C,测得切线,根据测量数据可估算出该圆弧所对圆心角的余弦值为(       

   

A.0.62B.0.56C.-0.56D.-0.62
2023-10-08更新 | 329次组卷 | 6卷引用:6.4.3.1 余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10 . 谢尔宾斯基(Sierpinski)三角形是一种分形,它的构造方法如下:取一个实心等边三角形(如图1),沿三边中点的连线,将它分成四个小三角形,挖去中间小三角形(如图2),对剩下的三个小三角形继续以上操作(如图3),按照这样的方法得到的三角形就是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如果图1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图4被挖去的三角形面积之和是(       

   

A.B.C.D.
2023-09-15更新 | 1155次组卷 | 6卷引用:4.3.1等比数列的概念(第2课时)(分层作业)(4种题型)-【上好课】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