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平凡的世界》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孙少安重建学校

路遥

这一天晚上,少安被父亲有点神秘地把他从家里叫到院子里。

“什么事?”少安问。他看见父亲一脸的诡秘。

孙玉厚就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我已经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听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咄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

“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玉厚老汉见儿子如此不恭神灵,急得两只手索索地抖着……

第二天上午,少安无意间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到金家湾那面去转一转,瞧瞧他的宝贝儿子。

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一个人慢慢遛达着,淌过东拉河,走过初冬荒凉的庙坪,跨过了哭咽河上的那座小桥。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

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和润叶上过学的地方!以后,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

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

孩子们正在上课。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

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地,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那个破学校!不过,这是儿子的事。他向来在儿子们的大事上采取不干涉的态度。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算是敲定了。

当天夜晚,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一九八五年的春天,孙少安个人掏腰包出资一万五千元重建的双水村小学眼看就要最后竣工了。当年拦河打坝震坏的校舍窑洞,已经被一排气势宏伟的新窑洞所替代。当年的学校操场也扩大了一倍,栽起一副标准的篮球架。操场四周砌起了围墙。铁栏式大门上面,拱形铁架上“双水村小学”五个铁字,被红油刷得耀眼夺目。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五十一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孙少安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感到现在的自己“腰板硬了一些”,是因为这两年孙少安通过辛勤劳动赚了点钱,并且能为家乡双水村做点事了。
C.孙少安出钱为双水村重建学校,虽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却是他一个平凡人的心意,他心中有一点自豪之情。
D.孙玉厚希望少安捐钱重建庙宇被回绝,随后却听少安说要拿出一大笔钱重建小学,他虽然吃惊,但并没有反对,这与其朴实传统的性格有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调动多种感官描写出饲养院改成的学校中“教室”环境的简陋破旧,并着力刻画虎子读书的认真,这些坚定了少安重建学校的决心。
B.小说中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的事情,说明当时农村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也与孙少安个人掏腰包出资重建学校形成对比。
C.重建的双水村小学操场上栽起一副标准的篮球架,呼应了上文旧学校中“腐朽不堪”的篮球架,也衬托出孙少安重建学校时设计之用心。
D.小说人物语言有浓郁的陕北地方特色,如“万一怎”“你娃娃不敢这样”,强化了小说的地域色彩;叙述语言则庄重华美,富有感染力。
3.孙少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 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
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2.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立的稻子

戴春兰

在远离故乡远离泥土的无数个梦里,我眼前平铺开海浪似的稻田,金黄的稻子沉甸甸地勾了头,我和母亲置身其间收割,弯腰,直立,再弯腰,再直立。热浪灼灼,我汗如雨下,祈求甘露降临,祈求无边的稻子能立刻倒伏下去,在大地上写满它短暂却曲折的人生……

春水汩汩地亲吻下去,早已翻耙完毕的黑土地便稀软温驯了。一粒粒饱满光泽的稻粒被精心挑选,被均匀地播洒在向阳温暖的秧田上。稻种吮吸阳光雨露,肆意伸拳踢脚,一点点扎根下去,扯出青绿的细长叶子,不几天工夫就站立成绿意葱茏的秧苗,挨挨挤挤,迎风招展。

三五成群的客家妇娘们带上小板凳,把秧苗连根拔起,拔得一握,用稻草一捆,就着田水荡涤两下,扔到田埂边。半大孩子踩着水踉踉跄跄,捡起秧苗放到畚箕里,挑到要莳禾的田边,任稀泥调皮地挠着脚心。偷空抓两只鱼虾,清脆的笑声立刻散落开来……

水田里,两人扯着绳索量出一丈来宽,固定好两端后,分头往中间莳禾“打格子”。另外三五人各在“格子”里插秧,从左到右,行行整齐,个个规整,如同在镜面的田里写上秀气的小楷。手脚麻利的,一个人半天工夫就能莳完三四担田。眼力准的,甚至不用费力“打格子”,从田头莳到地尾,差不了几厘。

就像久远的年代里从中原一路颠沛迁徙到闽西的客家先民一样,纤弱的禾苗也很快在新家安营扎寨,呼啦啦站成了亭亭玉立的客家妹子,眉间含笑。也就是从这时起,许多贪婪的眼睛盯上了嫩嫩的禾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它们在不被人察觉的角落鬼鬼祟祟地生长繁殖,一瞅准机会就狞笑着铺天盖地而来,毫无抵抗力的稻子呻吟着倒伏下去,大片大片发黄枯死,往往一年的辛劳一夜间便成泡影。那些年头,乡邻们站在歉收的田垄上,原本就矮小的身子慢慢地佝偻下去,老树皮般龟裂粗糙的双手紧抱住花白的头,浑浊的眼泪从指缝间涌出……

