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9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名人传

【日】中岛敦

“跟那位老师的技艺相比,你我的射术不过是儿戏”,师父的这句话,让纪昌的自尊心颇受打击。如果这话当真,自己成为天下第一的目标,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弄清楚自己的技艺到底是不是儿戏,纪昌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尽快去跟那位老师比一比,为此他只顾埋头赶路。

然而,在那里迎接意气风发的纪昌的人,却是一个目光如山羊般柔和,步履蹒跚的老爷爷。他的年龄大概已超过百岁,因为腰弯得厉害,走起路来,连白髯都拖到了地上。

想着对方或许耳聋,纪昌便提高嗓门,匆匆说明了来意。待他说完想让老人看看自己的射术如何之后,焦急的他等不及对方回复,就突然将背后的杨干麻筋弓握到了手上。随后,他将石碣箭搭在弦上,望向正从高空飞过的候鸟群,瞄准了目标。一箭离弦,顷刻之间,五只大鸟竟一齐从碧空之上坠向地面。

“不错啊。”老人露出安详的微笑,接着说道,“不过,这终究只是‘射之射’,看来好汉你还不知道‘不射之射’吧。”

纪昌听后怒上心头,这位苍老的隐士却径自将他带到两百步外的一处绝壁之上。只见脚下壁立千仞,好似屏风一般,而遥远的下方,一条溪流细如丝线,单是稍稍向下窥探一眼,就会立即让人头晕目眩。老人无所顾忌地走到从断崖伸向半空的一块危石上,转过头来对纪昌说:“怎么样?你能在这块石头上,让我再见识见识你刚才的射术吗?”

这种状况自然无法让纪昌退缩,他跟老人换了位置,踩到那块危石上的瞬间,石头还微微晃动起来。纪昌逼自己鼓起勇气,准备将箭搭上弓弦,而就在这时,悬崖边上的一块小石头正巧掉了下去。当纪昌的目光随那块石头向下坠落时,他不由自主地趴到石头上,双脚颤抖个不停,冷汗直流到了脚后跟。

老人见状笑了起来,他伸手扶纪昌走下危石,自己又站了上去,说道:“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射’吧。”

此刻的纪昌依然心跳不止,脸色苍白,但他马上意识到老人的话有些问题,赶忙问道:“但是您的弓呢?弓在何处?”

此时的老人正两手空空。

“弓?”老人笑了,“需要弓箭的不过是‘射之射’。所谓的‘不射之射’,既不需要乌漆弓,也不需要肃慎箭”。就在这时,他们头顶上方天空的极高处,一只老鹰正悠然地盘旋着。老人仰头望向那芝麻粒大小的鹰,片刻后,便将一支无形之箭搭上无形之弓,又将弓拉至满月一般后,猛地放开了箭,只见那高空中的老鹰连翅膀都没拍一下,就像块石头似的从空中落了下来。

纪昌战栗不已。

九年过后,当纪昌再次回到山下时,众人都惊讶于他脸上发生的变化。纪昌从前那副好强而剽悍的神情不知所终,他如今的容貌就像一个长着木偶脸的愚者,毫无表情。

邯郸城迎回了成为天下第一高手的纪昌,每个人都兴奋地盼望着,在不久的将来能亲眼见识见识他的绝技。

然而,纪昌全然没有要满足大家期待的意思。他甚至连弓都不再碰了。他上山前带走的那张杨干麻筋弓也不知被扔到了何处。有人曾问过纪昌不再拿弓箭的原因,纪昌则无精打采地答道:“至为即无为,至言即去言,至射即为不射。”

各种各样的传闻被人们口口相传,比如,每晚三更过后,纪昌家的屋顶上,都会传来不知何人发出的弓弦声。据说,那是寄居在神射手纪昌体内的射术之神趁主人入睡时,离开他的身体,以便帮主人驱散妖魔,彻夜守护。此外,住在纪昌家附近的一位商人还说,某天夜里,他看见纪昌在自家上空乘着云,还罕见地手执着弓,正在跟古代的名射手后羿、养由基二人比试射术。还曾有盗贼坦白说,他在刚刚翻上纪昌家的围墙,准备潜入其中时,那寂静的家里就突然冲出一道杀气,正好打在他的额头上,让他不由自主地滚落到了墙外。此后,心怀邪念的家伙们都会从纪昌家周围的千米之外绕道而行,就连聪明的候鸟们也不再从他们家的上空飞过。

