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推动了空间几何学的独立发展,提出了著名的蒙日圆定理:椭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切线的交点位于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称为蒙日圆,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若圆>0)与椭圆的蒙日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的值为__________
2023-11-2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蒙日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他首先发现椭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的交点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这个圆被称为蒙日圆.已知椭圆,其蒙日圆为圆,过直线上一点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则(       
A.的方程为
B.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C.的最小值为
D.当点坐标为时,直线方程为
2023-11-20更新 | 3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画法几何学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垂直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已知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若圆与椭圆的蒙日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的值为(       
A.B.C.D.
4 . 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顶点,且其“欧拉线”与圆相切.
(1)求的“欧拉线”方程;
(2)若圆M与圆有公共点,求a的范围;
(3)若点的“欧拉线”上,求的最小值.
5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的科学成果,著作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为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动点满足,则动点的轨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含B.相离C.内切D.相交
6 . 细心的观众发现,2023亚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出场的地屏展示的是8副团扇,分别是梅兰竹菊松柳荷桂.“梅兰竹菊,迎八方君子;松柳荷桂,展大国风范“.团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团结友善.花瓣型团扇,造型别致,扇作十二葵瓣形,即有12个相同形状的弧形花瓣组成,花瓣的圆心角为,花瓣端点也在同一圆上,12个弧形花瓣也内切于同一个大圆,圆心记为O,若其中一片花瓣所在圆圆心记为C,两个花瓣端点记为AB,切点记为D,则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直线上B.12个弧形所在圆的圆心落在同一圆上
C.D.弧形所在圆的半径BC变化时,存在
7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平面内与两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点,动点满足,则点P的轨迹与圆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A.1B.2C.3D.4
8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直角系中的点,则满足的动点的轨迹记为圆.
(1)求圆的方程;
(2)过点向圆作切线,切点分别是,求直线的方程.
(3)若点,当上运动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 . 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推动了空间几何学的独立发展,提出了著名的蒙日圆定理:椭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切线的交点位于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称为蒙日圆,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若圆与椭圆的蒙日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b的值为(       
A.B.C.D.
2023-08-16更新 | 1051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高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10 . 椭圆任意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的交点轨迹为圆:,这个圆称为椭圆的蒙日圆.在圆上总存在点P,使得过点P能作椭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则r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23-06-28更新 | 454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监测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