毫不夸张地说,稻子的成长史就是乡邻们和这些病毒害虫艰难卓绝斗争的历史。他们必须明察秋毫,把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他们必须熟知种种防治药方,虽大字不识,对药和水的配比却了如指掌;他们必须身体强壮,能头顶最热辣的太阳,能长时间弯腰弓背劳作直到日落西山,能背着几十斤重的药箱连打好几丘田;他们必须嗅觉迟钝,对刺鼻的农药味儿充塞不闻,熏得头晕脑胀了,也只躺上一觉便没事人儿一般……他们长年累月地站在田中,把自家也站立成一棵稻子,倾听稻子们拔节扬穗,感受稻子的喜怒病痛,让脚下的土地和着希冀在心上低翔。

终于熬到青黄的稻穗渐渐饱满,渐渐勾头,生命之重让稻秆也黄透了稻衣。这样的五黄六月天,日头照在皮肤上,甚至能听到炒菜般咝啦咝啦的热辣声。左手抓稻右手握镰,镰刀“唰唰”地饱食稻秆,弯腰起身再弯腰,出汗擦汗再出汗。任汗滴淌落田间,任禾叶划开皮肤,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日头越大越要紧赶着快割快打呢!

谷斗满了,妇娘们便拿了畚斗,把谷粒装到谷箩,挑到晒谷坪,倒进谷笪,用谷耙均匀地推开,保证它们晒干晒透,放进嘴里一咬,嘎噔响。

把晒好的稻谷倒进风车漏斗里,瘪谷飘摇出来,扫成一堆,留等腊月,选出最好的一瓮酒抬到门前坪角,用砖围个圈,倒入瘪谷,压实,点火、在似明似灭的火光中,整个村庄都暗香浮动.这样潽成的米酒,水透莹润,顺滑浑厚,专用以款待馈赠贵客。

不等米缸空,一斗斗地装出稻谷,用机器舂去谷糠,留下瓷白娇小的米粒,被蒸着煮着,与每个日子紧密相联。稀饭浓稠似牛奶,饭粒香黏莹如珠,填塞饥渴的胃囊。

日忙夜忙的夏收秋收一结束,紧绷的肌肉“嗦啦”一声松弛下来,手掌红活圆实的客家妇娘装出几升糯米,或到堂屋石臼中捶打香糯的糍粑,或磨出米浆炸灯盏糕,哪怕换几斤米粉炒着吃,也能让家里的老少雀跃不已。

糯米更招人喜欢是能酿成米酒。这种红热的浆液如影随形伴同客家人从亘古一路走来,满月周岁,结婚做寿,米酒记录着客家人所有的红白喜事。乡邻们围坐一起,菜肴只是寻常,米酒定要滚烫,边吃边聊,脸红话长,浓浓情意沿着眉间眼角的皱纹缓缓流淌。窗外布谷鸟啁啾一声,醉红的脸庞转头一望,冬野裸露着黝黑的肌肤,参差的稻茬又冒出新绿,就像村里出生长大的那些丫头小子,最终也会踩进田里,汲取山川日月精华,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成为一棵站立的稻子。

(摘编自《新锐散文》)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处处写稻又处处写人,流露出作者对勤劳能干、真诚好客、热爱生活、和睦淳朴的客家乡邻们的赞美和敬意。
B.作者说客家人插秧就如同在镜面的田里写上秀气的小楷,凸显了作者对田间劳作的钟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求。
C.借助场景描写表达情感是本文的特点,如顶着日头收割稻穗,写出了客家人抢收稻子的辛劳,蕴含了收获的喜悦。
D.文章语言在突出生活化、地域化的同时,也兼顾了修辞之美,让“种稻”这一艰苦的田间劳作多了一份浪漫情怀。
2.作者详细描写稻子的成长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理解。
3.联系全文,分析文中三处“站立”的对象和含义。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封城

刘正权

不用抬头,余一菲就知道,妞妞又站在阳台上啃手指。

已是封城第三天了,该死的冠状病毒,若能抓住它的身影,余一菲是不惧与它贴身肉搏血战到底的,妞妞爸爸那么高大,还是运动员出身,不照样被她给扫地出门了?

