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36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原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C.“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23-10-2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略,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见所闻,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他们的形象真实而丰满。

写一篇记叙文,展现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描写人物时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高考在即,成人在即,学校将为高三学子组织以我们将代表时代为主题的成人仪式。

(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之会》

(2)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3)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流沙河给中学母校的对联。

4)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刘同

5)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啊!——程民生教授在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

6)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马克思

请你结合其中的两三则寄语写一篇感言,谈谈你对现在的思考,对未来的规划。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10-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对于本章,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有德者是不会孤单的,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你为邻;另一种理解是:一个人能够养成好的品德,一定有善邻的影响。

选择其中一种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以“德不孤,必有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能结合现实,立意明确,在论证中必须引入“虚拟论敌”、不少于800字。

2023-10-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根据要求写作。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小说元素,或让人感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开怀……

试着从中采撷一二,以“善意的谎言”为题,写一篇小小说。

要求:思想健康、有现实意义、想象合理,有描写。不少于800字。

2023-10-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刷屏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一屏万卷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更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知识的           、规律的举一反三,籍由跳转来源”“相关推荐等方式,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为读者带来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索遨游

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            ,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而以此为基础,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快餐式阅读、           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意味深长 浮光掠影
B.融会贯通 别有深意 走马观花
C.触类旁通 意味深长 走马观花
D.触类旁通 别有深意 浮光掠影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B.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
C.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D.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
3.下列选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3-10-1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诸子百家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至理箴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泽被后世。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阐释。如儒家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致知在格物,道家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墨家的……

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融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12更新 | 783次组卷 | 48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