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9-20高二下·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1 . 正四棱锥的底面正方形边长是3,是在底面上的射影,上的一点,过且与都平行的截面为五边形

(1)在图中作出截面,并写出作图过程;
(2)求该截面面积的最大值.
2020-05-04更新 | 129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高三高考压轴卷数学试题
2018·上海浦东新·三模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某作图软件的工作原理如下:给定,对于函数,用直线段链接各点,所得图形作为的图象.因而,该软件所绘的图象完全重合.若其所绘的图象也重合,则不可能等于(       
A.B.C.D.
2019-12-03更新 | 5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3 . 对于数列,若存在正整数,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有成立,则称数列是以为周期的周期数列.设,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       若数列是以5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则的值可以是_________.(只要求填写满足条件的一个m值即可)
2017-04-20更新 | 5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4月高考模拟数学试卷
4 . 贝塞尔曲线是计算机图形学和相关领域中重要的参数曲线.法国数学象卡斯特利奥对贝塞尔曲线进行了图形化应用的测试,提出了De Casteljau算法:已知三个定点,根据对应的比例,使用递推画法,可以画出地物线.反之,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切线,也有相应成比例的结论.如图所示,抛物线,其中为一给定的实数.
   
(1)写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
(2)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k的值;
(3)如图,ABCH上不同的三点,过三点的三条切线分别两两交于点DEF,证明:
2023-06-02更新 | 6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考试数学试题
5 . 定义:如果曲线段可以一笔画出,那么称曲线段单轨道曲线,比如圆、椭圆都是单轨道曲线;如果曲线段由两条单轨道曲线构成,那么称曲线段双轨道曲线.对于曲线有如下命题:存在常数,使得曲线为单轨道曲线; 存在常数,使得曲线为双轨道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均为真命题B.均为假命题
C.为真命题,为假命题D.为假命题,为真命题
2023-12-13更新 | 600次组卷 | 9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数学试题
6 . 若动点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和为4.
(1)求点的轨迹方程,并画出方程的曲线草图.
(2)记(1)得到的轨迹为曲线,若曲线上恰有三对不同的点关于点对称,求的取值范围.
2020-02-12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闸北区高考二模(文科)数学试题
7 . 若动点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和为
(1)求点的轨迹方程,并在答题卡所示位置画出方程的曲线草图;
(2)(理)记(1)得到的轨迹为曲线,问曲线上关于点对称的不同点有几对?请说明理由.
(3)(文)记(1)得到的轨迹为曲线,若曲线上恰有三对不同的点关于点对称,求的取值范围.
2020-02-0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闸北区高三4月期中练习(二模)(理、文合卷)数学试题
8 . 若动点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和为4.
(1)求点的轨迹方程,并画出方程的曲线草图;
(2)记(1)得到的轨迹为曲线,问曲线上关于点)对称的不同点有几对?请说明理由.
2020-02-07更新 | 4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闸北区高考二模(理科)数学试题
9 . 用一个长为,宽为的矩形铁皮(如图1)制作成一个直角圆形弯管(如图3):先在矩形的中间画一条曲线,并沿曲线剪开,将所得的两部分分别卷成体积相等的斜截圆柱状(如图2),然后将其中一个适当翻转拼接成直角圆形弯管(如图3)(不计拼接损耗部分),并使得直角圆形弯管的体积最大;

(1)求直角圆形弯管(图3)的体积;
(2)求斜截面椭圆的焦距;
(3)在相应的图1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使所画的曲线的方程为,求出方程并画出大致图像;
10 . (1)请根据对数函数来指出函数的基本性质(结论不要求证明),并画出图象;
(2)拉普拉斯称赞对数是一项“使天文学家寿命倍增”的发明.对数可以将大数之间的乘除运算简化为加减运算,请证明:
(3)2017523日至27日,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与DeepMind公司开发的程序“AlphaGo”进行三局人机对弈,以复杂的围棋来测试人工智能.围棋复杂度的上限约为而根据有关资料,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原子总数约为.甲、乙两个同学都估算了的近似值,甲认为是,乙认为是.现有两种定义:

①若实数满足则称接近
②若实数,且,满足,则称接近;请你任选取其中一种定义来判断哪个同学的近似值更接近并说明理由.
2017-10-12更新 | 10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