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2020-11-30更新 | 1360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七校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斐波那契”数列是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的.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为神奇数.具体数列为:1,1,2,3,5,8,13,…,即从该数列的第三项开始,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B.C.D.
2020-06-23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若,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B.
C.D.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九章算术》第五卷中涉及到一种几何体——羡除,它下广六尺,上广一丈.深三尺,末广八尺,袤七尺.该羡除是一个多面体,如图,四边形均为等腰梯形,,平面平面,梯形的高分别为,且,则________.
6 . 我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这个问题用今天的白话叙述为:有一位善于织布的女子,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位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问题的已知条件,若该女子共织布尺,则这位女子织布的天数是
A.2B.3C.4D.1
7 . 古代“五行”学认为:“物质分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将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任意排成一列,但排列中属性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则这样的排列方法有
A.5种B.10种
C.20种D.120种
8 .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

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可以推测:是数列中的第
A.5049项B.5054项C.5050项D.5055项
9 . 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称为欧拉线已知的顶点,若其欧拉线的方程为,则顶点的坐标为
A.B.C.D.
2018-10-27更新 | 7228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二)数学(理)试题
10 .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求圆周率,刘徽称这个方法为“割圆术”,并且把“割圆术”的特点概括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下图是根据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运行该程序,则输出的的值为(参考数据:
A.24B.30C.36D.48
2017-08-24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