这场离婚大战,以余一菲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唯一的遗憾,是妞妞在这五年拉锯战中,落下了动辄就啃手指头的后遗症。

妞妞六岁了。一岁的孩子啃手指,是因为处于用嘴唇认识这个世界的阶段,会习惯性地吮吸手指。六岁以后还啃手指,心理医生说了,这是孩子情绪紧张,靠啃手指甲分散压力。

离婚前,这个家庭哪天不是兵戎相见?客厅是主战场,卧室是小校场,厨房是兵器库,卫生间是疗养室。阳台作为唯一的缓冲地带,每每战火蔓延,妞妞就在那儿避难。

余一菲曾经发誓,要把阳台密封起来——妞妞在阳台上啃指甲的一幕,无异于昭告天下,他们家又“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了。

誓言还未落地,小区已被密封。

新型肺炎来势汹汹,是余一菲不曾预料到的,先前忙于内斗,压根没心思过年,等战局落定,全国已打响抗击肺炎的战疫。

封城封路不封心。话虽这么说,余一菲心里却陷入冰窟窿。她是外省嫁过来的,虽娘家有人,但鞭长莫及,而妞妞爸爸一气之下远走国外。

小区一封,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妞妞有罕见的自闭症,这也是余一菲和妞妞爸爸吵架的一个燃爆点,两人都指责对方应为此事负责任,双方同时都为自己推卸责任。

望着妞妞,余一菲绝望了。你好歹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可为什么不让妈妈看到一星半点可以燎原的光芒呢?

病毒肆虐下的小城,没了往日的喧闹,甚至,都有人怀念余一菲家里砸电视机、摔玻璃杯的爆裂声了,怎么说,那都是展示勃勃生机的一种生活态度。

从卧室到客厅是散步,从客厅到阳台,就是游公园了,毕竟可以“极目楚天舒”呀。

感谢未来得及封闭的阳台,让余一菲有了莫名的慰藉。啃手指头不是孩子的专利,小区阳台上,竟然有成年人,下意识地啃着手指或抓着头发。

每天水涨船高的确诊病例,每天上升的死亡人数,每天严峻的宣传态势,让人内心由对病毒的轻慢迅速过渡成对疫情的恐惧。

翻看微信朋友圈,成了余一菲生活的重中之重,她尤其想知道,最早被封城的武汉人是怎么熬过这一周的。

借鉴一下别人的生活智慧算是曲线救家吧……果真让她看见了一则:

别问我们这些关在家里的武汉人每天怎么过的……

下午数了一下,我家阳台地砖三百八十块,可能存在误差,明天接着数!

我家对面一栋楼,空调挂了一百六十七个,不会错,我数了几遍,我家孩子数了好几遍!

余一菲心中一酸,不是为那个把空调数了好几遍的孩子,是为妞妞。妞妞还会不会数数,至今还是个谜,这几年只顾吵架了,压根没跟孩子好好待过一天,就从数数弥补吧。阳台对面是没有楼的,倒是有一条大马路,那就数车吧,人,想数到十位数有相当的难度。

以车代步,总归比步行安全系数高。

一辆!余一菲指着老远驶过来的一辆车尖叫。

妞妞的眼神亮了起来。

二辆!余一菲脖子伸出老长,那车才甲壳虫般大小。

妞妞的手指从嘴唇边挪开。

三辆!余一菲报完数,才有救护车的鸣笛声呼啸而来。

妞妞喉咙上下滑动了一下。

半天下来,路过的车勉强才凑够五十辆。

记得快一岁时,妞妞能从一数到五十的,一岁后,却莫名地不再开口。那正是余一菲和妞妞爸爸彼此看对方不顺眼的矛盾高发时段。

夜幕降临,第一百辆车终于从街上驶过,余一菲打了鸡血般,对躺在怀里的妞妞说,乖,明天咱们再数,好不?

妞妞眼中亮晶晶的,点点头,再眨眨眼。

数完车辆,数小区上空飞过的鸟,数完小区上空的鸟,数天上飘过的云朵,数完云朵,数小区绿化带上开了花的腊梅树,四天日子不经意间流淌过去。

那天,余一菲正在厨房煮方便面,家里储备的食物已空了,忽然有个似曾熟悉的口音从阳台蹿进厨房:好多人,有一百零八个呢!

余一菲激动起来,这不是妞妞的声音吗?

果然是妞妞,阳台上,妞妞正凝神看着小区门口数人头。

顺着妞妞的目光望下去,封闭的小区门已打开,有运送生活物资和医疗防护物资的车一溜儿排在门口,忙个不停卸车的人有当兵的,有医生,有社区干部,还有志愿者,不多不少,真的有一百零八人。

车是从山东开来,支援湖北疫区的,每辆车上都贴着大红的宣传标语:隔山,隔水,不隔爱!

余一菲把妞妞抱起来,指着车上的大红宣传标语说,来,乖妞妞,跟妈妈念!