在漫天的盛名之中,神射手纪昌渐渐老去。一日,年老的纪昌应邀去朋友家做客,在那里,他看到一件器具。那确实是一件似曾相识的东西,但他怎么也想不起它的名字,更想不起它的用途。于是,纪昌去询问这家的主人,问这件东西叫什么,又有什么用处。主人听后,以为他只是在说笑,便装傻似的轻轻一笑,然而纪昌认真地又问了一遍。主人猜不出客人的心思,脸上再次浮现出模棱两可的笑容。等到纪昌第三次露出认真的神情,问出相同的问题时,主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愕的神色。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客人的双眼,意识到纪昌确实没在开玩笑,也没有发疯,同时自己也并没有听错时,他惊慌地露出近似恐惧之色,结结巴巴地叫喊道:

“啊,夫子啊,古今无双的神射手夫子啊,您连弓都不认识了吗?啊,您连弓之名、弓之用途都忘记了吗?”

据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在邯郸城中,画家藏起了画笔,乐师扯断了琴弦,工匠则以手持规与矩为一种耻辱。

(六花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希望迎接自己的,是看上去更“意气风发”的人,不料却是年事已高、步履蹒跚、弯腰驼背的老人,这使纪昌略有失望。
B.纪昌遇到老人后,提高嗓门,急不可耐地卖弄自己的技艺,实际上内心对老人是否配得上教自己射术深表怀疑。
C.纪昌踩到危石的瞬间已顿感老人非等闲之辈,而老人展示自己的“不射之射”着实震惊了纪昌,他战栗不已,遂萌生退意。
D.有人曾问过纪昌不再拿弓箭的原因,纪昌的回复“至则无”虽背离了大众的期待,也反馈了他此时的生命哲学。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刻画人物形象善用对比,如纪昌的怒上心头和老人的安详,纪昌九年前后的“好强而剽悍”和“长着木偶脸”等。
B.写纪昌试射绝壁时,文本综合运用夸张、比喻和对比的修辞,这些言语形式与纪昌此时镇定心态较为契合。
C.写老者“不射之射”时,老者明明手里没有弓箭,文章却以有弓箭的连贯动作描述之,绘声绘色。
D.“各种各样的传闻”这一段叙事不仅为纪昌射技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契合了纪昌“不射之射”的哲学内涵。
3.文章末尾“纪昌问弓”一段,主宾双方三次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
4.阅读完本文后,同学们认为,纪昌秉持所谓“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倒也罢了,毕竟射箭实用意义不大,但邯郸城中画家藏笔、乐师绝弦、工匠耻规却十分影响生计,甚至波及整个城市百业的运转。你对纪昌老年的哲学观怎么看待,请以“‘矛盾’的纪昌哲学”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在小组内交流。
2024-04-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观察儿童说话的过程,完全能够证明这个论断。儿童学说话从模仿开始,先是模仿得不很好——语音不很准,用字眼、造句子,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然后经过多次实践,语音越来越准,用字、造句越来越有把握,最后达到“习惯成然”的地步。习惯的特点就是不自觉。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语言是不自觉的。进了学校,学认字,学写字,学新词新语,起头是自觉的。但是最后仍然得由自觉变成不自觉,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语文习惯的一部分,才能有实用价值。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举手都测定一下角度的大小、腕力的强弱。同样,说话的时候也不可能每用一个字都想一下它的定义,每说一句话都想一下它的组成。有人问:写文章不是有“字斟句酌”之说吗?对,有这回事。可是仔细省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不是每字必“斟”,每句必“酌”;二、所谓“斟酌”也很少是有意识地进行字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直觉地感觉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才合适,直觉地感觉这么个说法不合适,换另一种说法才合适,这里所说“直觉地”不是出于什么本能,而是已经养成的语文习惯在那里起作用。正因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习惯,所以一旦养成一种坏习惯,例如某一个字老念错,某一个字老写错,改起来也不容易,注意的时候就对,一不注意就又错了。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摘编自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1963年)

