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组(并项)法求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同余定理是数论中的重要内容.同余的定义为:设a.若则称ab关于模m同余,记作(modm)(“|”为整除符号).
(1)解同余方程(mod3);
(2)设(1)中方程的所有正根构成数列,其中
①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
②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24-02-03更新 | 2811次组卷 | 9卷引用:压轴题函数与导数新定义题(九省联考第19题模式)练

2 . 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为,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若,则
D.若,则
2023-11-17更新 | 170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数列
3 . 函数的图象为自原点出发的一条折线,当时,该函数图象是斜率为的一条线段.已知数列定义.
(1)用表示
(2)若,记,求证:.
2023-03-16更新 | 162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数列在高考中的考法(难点,十一大题型+过关检测专训)-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 . 如图,已知的面积为1,点DEF分别为线段的中点,记的面积为;点GHI分别为线段的中点,记的面积为;…;以此类推,第n次取中点后,得到的三角形面积记为

(1)求,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23-05-05更新 | 1428次组卷 | 5卷引用:模块六 专题6易错题目重组卷(浙江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数列为:1,1,2,1,1,2,3,1,1,2,1,1,2,3,4….即先取,接着复制该项粘贴在后面作为,并添加后继数2作为;再复制所有项1,1,2并粘贴在后面作为,并添加后继数3作为,…依次继续下去.记表示数列首次出现时对应的项数.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
2023-05-08更新 | 1354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文科专用)
6 . 如图,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为1,以其对角线长为边长,各边均经过阴影正方形的顶点,作第2个正方形;然后再以第2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边长,各边均经过第2个正方形的顶点,作第3个正方形;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若视阴影正方形为第1个正方形,第个正方形的面积为,则       
A.1011B. C.1012D.
2023-05-14更新 | 124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1 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 微点8 分组法求和
7 .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于恒成立,若定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等差数列B.
C.D.存在使得
2022-04-07更新 | 2502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13 数列概念及通项公式(核心考点讲与练)-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核心考点讲与练(新高考专用)
8 .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我国古代典籍《庄子·天下》,其中蕴含着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已知长度为4的线段,取的中点,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①),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在图①中取的中点,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②),图②中所有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以此类推,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1更新 | 227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04讲 数列求和 (练)-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已知数列满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且
B.若数列的前16项和为540,则
C.数列的前项中的所有偶数项之和为
D.当n是奇数时,
10 . 已知数列满足的前项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最大值时,B.当取最小值时,
C.当取最大值时,D.的最大值为
2023-06-02更新 | 100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 微点2 倒序相加法求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