妞妞小脸涨得通红,喉咙喘着粗气,一字一句地,跟着念:隔山隔水,不隔爱!(甲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台是封闭和开放的衔接点。阳台以内,是人们被限制的活动范围,人们自觉遵守约束,承受种种不便和困难;阳台以外,有广阔的空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阳台是展示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窗口。
B.“客厅是主战场,卧室是小校场,厨房是兵器库,卫生间是疗养室”,这个比拟句突出了离婚前余一菲与丈夫剧烈的矛盾冲突,也展示了余一菲强悍的“战斗”性格。
C.翻看微信朋友圈,借鉴别人的生活智慧,交流应对困境的办法,传递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小说再现了疫情肆虐期间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
D.患有深度自闭症的妞妞居然开口说话,是疫情期间的奇迹,也是余一菲在这段时间日夜陪伴,以母爱和耐心让妞妞感到温暖,从而创造的奇迹。
2.文章后半部分运用了大量的数字(见画横线部分),这些数字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作简要的分析。
3.《封城》末段画波浪线的甲句,还有一个版本:“说出的却是,妈妈,什么时候再封城?”(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结合全文列出理由。
2020-12-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砣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他们颤声叫着:“爸……”

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的场景,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
B.小说写金豹睡不着这一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睡不着而走出铺子,直到他们点火救人,构思巧妙,环环相扣。
C.两位老人关于大雪的对话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心态,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D.小说语言细腻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冬季风雪天气里的温暖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
2.小说极力描写海浪和风雪之大,这样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3.小说结尾写金豹和老刚的儿子也因为点燃的大火而得救,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0-12-17更新 | 189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钢的琴

申平

我们扶贫工作组进驻红土沟的第二天,作为组长的我,就发现村里在精准扶贫方面存在重大纰漏。村里一户最困难的人家,竟然长期没有被列入扶贫对象。

这户人家的男人叫吴更里,是个长相敦厚的中年人。我们到他家走访,发现他一点也不像其他贫困户那样要么哭穷装可怜,要么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他不卑不亢,神情淡定,对人热情实在。当我们得知他上有老母,下有病妻,还有一双上学的儿女都要他靠种地打短工养活,而村里却从来没有救助过他时,我立即对他充满同情,拍胸脯表示一定要帮助他解决困难。

但是他却连连摆手说:“算了算了,我们有吃有穿,有手有脚,不想给政府找麻烦!”

这使我对他更加同情,甚至有点喜欢,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解决问题。

第二天,我就主持召开了村委会和扶贫工作组联席会议。会上,我首先组织大家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接着重点讲了扶贫工作要全覆盖、一户都不能少的道理,最后我把话锋一转,把吴更里的问题当做炸弹抛了出来。在我的想象里,村干部们肯定会被炸晕的。但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听完,竟然不约而同嘿嘿地笑了起来。村支书徐友谊说:“哎哟,看来老问题又摆上台面了。”

徐友谊等人的态度令我十分不满,我厉声说:“怎么,难道因为是老问题就不解决了吗?请问老问题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不作为造成的?”

见我生气,徐友谊赶紧说:“李组长,我们不是那个意思。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你不知道,吴更里家里,可是有一架价值几十万的钢琴啊!”

“什么?钢琴!”他的话倒把我搞懵了。

“是啊,他家的确困难,村里其实每次都想往上报他。可是一报吧,群众就拼死反对,到处告状。说家里有那么贵重的钢琴,还算什么贫困户!”

哦,原来如此。可我们去的时候,怎么没有注意他家有钢琴呢。

散会以后,我带人再次到吴更里家调查。咦!眼前这几间村里最寒酸的土瓦屋,还有屋里灰头土脸的几个人,无论怎么也不能和高雅的钢琴联系起来。

看见我们又来,吴更里好像早有预料似的,他啥也不问,只是冲我们笑一笑,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我就问他:“吴更里,听说你家有一台很贵的钢琴是吗?”

吴更里点了一下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呀,是有啊!”

“能让我们看看吗?”

吴更里又点点头,带我们来到一间上了锁的房间,打开门,说:“各位请吧。”

尽管我们有精神准备,但是我们还是被屋里那架精美的钢琴震撼了。这间房里什么杂物都没放,就在屋中央摆了那架钢琴。它一尘不染,气势非凡地雄踞在那里,霎时使这间土屋蓬荜生辉。我们小心翼翼走过去,轻轻抚摸,通过视觉和触觉进一步感受它的高贵。说实话我对钢琴一窍不通,但是直觉告诉我这的确是一架非同凡响的钢琴。我对照上面的字母,用手机迅速上网查了一下,立刻明白这是一台立式施坦威牌钢琴,是钢琴中的精品,价值真的有几十万上下。

我们都把疑问的目光定格在吴更里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吴更里走过去,手拿一块抹布轻轻擦拭我们刚才摸过的地方,话语也同样轻轻地说:“各位领导别见怪,这钢琴是我爸爸当年买的,是给我买的。那时候他在城里当包工头,赚了钱,就去买了一台最贵的钢琴运回来,他说他要把我培养成郎朗一样的人。可是,唉……”他停住不说了,似乎陷入回忆之中。

“那后来怎么样呢?”

