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圆与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成书《经说》记载:“景:日之光,反蚀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这是中国古代人民首次对平面镜反射的研究,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光线从点射出,经轴反射后与圆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B.C.D.
2023-11-25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圆的方程11种常见考法归类(2)
2 . 画法几何学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垂直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已知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若圆与椭圆的蒙日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的值为(       
A.B.C.D.
3 . 几何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米勒问题:“设点是锐角的一边上的两点,试在边上找一点,使得最大.”如图,其结论是:点为过两点且和射线相切的圆与射线的切点.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给定两点,点轴上移动,当取最大值时,点的横坐标是(       
A.2B.6C.2或6D.1或3
2023-10-05更新 | 120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模拟测试数学试题
2023高二·江苏·专题练习
4 . 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的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类圆称为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动点P到点的距离之比为,当不共线时,面积的最大值是(    )
A.B.C.D.
2023-10-05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章 圆与方程章末题型归纳总结(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代初年成书的《淮南万毕术》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利用平面镜反射原理的首个实例,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光线从点射出,经轴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B.或1C.1D.2
6 . 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推动了空间几何学的独立发展,提出了著名的蒙日圆定理:椭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切线的交点位于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称为蒙日圆,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若圆与椭圆的蒙日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b的值为(       
A.B.C.D.
2023-08-16更新 | 104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法国数学家加斯帕·蒙日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若椭圆的蒙日圆为,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B.C.D.
2023-08-14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3.1.2 椭圆的几何性质(1)
8 . 公元前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写出了经典之作《圆锥曲线论》,在此著作第七卷《平面轨迹》中,有众多关于平面轨迹的问题,例如: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定值(不为1)的动点轨迹为圆.后来该轨迹被人们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内有两点,且该平面内的点P满足,若点P的轨迹关于直线对称,则的最小值是(       
A.B.C.D.
9 . 过圆锥曲线的焦点且与焦点所在的对称轴垂直的弦被称为该圆锥曲线的通径,清代数学家明安图在《割圆密率捷法》中,也称圆的直径为通径.已知圆的一条通径与抛物线的通径恰好构成一个正方形的一组邻边,则       
A.B.1C.2D.4
2023-07-11更新 | 49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5种常见考法归类-【考点通关】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高频考点与解题策略(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椭圆任意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的交点轨迹为圆:,这个圆称为椭圆的蒙日圆.在圆上总存在点P,使得过点P能作椭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则r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23-06-28更新 | 453次组卷 | 6卷引用:3.1.1 椭圆的标准方程(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