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交代了郊外踏青的事情,“恣行”一词写出了诗人游玩得尽兴。
B.诗的第二句由视觉人笔,写远处盎然的春景:春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C.“兴逐”“穿”“困临”“坐”四组词语描摹出诗人由兴奋到厌倦的感情变化。
D.诗的尾联诗人提醒自己,清明晴朗的天气虽宜尽情游乐,但不可乐而忘归。
2.请赏析诗的颈联。
2021-04-25更新 | 6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梦李白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流寓泰州,闻李白流放夜郎而作。②冠盖:指代达官贵人。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梦中李白的到来离去,都令杜甫感到局促不安。
B.“苦道来不易”写出了行路艰辛,二人见面不易。
C.“冠盖满京华”,写出了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
D.“千秋万岁名”,体现出杜甫对李白极高的评价。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浮云联想到游子,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B.诗中的“梦”字,具有呼应诗歌题目的作用。
C.诗用五言,简洁而朴重;对偶又使节奏鲜明。
D.“网恢恢”一词化用了“天网恢恢”的典故。
3.本诗写法灵活多样,运用比兴、比喻、对比乃至细节刻画,为表达感情服务。请选择上述中的两种写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1-04-24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浣溪沙

(宋)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从字数上看,本词属于__________
2.对本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春词,上片由景及情,先实后虚;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高妙。
B.作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风、云、水、燕、泥等颇具初春气息的景物。
C.作者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以乐景衬哀情。
D.“未闻鸿雁”,可见音书相隔,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而“鹧鸪”啼声凄切,倍增寂寞哀婉之情致。
3.赏析划线句中“惟有”二字的表达效果。
2021-04-24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注】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4-24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4.命题专家高考模拟尖卷4(精选母卷+专家打磨)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写自己和表弟从“问姓”到“称名”,从“惊初见”到“忆旧容”,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交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的细节,绘声绘色,细腻传神。
B.颈联中“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C.“语罢暮天钟”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诗人与表弟交谈时间之长,倾诉内容之丰富,交谈气氛之热烈甚至盖过钟声,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情谊的深长。
D.全诗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
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2021-04-2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刘禹锡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

京邑旧游劳梦想,历阳秋色正澄鲜。

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

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江】①开缄:拆开信函。②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唱和诗,诗人收到郎中张籍远方寄来长诗,依“高”韵奉和酬答。
B.首联以饱满热情,盛赞张籍所寄的新诗作,清新宛如湘水女神弹奏的乐曲。
C.颔联虚实相生:“京邑旧游”为回忆,虚写;“历阳秋色”乃实写眼前之景。
D.“衔”“驾”富有表现力,巧用比拟修辞,把自然写活了,以云成山雨、水淹渚田、风雨凄迷之景来衬托哀情。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04-23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和清臣病后韵

陈耆卿

契阔芝眉两月中,往寻一笑思春融。

知君近日能寻乐,款我昨宵多发蒙

快得联诗到侯喜,何当载酒过扬雄

交情须作霜松老,莫学翻翻桃李风。


【注】①芝眉:称人容颜,眉宇间有芝采,谓贵相。②发蒙:启发、启蒙。③侯喜:唐代诗人,有“能诗”之称,与韩愈等作有《石鼎联句》。④扬雄:汉代文学家,家贫爱酒,时人多携酒菜向他问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与朋友清臣分别达两月之久,但一想起对方,诗人就感到心中温暖如春。
B.诗人昨夜读到清臣的赠诗,受益良多,写下此诗回赠,并想带着酒前去拜访。
C.尾联采用比喻和对比,借题发挥,主要表达了对友情易变的轻薄世风的批评。
D.这首诗起笔回忆过去,然后转入现实,最后展望将来,层次分明,曲折有致。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04-23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20-2021学年高三4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宋)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注释】①庾肠:南朝庾信初仕梁,使西魏被留北方,作《哀江南赋》以述思乡之苦。后泛指愁肠。②潘鬓:即潘岳的斑鬓。这里词人以“潘鬓”自喻身心渐衰之貌。③谩:不经意。④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传递信息,后常指传信的使者。
1.上片中最常见的古诗词空间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做简要赏析。
2021-04-21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锦堂春·锦堂春慢

[宋]司马光

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漫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宦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注】此词为宋神宗变法后,司马光退居洛阳时所作。
1.从格式看,这首词的词牌是(     )。
A.苏幕遮B.水龙吟C.雨霖铃D.锦堂春
2.对上片景物描写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刻画庭院中光影变化,体物入微。
B.以工笔细腻描绘烟霭,色彩鲜明。
C.虚写蝴蝶绕阶寻花,衬托春色之美。
D.实写残红风中飘舞,笔调婉约动人。
3.画线部分运用典故深化了情感,请结合上下文加以赏析。
2021-04-21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
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
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
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作者联想到远在楚地襄水之滨的家乡,以虚映实,抒发内心情感。以下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3.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2021-04-21更新 | 84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