材料二:

为什么“多读”比“多写”更有效呢?其原因可能在于:写作次数本身不会增加学生的信息总量。写作相对来说更多属信息输出行为。在一次次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于已有的素材进行筛选、剪裁、组合等,其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学生“总体的信息数量、信息结构和精神能量”影响不大。而多读就不同了:它能够显著丰富学生的生活表象,改变一个人的信息量、信息结构、知识状况,包括他们关于写作的语用知识、能力和技巧,还有关于读者、交流的知识,甚至人的精神或心智状况等等,一句话,写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策略等都有可能得到较大的改观。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一)内容,即作文素材。它首先来自于生活。真实的、虚构的,直接的、间接的,阅读的、观看的,自己的、社会的等等纷纭杂乱的“物象”,是文章内容的来源。(二)想法,即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它是由上述的“物象”而产生的“意念”,即作文“由物到意”的第一次转化。观点和想法的优劣高下,与人的精神、感悟、阅读状况有关。思维和表达可以教、练,人的独特体验、感悟和意念一般不大好教、练。作文的主题更多是一个人作为复杂的生命体的独立心理体验、经验、感悟的结果。阅读和思考是激发这些高质量“想法”产生的源动力。(三)表达,即对文章信息素材的组织结构能力、表达技巧、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等,这就是所谓“由意到言”的第二次转化。这是信息转化为文本的能力。它是作文能力的最直接体现。

很显然,上述三个创制文章的基本要素,在阅读中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得以实现。阅读是一个吸收信息、积累素材、积学储能的输入性意义建构过程;而写作更多的是一种输出性意义建构行为。在信息量一定的情形下,反复频繁的写作一般不会有多少新的内容创生。可是,阅读就不同:

第一,阅读可以有效地触发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见解,提升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这就使得他们作文的主题、观点、立意不断有新的提升。

第二,阅读在限定的情况下,能极有效地改变学生的信息总量、信息结构和精神能量。阅读的过程不仅仅获得各种对生活的间接信息,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间接的写作素材。读书可以使学生在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话题知识的情形下,部分地解决“内容空洞”即“没东西可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阅读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表达技巧,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这是写作中“语汇知识、构思知识、文体知识、技巧策略”的直接来源。阅读可以习得语感(一种极有用的语言无意识)和文感(一种隐性的“文章图式”能力)的方式,形成潜在的写作能力。这些能力可能是在阅读过程中以一种“无意识”的语感形式形成的。

(摘编自荣维东《多读比多写更利于提高写作能力》,2016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语言是一种不自觉行为,随着后天继续接受教育,不自觉行为便演变成自己的语文习惯的一部分。
B.吟诗作对时,对个别字词的斟酌推敲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即利用直觉来感知这个字是否合适,那个词是否熨帖。
C.较频繁的写作训练,或许能让学生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有所提高,因为他们熟悉了对所有素材筛选、剪裁、组合的工作。
D.因为写作更多的是一种输出性意义建构行为,所以高强度的写作训练一般不会有多少新的内容创造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叔湘强调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使用语文是一种很复杂的技能。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人讲汉语,还是外国人讲英语,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不可能说想每一句都考虑语法和修辞。
C.高中写作课堂的所谓“训练”,大部分是写作的思维和表达范畴,而观点和想法的优劣属人的独特体验、感悟和意念范畴,这无法教。
D.在读写结合方面,荣维东对“阅读可以习得语感和文感”论断,可为当今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林希逸《答友人论学》)
B.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C.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魏略·儒宗传·董遇传》)
D.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下面表格内容摘自王惠《寻找语文学科的公式和定理》,根据材料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思维主要作用于文本的写作,每一个文本写作的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创造过程,此时的文本是写作者包含文化态度在内的语文素养的外化。
B.辩证思维体现在“我”介入文本并对文本评价中,这和材料二中荣维东认为阅读和思考是激发“我”产生高质量“想法”产生的源动力观点相悖。
C.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在文本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探究、鉴赏,有效地触发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想法和见解。
D.“我”介入文本,同时在写作的时候“创设”文化,实质上是多读后,影响了“我”的精神或心智状况等。
5.吕叔湘指出使用语文是一种“直觉地感觉”,而荣维东则提及“无意识”的语感,两人观点有一致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何以为禁止而令行?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马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此将威之所行也。

