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5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向心力公式。一个体积较小,质量为m的滑块套在水平杆上(不会翻倒),力传感器通过一根细绳连接滑块,用来测量绳中拉力F的大小,最初整个装置静止,细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然后让整个装置逐渐加速转动,最后滑块随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滑块的中心固定一块挡光片,宽度为d,滑块的中心到转轴的距离为L,每经过光电门一次,通过力传感器和光电计时器就同时获得一组细绳拉力F和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的数据。

(1)某次旋转过程中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则滑块转动的线速__________
(2)认为绳的张力充当向心力,如果F=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待测量的符号表示),则向心力的表达式得到验证。
(3)该小组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时,经多次实验,仪器正常、操作和读数均没有问题,发现拉力F的测量值与滑块的向心力的理论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 .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轻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与小滑块接触但不连接,小滑块位于桌面边缘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向左推小滑块移动距离s后,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向右移动离开桌面落到水平地面上。测出桌面到地面高度h,桌边到小滑块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滑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2)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将弹簧压缩s后由静止开始释放滑块,测出不同滑块离开桌面后的水平距离x,作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则弹簧压缩s时的弹性势能为______
(3)本实验中滑块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______,桌面有摩擦对计算弹簧的弹性势能结果______(选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2024-05-11更新 | 8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二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物理试题
3 . 小李同学要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直径为______mm;

(2)他设计了图乙所示电路测金属线的电阻。
①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端(填“左”或“右”);
②闭合后,将单开双掷开关接1,读出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
③再将单开双掷开关接2,读出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
④则金属丝的电阻______
2024-05-11更新 | 5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二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B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A的位置可移动,带有遮光条的小车(遮光条宽度很窄)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由光电传感器测出小车从光电门A到光电门B的时间t,用米尺测出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L,求出小车从光电门A到光电门B的平均速度;通过多次改变光电门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表示小车到达光电门B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at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2)由图乙可求得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4-05-11更新 | 6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联考物理试题
5 . 某同学用插针法做“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梯形abcd是待测玻璃砖主截面的边界线,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让待测玻璃砖的界面ab与该线重合放置,再进行插针观察。ABCD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时插入的4枚大头针的位置。

(1)在图中完成测量玻璃砖折射率的有关光路图,并标出光在ab界面的入射角和折射角______
(2)用表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______
(3)若实验中所画的cd线比实际界面向外平移了一些,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024-05-10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利用注射器上刻度可测封闭气体的体积,利用压强传感器可测封闭气体的压强,通过作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图可探究封闭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如果在不同环境温度(且)下,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均正确,则下面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B.C.D.
2024-05-08更新 | 6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二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物理试题
7 . 有一标称为“2.5V,0.5W”的小灯泡,现要测量其伏安特性。实验室有如下器材供选用:
A.直流电源E(3V);
B.电压表(0~3V,内阻约1200Ω);
C.电流表(0~0.3A,内阻约0.3Ω);
D.电流表(0~0.6A,内阻约0.15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
G.开关S,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则实验中电流表应选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最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2)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电流表读数为0.188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此组数据得到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实验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则电阻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这是因为______
(4)若已知加在灯泡上的电压U与通过灯丝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其中kn是与灯泡有关的常数。简述通过上述实验确定kn的方法。______
2024-05-08更新 | 5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物理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两个质量不同、大小相同的小球。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为入射小球。
②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③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④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点在______
⑤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④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
⑥改变入射小球从斜槽上自由滚下的高度,重复步骤④、⑤并记录小球落点位置相应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规律,第4次测量OM的值应为______
次数OP/mOM/mON/m
10.21360.15560.3186
20.19950.14530.2982
30.18480.13430.2780
40.1722
0.2578
50.15940.11610.2380
⑦利用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
若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相等,则两小球碰撞后的运动情况可能为______
2024-05-08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物理试题
9 . 为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和内阻(约为),某同学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串联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已知电流表的内阻约为,电压表的内阻约为,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

(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丙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_______
(2)闭合开关S前,图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记录下多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将实验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内描点并作出图像。
(4)在图丙中通过改变导线的接线位置,完成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图的实物连接,重复步骤(2)(3)。将实验记录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系内描点并作出对应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丁中均已知。
(5)利用图丁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每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的准确值为________,每节干电池的内阻的准确值为________
10 .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砝码盘的质量。左、右两个相同的砝码盘中各装有5个质量相同的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装置中左端砝码盘的下端连接纸带。现将左端砝码盘中的砝码逐一放到右端砝码盘中,并将两砝码盘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两盘一直保持水平,通过纸带计算出与转移的砝码个数相对应的加速度,已知交流电的频率。(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某次实验,该组同学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打下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若该组同学得到的图像为过原点、斜率为的直线,则每个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用和重力加速度大小表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