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1 道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着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
问:前人评价这首诗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之中。”情作简要分析。
2021-04-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13 古代诗歌形象类题型-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总持阁①

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②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③。


【注释】①总持阁:在长安终南山上。②万井:古代一里为一井,万井形容面积宽广。③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逼诸天”“近日边”既是写所见,又是写感觉,“登临”二字则紧扣诗题。
B.颔联中天气晴朗,村落历历在目;郊外烟雾弥漫,笼罩着五陵,使人产生哀愁。
C.精炼“低秦岭”“小渭川”的表达效果与杜甫的“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前三联写景,突出一个“高”字;中间两联重点写登阁所见,所写之景俯仰结合。
2.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的内涵。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梦得:刘禹锡。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闲征”一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场面。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这里的“醉”是陶醉,把“闲饮”和内心的欢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2021-04-1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注】①感化寺在陕西西安市辖县蓝田,此诗是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此时,王维与好友裴迪同游同咏感化寺。②筇:筇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
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
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
D.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
2.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本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②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
B.三、四句写鱼儿游于渌水,翔鸟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以乐景衬托哀情。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2.这首诗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请问诗歌表达出了哪些情感?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许浑

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水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注】①一说该诗作者为杜牧。此处采信罗时进的观点,认为该诗为许浑所作。②许浑:晚唐时期江南诗人,寓居湘岳。此时正值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百姓流离。③衔芦:口含芦草,以防低飞时被箭射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大雁既是诗人所咏的对象,也是诗人言志抒怀的载体。
B.诗歌首联写大雁离别故乡,伴云而飞,傍水而宿,不远万里飞往南方。
C.诗歌颈联描写大雁南飞的状态,或翩翩展翅,或临风成行,生动传神。
D.全诗运用了象征、借代等手法,看似写雁,实则写己,写人,写时事。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陇头吟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典属国:汉代官职名,掌管外国归服等事物,官阶不高。
1.作者在诗中写到长安少年、       、关西老将这三类人物,分别关照了戍楼看星、月夜吹笛、      这三种边塞生活场景。
2.宋代张戒说:“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请结合诗歌后四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心中事的。
2021-04-16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这首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简析。
2021-04-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15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类题型-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
21-22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献新安于尚书

杜荀鹤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注】①新安:郡名,在今安徽休宁、歙县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设问:九州英勇善战的军队又怎样呢?也比不上贤良的郡守与天气的和暖。
B.颔联承上,写于尚书之贤,他的俸禄很少资给家用,暗中受其恩惠的却有很多。
C.颈联触景生情,四境内绿色的云彩笼罩着遍地的庄稼,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D.全诗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
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4-15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山东卷)
10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①遮掩窗儿黑。


注释:①亏伊:也有版本作“生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按照由外到内再到外的顺序写景,视觉、听觉巧妙交织,营造了凄清冷落的气氛。
B.“一片伤心白”中“白”字,既是月光在夜空洒落的真切写照,也衬托出词人思友怀乡的愁绪。
C.“蟋蟀灯前欺病客”一句,将蟋蟀拟人化,病居异地他乡,连蟋蟀也来欺人,搅人心绪。
D.“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两句,不及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境孤凄。
2.“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遮掩窗儿黑”两句可谓精妙,请简要赏析。
2021-04-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十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