“后来我爸打算专门请一个钢琴老师,先到乡下来教我。等条件成熟了,就把全家搬进城去,让我受最好的教育。可是那年,他承包的工程拿不到钱,还死了人,他赔光了一切,最后……他跳了楼。那年我才8岁。”

屋里的空气立刻有点压抑,我感觉那架钢琴也似乎变得沉重起来。

“那你就不得不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你一直留着钢琴,是为了纪念你的父亲,对吗?”我是个急性子的人,忍不住说出了最后结果。

谁知吴更里看了我一眼,说:“你只说对了一半。这钢琴,我是留给我儿子的,可是他偏偏对这个不感兴趣。我就想,将来我还会有孙子呀,孙子也会有儿子呀。我就不信,我家里就出不了一个钢琴家。”

吴更里语气坚定,目光灼灼,仿佛对未来充满必胜的把握。

“出钢琴家,那当然好。可你得面对现实呀。假如你先把钢琴卖了,你家现在的一切都会改变,政府也能名正言顺帮助你。将来有钱再买嘛……”

“不,我不想那样过日子。李组长你说,人活着,除了钱,总得还要为点啥吧?”

吴更里口气坚决,咬钢嚼铁。我不由再次打量眼前的这个农民,感觉他的质地真的比钢铁还硬。

吴更里,就这样作为一个特殊的扶贫对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天夜里,我竟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去参加一个钢琴演奏音乐会。在金碧辉煌的舞台上,有一个人坐在一架巨大的钢琴前,身体摇摆,十指飞舞,天籁般的乐曲汪洋恣意,跳跃流淌……大厅里掌声雷动。当那人站起身来谢幕时,我不由狂喊:吴更里!吴更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开头制造悬念,扶贫工作有问题;接着指出事出有因,贫困户家有钢琴,悬念再生;最后吴更里自述经历,疑云揭开。
B.吴更里之所以如此坚定的要培养一个钢琴家,是因为他深切的明白,只有家中有人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才能摆脱贫困生活。
C.钢琴的一尘不染、气势非凡与土瓦屋的简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吴更里的心中,这架钢琴不仅承载着他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也承载了他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D.文中画线句子“人活着,除了钱,总得还要为点啥吧?”这句话引人深思,农民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是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标题“钢的琴”的含义和作用。
3.小说以“我”的梦境结束,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琵琶围【注】(节选)

温燕霞

说话间,小轮船已到了琵琶岛。何劲华环顾四周,颇有惊艳之感。只见清澈的湖水倒映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茅草抽出了淡黄的新叶,像无数把金箭在风中摇曳,野桃花开得如火如荼,远看却只有一片迷茫的微红,白色的李花、梨花如粉似雾,野蔷薇喜欢攀缘在土丘、大树上,开得热烈,绚丽得扎眼。

近午时分,何劲华一行站在了琵琶围灰色的高大墙垛下。何劲华和金彩凤对着那扇青灰色的大门大喊:石浩财,你快打开门呀!

可没有丝毫的动静。金彩凤有些疑惑:这是原先那个拥挤热闹的琵琶围吗?当琵琶围还是座近千人口的村庄时,金彩凤常到琵琶围演出。因山高路远,剧团每次只能来十二三人,吃住在村民的家中,走时按餐结算费用,是支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队。金彩凤记得,有一次琵琶围突然断了电,村民们从家中取出火吊和油灯,在场地中央摆了一个大圆圈。金彩凤和队员在光圈里跳《春山蝶飞》的扇子舞,二十四把朱红羽扇,将采茶戏中的扇子花舞到了极致,将人们的笑脸描绘在她的脑海中。金彩凤记忆中的琵琶围是钢蓝夜色中的那团火光,炽热而温暖。

然而,眼前的琵琶围却阴冷森严,拒人千里。金彩凤看出琵琶围人对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有抵触,忙劝邱小楠下山。何劲华也说:邱镇长,我是琵琶围人的外孙,跟他们讲得上话。你们放心下山。

邱小楠一行下山后,在何劲华的笛子伴奏下,金彩凤唱起了婉转的灯彩调。优美的笛声和歌声像水里的鱼钩,稍一用力,便从墙垛口扯起了一排男女。何劲华仰头正要喊话,头顶飘来石浩财的话音:当真是何馆长和金馆长啊。欢迎欢迎!

金彩凤拿出她惯常的泼辣劲来:石浩财,你开门放我们进去,我带着风搅着雪呢!

