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韩偓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①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因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②格是:已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角度富于变化,先仰视写远景,后俯视写近景,通过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
B.颈联使用副词和叠词来突出情感的表达,既写诗人感叹身体现状的不好,又指出自己隐逸的归宿。
C.尾句运用借代手法来表现两种不同的生活,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的生活。
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颈联、尾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直白。
2.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
2 . 下面对《苏幕遮》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寄居长安时因思念家乡而做的。
B.这首词以写荷花为焦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将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呈现在读者面前。
C.这首词下片直抒胸臆,写出了家人对作者的思念。
D.作者面对着象征江南钱塘风色的荷花,勾起了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021-02-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样的佳节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白诗后两句,从侧面写“思家”,夜深时当诗人抱膝灯前,直接抒发了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也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郭诗首联连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2.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内容,分析“灯”的不同表现。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其三)①

苏轼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②苦参差③


[注]①苏辙因论朝政之失引起轩然大波,因而不得高第,除商州军事推官,苏辙对此深感失望,于是以养亲为由不赴任。②《韩非子》:“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求之。”后来以“梦魂相觅”形容朋友或兄弟的相思之情。③参差:道路崎岖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弟弟辞官不出的真实想法别人不了解,但他绝不是嫌朝廷授予的官职太小。
B.颔联既写到了世事的沧桑,又写到了时间的流逝,字里行间蕴含了无穷的感慨。
C.颈联上句点明了弟弟不赴任的真正原因,即所写文章触犯朝廷,惹得世人厌恶。
D.颈联下句劝弟弟以父亲为师学习《易经》,鞭策弟弟奋斗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
2.有人认为此诗尾联写得颇为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②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②苍:苍天。
1.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写诗人面对萧瑟秋景,心乱如丝。一个“乱”字,统领后文作者积蓄已久的种种愁思怨意。
B.“小摇落”指秋风摇落片片黄叶,让人联想到诗人如同黄叶般飘零沦落的身世和命运,触景而生情。
C.颈联作者直斥奸佞小人,表明自己道义犹存,苍天可鉴,既有对小人的愤恨,也有对自己人格的自信。
D.作者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在华发苍颜的晚年更遭贬谪,身陷不幸又衰老憔悴,激起了读者更多同情。
2.颔联(第二联)使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用典的意图。
2021-02-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孤舟中冷清寂寞的气氛。
C.“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喜悦之情。
D.“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亭

祖无择

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动闲愁。

《霓裳》《绿腰》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

贾傅有才悲鵩鸟,楚骚终古怨灵修

莫言司马青衫湿,今日行人亦涕流。


【注】①祖无择 (1011—1084)北宋人,他先期是著名的公卿,后因小错被罗列成罪而遭弃用,从此一蹶不振。②《绿腰》:即《六幺》。③《鵩鸟赋》:系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④灵修:指君主,屈原《离骚》里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写诗人一行夜晚乘船来到湓江,驻足琵琶亭下,诗人浮想联翩,心中升起了一缕愁绪。
B.白居易当年请琵琶女弹奏的乐曲今已杳无声息,只有江边景色依旧,给人昔盛今衰的感觉。
C.“枫叶荻花空自秋”中的“空”字,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传达出诗人寂寥落寞的情绪。
D.颈联运用典故,以古自况,借政治家贾谊、文学家屈原的遭遇,来表明自己的处境和心志。
2.作者为何会想到“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8 .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鹤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1.下列对本课《鹊桥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几句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词的内容是歌咏牛郎、织女的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2.《鹊桥仙》这首词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方干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

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

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注:①雪龛:白色的石屋。②玄冕:官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离家一年马上就要回家,在梦中都想要赶在鸟的前面,语言朴实,明白晓畅。
B.颔联诗人想象家园由于自己离家未归沙井被芦笋疯长侵占,石矶被藤花爬满覆盖。
C.颈联诗人由于久未归家,以至去云岛采茶迷失方向,在白色石屋畅饮醉酒而忘了关门。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使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但读起来仍给人以韵味醇厚之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2021-0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唐·陆龟蒙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①宋帝,南朝宋武帝刘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夕阳映红了天际,在料峭的春风中,客船渐行渐远,凄凉而又美丽。
B.诗歌首联寓情于景,用零落的断山、涌动的春潮渲染凄凉落寞之感。
C.诗人运用想象手法,描绘刘裕挥师北伐时“舳舻千里”的恢弘场面。
D.诗歌尾句着一“自”字突出古渡口芳草茂盛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
2.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1-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