(节选自姜望《六韬》)

材料二:

春秋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晏婴乃荐田穰苴。景公乃召穰苴,与语兵事,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以监军,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中,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贾乃至。穰苴曰:何为后期?贾对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袍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返,已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皆震栗。久之,景公遣使持节救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对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杀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以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河而解。于是,穰苴乃率众追击之,遂取所亡邦内故境,率兵而归。

(节选自《百战奇略》)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杀及当路A贵重之臣B是刑C上D极也E赏及牛马F厩养之徒G是赏H下I通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指贤明,与《齐桓晋文之事》“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中“明”的用法不同。
B.闾伍,民户编次的单位,代指平民,由“素卑贱”和“擢”可印证此义。
C.约束,指限制,管束,表明田穰苴行军勒兵时,对军队严格管理。
D.次,指驻扎,与《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次”意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围绕武王向姜太公请教将领如何树立军威的问题展开,太公从赏罚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B.晏婴推荐了田穰苴,景公对其委以重用;穰苴不负期待,解除了国家之危,收复了失地。
C.庄贾看不起田穰苴出身卑微,故意不守约定;而田穰苴将其置于君主和士卒的对立面,谴责他缺乏责任感。
D.田穰苴关心士卒的大小事务,并将自己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士兵,这些都让士兵很受感动。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语兵事,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2)乃杀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5.田穰苴为什么要杀庄贾和享士卒?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冠,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B.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C.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D.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指参加进士科考试。唐代科举考试除了进士科,还有明经科等。
B.集贤院,又名集贤殿等,是唐代收藏典籍之所,主要职能是为政府修书。
C.布衣交,古人少年时尚未做官,穿布衣,故而少年之交又称为布衣交。
D.左右,文中指身边的人,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的“左右”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邕赏识杜甫的才华,主动前往会见他。唐玄宗举行重大祭祀时,杜甫向皇帝奏赋三篇,并因此获得官职。
B.杜甫和房琯是布衣交,在房琯遭遇贬官时,他言辞激烈地向唐玄宗上奏,惹怒皇帝,险些被皇帝治罪。
C.杜甫年少时就很贫穷,没能考中进士,后来只担任了一些小的官职,家境依然贫困,曾受到好友的帮助。
D.严武去拜访杜甫,杜甫有时都不带帽子。他曾经喝醉酒,登上严武床,瞠目辱骂严武,严武为此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5.杜甫在谢恩时,解释了他为房琯辩解的理由,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4-04-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云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中华民族不是例外。他们所聚居的这片大地是一块从西向东倾侧的斜坡,高度逐级下降。东西落差如此显著的三级梯阶,南北跨度又达三十个纬度,温度和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人文发展以严峻的桎梏和丰润的机会。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早的情况是怎样的?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可以建立较完整的序列,说明了中国这片大陆应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在人类进入文化初期,中华大地上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在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很难想象在这种原始时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同一来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长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须各自发展他们的文化以适应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这些实物证据可以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

即使以上的论断还不够有说服力,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

新石器时代中原两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这个在生态条件上基本一致的地区的考古发现,已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文明曙光时期,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之间的三千年中还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区,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例如,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前加上各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它们依然是从当地原有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实际上说明了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

