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此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将1到2023这2023个数中,能被2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其前项和为,则下面对该数列描述正确的是(       
A.B.C.D.共有202项
2 . 我国古代数学家沈括,杨辉,朱世杰等研究过二阶等差数列的相关问题.如果,且数列为等差数列,那么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现有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项分别为1,3,6,10,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A.120B.220C.240D.256
2023-01-1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69次组卷 | 63卷引用: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精练)-2020-2021学年一隅三反系列之高二数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
4 . 《莱因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100个面包分给五个人,使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问最大1份为(       
A.35B.C.D.40
2022-04-17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数学文化是其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有标志性的内容丰富的众多数学名著之一,大约创作于公元五世纪.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大意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织布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个月共织了九匹三丈,问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多少尺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若这一个月有30天,记该女子这一个月中的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对于数列{an},{bn},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为(       
A.b10=8b5B.{bn}是等比数列
C.a1b30=105D.
2022-03-12更新 | 925次组卷 | 7卷引用:4.2.1-4.2.2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课堂培优)-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6 . 在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有首依筹算钞歌:“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人钱本不均平,甲乙念三七钱钞,念六一钱戊己庚,惟有丙丁钱无数,要依等第数分明,请问先生能算者,细推详算莫差争.”题意是:“现有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人,他们手里钱不一样多,依次成等差数列,已知甲、乙两人共237钱,戊、己、庚三人共261钱,求各人钱数.”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戊有(       
A.107钱B.102钱C.101钱D.94钱
7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钱”是古代一种质量单位),在这个问题中,甲得钱数为(       
A.B.C.D.
8 . 程大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应用巨著《算法统宗》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六升六,上梢四节四升四,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六升六:6.6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竹的容积为(       
A.2.3升B.2.4升
C.3.4升D.3.6升
2021-11-29更新 | 500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华侨中学2022届高三11月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算为主、以测为辅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和《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他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下表为《周髀算经》对二十四节气晷影长的记录,其中115.1寸表示115寸1分(1寸=10分).

节气

冬至

小寒

(大雪)

大寒

(小雪)

立春

(立冬)

雨水

(霜降)

惊蛰

(寒露)

春分

(秋分)

晷影

长/寸

135.0

125.

115.1

105.2

95.3

85.4

75.5

节气

清明

(白露)

谷雨

(处暑)

立夏

(立秋)

小满

(大暑)

芒种

(小暑)

夏至

晷影

长/寸

65.5

55.6

45.7

35.825.9

16.0


已知《易经》中记录的冬至晷影长为130.0寸,夏至晷影长为14.8寸,那么《易经》中小寒与清明之间的晷影长之差为(       
A.105.6寸B.48寸
C.57.6寸D.67.2寸
2021-11-21更新 | 51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课时 课中 4.2.1.2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实际应用
10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至2021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___.
2021-11-09更新 | 472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2019) 选修第一册 选填专练 第4章 限时小练25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