石浩财不为所动。

何劲华见墙垛上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忙趁热打铁:养财、橘子婆、三哥、三嫂、朱大姐,我是琵琶围的外孙,也算半个村子里的人。我们这次来,一来向橘子婆学唱山歌,二来想听石浩财讲打龙和蛇灯的故事,第三是送文化下乡,教大家学唱采茶调和制作灯彩。

这时,村民小组长石养财不顾弟弟石浩财的拉拽,一瘸一拐地下楼打开了围门。

傍晚的几个大响雷击毁了某段线路,琵琶围断电了。何劲华和金彩凤把带来的手电筒和应急灯送到每家每户,可大家还是点油灯,一则舍不得用,二来表示不领情。何馆长,我刚才去转了下,这里要是能通汽车,当真是个好地方。金彩凤啧啧叹着。何劲华心里却有些沉甸:风水宝地没有出宝啊。

何馆长,你愁心好重。这脱贫攻坚靠我们两个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走,进屋去。

这样的寂静里,桌上那盏应急灯炽白的光显得凄楚,金彩凤起身点着了橘子婆送过来的油灯,关了应急灯,屋内顿时温暖起来。

对不住啊,何馆长、余馆长!我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反。石养财进来说。何劲华和金彩凤见村民这种态度,心里有些难受。

刚安顿好,橘子婆过来请他们去食夜。橘子婆家的客厅昏暗、拥挤,沿墙堆满了箩筐、塑料袋等杂物,只有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像样些。五尺凳已经坏了两只脚,用砖头垫着。昏黄的电灯下,照见墙上贴着孙子石成金和孙女石成玉在学校里获得的奖状。

橘子婆从隔壁的灶间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酒酿煮蛋,石成玉懂事地给奶奶帮手,端出捞饭、腊肉炒笋干、辣椒炒菌丝放在桌上,热情地请他俩食夜。

金彩凤、何劲华见石成玉和刚走出的石成金盯着桌上的菜,忙招呼他俩上桌。兄妹俩不顾太奶的呵斥,挥筷吃着,一边说过年都有吃这么好的菜,听得两人心酸。金彩凤回房取出两包零食给他俩,并按标准给橘子婆结了饭钱。

橘子婆开始怎么也不肯收,何劲华说这是纪律,如果不收,他会犯错误,橘子婆这才接下,说:你们和杨书记像当年的红军呐。那时红军在我屋里食饭要给我伙食费,我不肯收,他们就放在桌边上。要是行军路上挖了老百姓的红薯,也要在地里埋几枚铜板,硬是不占我们老百姓的便宜。听到一位世纪老人这样说起红军,何劲华、金彩凤深感震撼。

如今,坐在这昏黄的灯光下,听着窗外渐渐响起的山风林涛,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

(选自《人民文学》2020 年第 9 期)


【注】《琵琶围》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叙写了该村易地搬迁的脱贫攻坚史诗,成功塑造了何劲华、金彩凤等基层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形象特点。琵琶围交通极为不便,那里山高水冷,有雨便有水,无雨便干涸。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面点出琵琶围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描绘了其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为下文的叙事提供了特定背景。
B.小说节选部分内容发生在一天之内,事件均围绕何劲华和金彩凤两人展开,既便于塑造人物,又能更好地突出主题。
C.小说所塑造的主要人物何劲华和金彩凤,形象十分鲜明,前者多愁善感,后者直率泼辣,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性。
D.小说中“带着风搅着雪”“过年都有吃这么好的菜”等句子口语化地域化色彩较浓,让小说生活气息浓郁。
2.小说中插叙了金彩凤以前到琵琶围演出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处“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酒婆【注】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连座位也没有;拒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银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跟手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这酒就叫做“炮打灯”。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还是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赛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拒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捅。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赛在地上画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吟”地一下,醒过来了,竟赛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酸酸的几步扭——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嘛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是因为“炮打灯”就这么一点劲头儿,还是酒婆有超人的能耐说醉就醉说醒就醒?

酒的诀窍,还是在酒缸里。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对眼睛里的世界一片模糊,对肚子里的酒却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老板缺德,必得报应,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这家小酒馆,进门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有真货色。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大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照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账。真正的酒鬼,都是自得其乐,不搅和别人。

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了。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注】作品选自冯骥才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素材均来源于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两段,有首善街酒馆的场景描写,也有对酒馆里的专售酒——“炮打灯”的具体描绘,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为后面酒婆的出场做了铺垫。
B.第四段“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是作品中的关键情节,暗示了老板往酒里掺水导致酒劲不够的情节,是一个颇具匠心的伏笔。
C.小说结尾写出了老板一连串的疑问,借老板的困惑,展现了病态社会中荒诞的世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D.“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酒婆喝醉后晃晃悠悠的走路姿态,表达了作者的嘲讽之意。
2.综合全文,请说明酒婆被称作“真正够格的酒鬼”的理由。
3.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2020-12-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四)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袁炳发

丹阳的经历有点特别。她在六岁之前是农村小孩,父母是城郊的菜农。六岁之后,菜地突然变成高楼,丹阳和父母就有了城市户口。但是,丹阳和父母的生活并没有城市化。他们只得到一套两居室的楼房,只得到很少的钱。