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早年的史书中,把上古史编成三皇五帝的历史系统。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理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重要观点,他不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把三个相互概括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事实和发展逻辑得出的重要观点,是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学术理论来源于费孝通先生1988年正式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该理论是费先生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林耀华先生评价称,费孝通教授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组有力的认知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作为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含义与起源、结构与层次、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进行了纲要性阐释,这些阐释对理解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共同体,多元何以凝聚为一体这两个命题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王延中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经济、文化、心理因素析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大地发现的石器及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能够支持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
B.河南龙山文化是族团间交流的结果,吸收了其他族团的优秀文化又保留了一定的个性。
C.考古发现,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印证了传说中的夏代历史。
D.“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为认知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起源、特点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为可能。
B.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似,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文化之间也出现过竞争和交融。
C.《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D.文化、经济、情感和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等因素使得中国各民族团结融合成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一项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均有所见,但造型有所差异。
B.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龙虎尊与湖南安化县出土的虎食人卣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非常相近。
C.西藏拉萨市温江多吐蕃时期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琉璃砖等遗物带有明显的唐文化特征。
D.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考古发现城内的佛寺和景教寺院南北并列,还有具有罗马风格的公共浴场。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大文化系统分处各地,有着土著的起源和自己的特色。
B.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C.黄河中下游的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开启了华夏文化。
D.各文化系统相互影响形成大的相互作用圈,逐渐走向一体。
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但材料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4-15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雪白的梨花

姜德明

快到天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多年来,我每次坐火车路过天津,总要站在走道的窗前仔细地往外望着,寻找我童年的踪迹。

忽然发现在我身后站着一个军人,正同我一起望着车窗外的一条长街。

“这条街的变化不大么。”那位军人跟我说,三十年前打下了天津,他们的部队在这儿住过一阵子。我顿时同他亲热起来,告诉他当年我就住在这附近。我问他还记得部队开拔的那一天正下雪吗?①他大声地嚷着:“好大的雪呀!”于是,在我的记忆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在风雪中伫立的身影……

一个带着硝烟烈火的黎明,巷战中激烈的枪声渐渐地稀疏了,解放军终于把我们从地窖里解放了出来。当我们从阴暗的地窖里爬出来的时候,迎来的是一个真正的黎明。

就在这天中午,解放军来我们院里号房子。我们高高兴兴地把一间有土炕的房子让给了他们。从此便有一个班的战士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住的那屋子总是挤满了人,人们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还一个个地问人家老家有几口人,双亲可结实,甚至问人家定亲了没有。问得战士们真不好意思。

那时我们的野战军刚刚进入大城市,战士们领来粮食要自己烧饭,他们去借院里梨花嫂家的锅灶。就在这时,不知为什么梨花嫂又被丈夫打了。一位年龄较大的战士制止了那男人:“老乡,有话好好说,不许打人。”同院的邻居说:“解放军来了,不兴打人,家务事也不能打人。”梨花嫂抹了抹眼泪,默默地把刷锅的炊帚递给了那位战士。

梨花嫂十几岁就从乡下嫁到这院子里来,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她长得眉清目秀,每逢过端阳节的时候,院里的人都找梨花嫂给剪窗花,她剪的那蝎子、蜈蚣就像是活的。可是这样一个好媳妇,却常常受到不务正业的丈夫的打骂。人们常常可以透过她家的破窗户纸,听到那男人正在骂着:“我是用钱把你买来的!”

战士们有时在院子里开会,那时开会前兴拉歌子,院里的婶子、大娘们也都爱出来听歌子。遇到这种时候,梨花嫂也总是远远地站在自己屋门口,扶着门框凝神地听着。梨花嫂就是灵,有时她在院里烧火做饭,一个人便轻轻地哼了起来,唱的正是从战士那儿听来的。我可从没听到过梨花嫂唱歌,也从没见过她这样高兴过。③灶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我发现这时候的梨花嫂最漂亮了。

慢慢地梨花嫂也敢跟战士们讲话了。有一次她抢着给战士们洗军衣;还有一次,正是那个来借锅灶的年岁较大的战士病倒在炕上,她不声不响地做了一碗鸡蛋挂面送到战士手上。

每天晚上,在战士们的屋里都坐满了听故事的人。我现在想来还挺奇怪,他们不过是才入伍一两年的农民,为什么讲起红军长征呀,毛泽东、朱德呀……竟那么熟悉,那么自豪。人们都听得心里热乎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彩。有一次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讲到,部队每解放一处地方,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都能伸,那一次梨花嫂也在门外听着。

