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一场由“长征5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之旅,“天问一号”离开地球时,所受万有引力与它距离地面高度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天问一号”奔向火星时,所受万有引力与它距离火星表面高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地球半径是火星半径的两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与火星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B.地球与火星的质量之比为
C.地球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地球与火星的密度之比为
2023-11-06更新 | 60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难点05 万有引力与航天-2024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 . 一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发射,升空后时刻关闭发动机,此时探测器的速度为。图是从探测器发射到落回月球地面全过程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视为竖直向上的恒力,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及忽略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地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及月球半径R
(2)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推力F的冲量大小。
   
2023-10-28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03 天体物理与航天航空-【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物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3 . 2022年9月27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排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木星之间,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地球和木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圆,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的1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星公转的轨道半径比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小
B.木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
C.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6倍
D.下一次出现“木星冲日”现象可能在2024年11月
4 . '重力探矿是常用的探测黄金矿藏的方法之一,是万有引力定律理论的实际应用,其原理可简述如下: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充满了富含黄金的矿石,假定球形区域周围普通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而球形区域内黄金矿石也均匀分布但其密度是普通岩石密度的(n+1)倍,如果没有这一球形区域黄金矿石的存在,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该区域有黄金矿石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离,重力加速度在原竖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黄金矿石区域的位置和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量为G
(1)设球形区域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d远小于地球半径),,求:
①球形区域内黄金矿石在Q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值;
(2)若在水平地面上以P点为圆心、半径为L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P点,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区域黄金矿石造成的,试求此球形区域球心的深度和球形区域的体积。

   

2023-10-09更新 | 639次组卷 | 3卷引用:大题03 天体物理与航天航空-【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物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5 . “嫦娥六号”探测器将于 2024年发射,计划从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样品,“嫦娥六号”登月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在着陆前,探测器在以月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轨道I上运动,周期为T1;经数次变轨,探测器在紧贴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未知)的圆轨道II上做短暂逗留,周期为T2;待准备充分后,探测器经过复杂的减速过程后着陆。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现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的半径R
(3)高度 h
   
2023-10-06更新 | 6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3 专题强化 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 热搜题
6 .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南北极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上其他地方,这是因为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如果忽略了星体自转带来的影响,星体表面的重力等于其对表面物体的引力大小,若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那么地球表面上质量为50kg的宇航员(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若宇航员在地球表面能跳高,那他在火星表面能跳多高?
2023-10-06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人教版课后习题 必修2 第七章 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例题及课后题变式题
7 . 宇航员在半径为的某星球表面将一小钢球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测得小钢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忽略该星球的自转,远大于,该星球为密度均匀的球体,引力常量为。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该星球的质量
(3)该星球的密度
2023-10-02更新 | 7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热搜题
8 .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设某中子星的质量是太阳的50倍,自转周期是0.01s,半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的倍,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1.5×108km,太阳质量为2.0×1030kg,则该中子星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3×1011m/s2B.2.4×1011 m/s2C.1.2×1011 m/s2D.6×1010 m/s2
2023-09-30更新 | 449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型12 行星模型 -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9 . 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离地h处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经时间t落地,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3)人造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T
2023-09-05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1讲 椭圆轨道及圆轨道(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天上)-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模型及秒杀技巧一遍过
10 . 影片《流浪地球》中地球脱离太阳系流浪的最终目标是进入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现实中欧洲南方天文台曾宣布在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发现宜居行星“比邻星b”,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直径约为地球的22倍,绕比邻星公转周期11.2天,与比邻星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5%,若不考虑星球的自转效应,则(  )
   
A.比邻星的质量大于太阳的质量
B.比邻星的密度小于太阳的密度
C.“比邻星b”的公转线速度大小小于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小
D.“比邻星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023-09-02更新 | 47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2讲 万有引力与重力及地壳内某深度的物理量求算(人间)-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模型及秒杀技巧一遍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