那时候法律和监督都有太多的疏漏,农民卖地和卖地的钱都由村主任或村支部书记做主。

钱到底是多少?都到哪里去了?村民和村委会算不清楚,变成一本永远的糊涂账。

长大的丹阳听爸爸说起这件事时,觉得很大部分原因取决于像爸爸一样的村民。

丹阳很不理解,爸爸上过学,为什么不识字。

爸爸说整天泡在松花江里玩,学什么学。爸爸只能写自己的名字,还写不好。这样的父亲能算明白账才是怪事。

丹阳住的小区院里大部分是被安置的菜农。丹阳在心里称他们为父亲们。那些辛苦的父亲们都和自己的爸爸一样不怎么识字。

所以,他们会说,老孔村主任人不错。村子都没多少年了,你看老秦太太死时,他还给安葬费了呢。

所以,现在已有众多产业的企业家,从前的孔村主任,用他改不了的山东腔让他的老臣民们猜一猜身上穿的衣服多少钱时,父亲们都露出艳羡来:三千元!皮尔卡丹!一件只盖半个屁股的西服上衣,就是长到脚踝骨也不值这多钱啊。

丹阳这时候眼里总闪着冷冷的光,下次学习成绩一定更好。

有人说,丹阳冷起眼睛时,很像她死去的妈。这是丹阳心里的痛,她不喜欢别人提。

妈妈和爸爸是同学,同样读很少的书,但不同的是,妈妈仿佛没有白读书。当菜农变成城市无业穷人时,妈妈带着村民开始上访。上访到第五年春天的时候,上访的队伍里只有妈妈一人在坚持。她去做一个知情人的工作,必须走过正在跑冰排的松花江,她知道很危险,还是过去了,返回时,一块冰排沉了下去,妈妈永远没回来。那时丹阳11岁。

在之后的几年里,丹阳努力地回想妈妈平时跟她说的最多的话,竟然是:你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想起这句话的时候,丹阳已经有了更多的理解能力,她知道读好书,自己就有智慧和能力解决一些问题。这几乎是她学习的所有动力。

就在这时,她发现穷人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秀秀,这个和她一样大的女孩子,突然穿起吊带黑纱裙子,大红色的高跟皮鞋,她纤细未发育成熟的身体和她衣饰焕发的风尘气息极不相称,但步态和表情已经完全失去了从前的样子。

秀秀美丽了,但不自然,如同秀秀家突然好起来的生活,极不自然。

邻居的眼神荡漾着艳羡的时候,丹阳彻底糊涂了。

还有更糊涂的事情。

二柱在私营企业的工作台上失去右手,律师帮他讨回18万元的赔偿,但几千块钱的律师费,二柱却坚决不给。

双喜叔以收购旧家电为生,一次交易时顺手拿了人家杭妆台上全套的首饰,为此蹲两年监狱。

这些人都怎么了?丹阳心里不住的问。难道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方向?难道没有钱就没了尊严?

高中三年,丹阳的脑袋里一直有这个问题在盘旋。

有相当长的时间,她打定主意要学法律当律师,为妈妈那样的人讨回公道。可是,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她突然改变了主意,这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把所有的志愿栏,全都填上了和教育相关的大学。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丹阳很不理解,爸爸上过学,为什么不识字。”说明丹阳的爸爸平时太忙,与女儿交流太少。
B.作者将故事的背景放置在特定的地点——城郊农村,和城镇化扩张发展刚刚开始,法规和监督不健全的特定的历史时期。
C.小说安排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叙述丹阳一家的故事,一条线索介绍村主任和其他村民的发家致富的经历。
D.作者取常见的生活化的题材,在看似轻松诙谐的叙述里,以小见大,反映出深刻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丹阳填报志愿时突然改变了主意,她为什么会这样做?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篝火边的曾扩红

朱秀海

2000年的夏天溽热蒸腾,干休所的老红军曾扩红意外收到了一封邮件。里面有一本不是正式出版物的书,封面印着《篝火边的曾扩红》,下面是作者名字曾小红。还有一封手写的来信,结尾署名“一个关心您光荣历史的晚辈”。

曾扩红一目十行地读完了那封信。一个名叫曾小红的女子,声称是一名也叫曾扩红的女红军后代,几十年间一直在寻找当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的母亲的下落,终于在一支已撤编部队的战史中发现了线索,便以极大的热情寻觅开去,终于从“知情人”那里听到了母亲在过草地时牺牲的消息。她的女儿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一本书稿,自费印刷几百册,分别寄给各级党史军史研究部门,以期引起人们对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母亲的关注,使这位湮没无闻的英烈重新获得今人的尊敬和纪念。