战士们常常去执行紧急任务,有一天战士们都低头不语,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再也没有回来,问起来,才知道他触雷牺牲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全院里最伤心的却是梨花嫂。她躲在屋里哭了一场。第二天,她还按照家乡的风俗,叠了几张纸钱,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为死了的那位大哥烧化了。④在她的心目中,第一次得到、也是第一次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亲人。

快要过旧历年了,院里的人们也都盘算着如何同战士们一起过个“解放年”。可是,有一天夜里,当我正在浓睡的时候,隐隐约约地听到战士们低声唤着:“大伯、大娘,借您的面盆放在门口了,草席卷好放在炕上了,柴火钱放在窗台上了……”远处传来了车马声,响起了军号声……当我清醒过来,立即披衣而起的时候,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已经找不见战士的踪影了。满天雪花弥漫,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了。

我的心里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部队为了怕打扰老百姓而星夜出发了。

我急忙跑出了胡同,大街上到处是军马和炮车,还有列队而行的长长的队伍,我跟随着队伍朝前奔跑着。雪越下越大了,就在长街尽头的铁路桥下,在那斜坡上站立着一个身影,啊,那穿着褪了色的蓝花棉袄的女人不正是梨花嫂吗?她满身落满了雪花,呆呆地望着远去的队伍……不知怎的,我不忍心去惊动她。队伍正在迎着风雪向南挺进着,向南,向南。谁又知道梨花嫂究竟在风雪中站立了多久呢……

不久,我就离开了家乡投奔了革命学校,在外边我很快就听到梨花嫂失踪的消息。

夜深了,火车早已过了天津,正奔驰在辽阔的大平原上。我望着对面正平静地发出鼾声的那位军官,我想明天一早一定要问问他,当年他们在风雪中离开这座城市时,可曾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追赶他们的年轻媳妇。

列车轰隆隆地朝南行进着……我紧闭了双眼,好像在列车的后面正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在追赶着列车。她在奔跑着,向南,向南,一直向南……当我困惑地真想睡去的时候,眼前又飘起漫天风雪。那纷纷扬扬的雪片,忽而又变成一瓣瓣美丽的梨花。我只感到脸上有点轻柔的湿润,还闻到一种淡雅的香味,啊,那雪花一样洁白的梨花呀!

1980年6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每次”“总要”“仔细地”突出我对天津不同寻常的情愫,巧设悬念,自然引出下文三十年前的天津往事。
B.从“默默地”递炊帚、“远远地”听歌子,到“敢”讲话、“抢”洗军衣,梨花嫂对解放军战士的情感态度逐渐产生变化。
C.百姓挤满战士住的屋子,“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甚至问起战士们的家庭婚姻状况,主要是对解放军的到来感到很新奇。
D.作者选取借锅灶、拉歌子、讲故事、还东西等寻常琐事,表现了解放军既有严明的纪律,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良好风貌。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军人“大声地嚷着”这一细节,传达出他回忆起天津往事时的激动心情;而“雪”巧妙勾连起现实与回忆,自然引出下文。
B.句子②中“硝烟烈火”“激烈的枪声”透露出胜利来之不易,“阴暗的地窖”“真正的黎明”富有象征意味,言简义丰,耐人咀嚼。
C.句子③中“最漂亮”意蕴丰富,既指梨花嫂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越发美丽;也指她被战士们的热情感染,开始对生活抱有新的希望。
D.句子④中反复强调“第一次”“真正的”,是因为那位年龄较大的战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给了她悲苦人生仅有的温暖。
3.重要物象常能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请分析作品最后一段中“梨花”的作用。
4.作品反映了在时代变革与社会转折时期,人们向往美好、追求进步的精神,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情节在中文语汇中,用法跟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不同。李卓吾批注《水浒传》:每于小小事上生出情节来,只是贵真不贵造。《水浒传》三十七回: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藻汤吃。李卓吾批注:从极小极近处,生出情节,引出鱼牙主人来,妙甚。这些都是以情节论小说的例子。

情节,只是说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关目、一节故事。之所以节目关目又称为情节,是因为中国文学强调情。人们一般都知道我国诗词以抒情为主,可是我国叙事文学一样重视情。或者说我国文化本来就重情。因此我们很少说,总是说事情。李卓吾讲从碎小闲淡处生出节目来,情景逼现,也是由情讲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传入中国后,我们用了情节这个词去译他的muthos乃是不得已的。因为我国本无他所说的那些概念,故无一相对之词汇可供对译。勉强译为情节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误解。

例如中国文学中情节的核心精神在于情,亚里士多德却是位绝对的理性论者。他所说的情节与情无关,反而强调理性的统一秩序。这个秩序既需完整,有开始、中间、结尾,又需长短适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难怪他被视为美学理性论的创始人,重视秩序、大小、计算、完整等概念。可是,中国人说情节与结构,含意恰好相反。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三十三回;凡作一部大书,如匠石营宫室,必先具结构于胸中。孰为厅堂,孰为卧室,孰为书斋、灶厨,一一布置停当,然后可以兴工。《水浒传》金圣叹评本十三回:有全书在胸而始下笔著书者。中国小说、戏曲若论结构,大抵如此,会从胸中丘壑方面立论。这与亚里士多德从剧本、剧场去谈结构长短等,可说南辕北辙。

中国人讲结构当然也有由文本上说的一面。但这属于的一面,中国人总喜欢说文无定法,不会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拘泥。邹强说:随事作文,不可固执。因文成事,不可板滞。《水浒传》金圣叹评本四十三回:文无定格,随手可造也。这些都是例证。因此,情节乃是因情而生出许多事情、形成许多节目来的。生出,是生命形态的模拟。生命是活的,且能生出新的生命。故情节重在环环相扣,一节生出一节来。金圣叹评《水浒传》,屡用生出”“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即是如此。如评三十回行到水穷,又看云起,妙笔,这样的话语,在其他评书者手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这种生出的观念,导致我国小说之情节不是整体统一的有机结构,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节串生一节、环环相扣又奇峰突起的既连又断的形式,与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完全相左。

正因有这些不同,我们讲情节时,当然也就与亚里士多德所欲关联的一些东西,例如悲剧、道德实践、受难等毫无关系了。

若从戏剧的角度说,特重情节的亚里士多德悲剧观,也与我国戏剧迥异。亚里士多德不重戏景,不重唱段。我国戏剧也可以不重戏景,但非常重视唱段。

元杂剧就以唱为主,所谓旦本末本,即以正旦一人或正末一人独唱到底。第一部曲论著作,则是燕南芝庵的《唱论》,其后《中原音韵》《太和正音谱曲律》以降,论戏,均称为曲。

直到李渔的《闲情偶寄》,才在《词曲部》中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剧创作。但后继者并不多,民初,吴梅才在《论剧作法》中,吸收了李渔的观念,取结构、词采、宾白科诨等,形成了一套剧作理论。

但此所谓结构等,仍与亚里士多德有极大的差距。像李渔说的结构,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显然与亚里士多德讲的毫不相干。

为什么论剧者不会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讲情节呢?因为中西之戏剧本来就不同。

亚里士多德针对古希腊悲剧立论,我国则至迟在宋代就不可能以完整统一”“模仿动作的观念去编戏。宋代演《目连救母》杂剧,连演八天以上,即已形成连台本戏的形式。到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则多达百出左右。每地演出时,视情况演一天、三天、七天、十天、半个月不等。戏中除了目连救母,尚穿插了许多小节目,如哑子背疯、尼姑思凡,和尚下山、匠人争席等,可以依演出之需要而调整。在传奇方面,南戏《张协状元》以来,也类似如此,一场接一场。在生、旦戏进行过程中穿插不少净、丑、末的戏。这种连场的形式,明清传奇也多如是,与西方戏剧大异。