夜幕落下,曾扩红开始了通宵达旦的阅读。书里讲的是另一个也叫曾扩红的女红军的故事。1921年,一个出生于川北大山深处的女娃,因为家贫,年方八岁便被卖到一家米店做童养媳。婆婆脾气乖戾,公公老不正经,在她十三岁时强暴了她,并让她有了身孕。婆婆逼她上吊,扔给她一根糟麻辫子,她把脖子套进绳圈,一脚蹬翻凳子,那麻辫子就断了。她摔得太重,瞬间感到腹痛难忍,把一个不足月的女婴产下来,便在当天拂晓偷跑出去投了嘉陵江。老红军曾扩红明白了,这个叫曾小红的作者就是童养媳的孩子,她不知怎么还是活下来了,并且活到了全国解放,活到了今天。她以一颗无比坚执的心寻觅母亲的下落,含泪写下这样一本足有五百页的大书。

十三岁的童养媳跳进嘉陵江时,偏偏有本城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登上贩运大船,小姐一句话没说便纵身跃入江中,在一众船工的帮助下将投江者救上船去,小姐用尽各种方法生生将她从鬼门关上唤了回来。她睁开眼睛时,小姐装束变了,一身灰布军装,八角帽上缀着红布五角星,军上衣领子一左一右缀上红布领章。此前,童养媳在米店里曾听过赤匪大举入川的消息,也在每天送到店里的报纸上看见过红军的照片,模糊地猜出是什么人教了她。她主动开了口,说出自己为什么投江,也从对方口中知道了小姐原来是官府通缉捉拿的女共党——肖剑奇。

第二天早上,小姐来看她,告诉她沿水路向东是为了迎接红军主力西上,在川北一带建立新根据地。小姐只用几句简单的话就让没读过书的童养媳明白了,革命和红军都是为了让受苦最深重的妇女翻身解放。童养媳一边听一边认定普天下受苦最深重的女人就是自己呀,过去求过菩萨,没用,现在才是她的救星来了。小姐不但救了她的命,还用一团火一样炽烈明丽的光照彻了她的心,她迫不及待要加入红军。

小姐问她的名字,她说没有,只知道娘家姓曾。“就是为了这个我们才要革命,这会儿就让你有个名字,徐向前总指挥号令各军入川后大力扩红,你姓曾,就叫曾扩红吧。”这个可怜的童养媳接受了“曾扩红”这个名字,接受了做一名女红军的命运。

书中的曾扩红被救后成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的一名战士,打的第一仗是巴中之战,之后是反田颂尧三路围攻、决战空山坝、反川军六路围攻。1935年,书中的曾扩红第三次踏进草地,她作为卫生部收容队的队员,负责在全军后尾收容掉队的伤病员,因为草地连续走了三次,连能吃的草都被反复搜寻吃掉了,全军最后尾的她们成了最缺少食物的人。病饿交加的她终于在一个大草甸子上躺倒了,她挣扎着燃起了一丛篝火。她的女儿在书中猜想,母亲已经知道不可能再走出草地了,但她必须将最后的托付讲出来,托付给可能跟上来的另一名红军战士。她认为母亲的愿望实现了,甚至用自己并不流畅的笔复原了当时的场景:另一名红军战士,看到母亲燃起的篝火,走上了大草甸子,她一定也走不动了,只想死在这里。但是母亲将自己的托付讲给了她,鼓励她坚持走下去。女战士因为母亲的托付,只能继续前行。或者她走出了草地,直接将母亲的托付报告了上级;或者她没有,却像母亲嘱咐的一样,将托付告诉了另一个她遇到的人,那个人走出了草地,完成了母亲的遗愿。无论如何,作为女儿的她都认为母亲在牺牲之际,以一颗至死不变的赤诚之心为红军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作者曾小红就在这里结束了记述,让她最为欣慰的是,母亲并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牺牲在大草地里,那一丛茫茫草地中燃烧的篝火陪伴着母亲,不但让母亲感受到了最后的温暖,也温暖了她长久孤独和凄伤的心。

三天后,老红军曾扩红去了档案馆查询。发现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名叫曾扩红的女红军共有一百三十二名,而各种姓氏的扩红则有四千八百三十二名,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名叫扩红的女红军有一百二十四名,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曾扩红有二十一名,前二十名已去世,剩下的一名就是自己。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作者以神秘来信和重名的细节制造悬念,又以岁月沉淀下的“母女情”吸引读者阅读。
B.童养媳能够主动对救她的大户人家小姐讲述身世,说明她在早先的生活中已经对红军有亲近感。
C.巴中之战、反田颂尧三路围攻、反川军六路围攻等战役的罗列,增强了小说写作素材的真实感。
D.茫茫草地中的篝火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这革命的信仰抚慰了牺牲的战士,也温暖了红军的后人。
2.“书中的曾扩红”经历了哪几个人生阶段?请概括分析。
3.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