(摘编自龚鹏程《中西戏剧观念的差异》)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亚里士多德“情节”概念的误解,是因为其《诗学》中的“muthos”在中国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而被翻译为“情节”。
B.亚里士多德从剧本,剧场去谈结构长短,而中国人讲结构则南辕北辙,侧重从“法”的一面论说,是从文本上说的。
C.吴梅的剧作理论继承了李渔的戏剧理论,吴梅的《论剧作法》借鉴了李渔的结构、词采、科诨等,形成了一套剧作理论。
D.无论是宋代的杂剧《目连救母》,还是传奇方面的南戏《张协状元》,都能一场接一场地演出,与西方戏剧有很大的不同。
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以抒情为主,中国叙事文学也注重情感因素,而西方文学不重视情感表达。
B.“生出”即新的生命,金圣叹首次提出了这一文学概念,他评《水浒传》曾用到。
C.中国戏剧虽然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完全不重视戏景,但是特别重视唱段的设计。
D.李渔所论的结构涉及主题、虚实等方面,与亚里士多德讲的结构显然存在着不同。
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原文中中文语汇的“情节”的内涵和特点的一项是(     
A.张竹坡说:文字无非情理,情理便生出章法。这指出了章法出于情理,事出于情。
B.李卓吾批注《水浒传》三十七回:从极小极近处,生出情节,引出鱼牙主人来,妙甚。
C.脂砚斋评《红楼梦》: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
D.王希廉评《红楼梦》:尤三姐公案已了结,尤二姐如何结局当接叙。直写,文情便少波折。
4.下面对原文阐述的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5.中文语汇中的“情节”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节”有哪些不同?请根据原文简要说明。
2024-04-15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

欧阳修

经年迁谪厌荆蛮,惟有江山兴未阑。

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

野花零落风前乱,飞雨萧条江上寒。

荻笋时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

[注]①青草渡与武牙滩均为峡州境内地名。②乱,这里有飞舞之意。③时鱼,即鲥鱼,为名贵食用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回忆,诗人深情赞美峡州的山水风物,并常在“醉里”“梦中”回到峡州。
B.颈联写景,到了冬天,峡州野花飘落,一片狼藉,江上飞雨,让词人特别感伤。
C.尾联抒情,诗人在享用当地物产的美味时,想起了好友,遗憾不能与好友共享。
D.这首诗的结构非常严谨,首联点明了题意,中间两联承接自然,尾联富有情味。
2.本诗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都写到自己的“迁谪”,二者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巡逻

王曦

二班长要退伍了。退伍就要下山,离开高原。他得去跟他的山告个别。

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二班在操场集合完毕,只等连长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前往实控线附近的山口例行巡逻。二班长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队伍出发了。①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揣测。

二班长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喜欢把什么事都搁心里琢磨,嘴一闭,就成了石头。这点跟副营长很像。没办法,二班长就是他带出来的兵嘛。十多年前,二班长来到这个驻扎在云端的连队时,副营长是他的排长。②那时的二班长还是个高高瘦瘦的新兵,穿上松松垮垮的军装,山风一吹,活像个立在麦地里的稻草人。二班长一直待在这个连队,历经了三任连长、四任指导员。连长说,这石头可真够硬的,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这怎么行,老憋着会出问题的。指导员说你可把心搁肚子里去吧,咱这石头外硬内软,外冷内热,是块和田玉,温的,通透着呢。

队伍沿着流经连队门前的河,溯流向山里走。十二个人,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河不大,是季节性的,还没入冬就结了冰,断流了。一断就是半年。

今天的队伍走得有点闷。带头的副营长不说话,大家都不好说话。副营长东瞅瞅西看看,很激动,像是初来乍到一样。

有什么好看的?这条路线他走了少说也上百遍了,以前没见他这么兴奋过。难道是专门来送自己的?肯定不是,二班长觉得自己还没那么重的分量。他为什么又来跟队巡逻?没听说有什么特别情况。还有他那句“很好”,是什么意思?这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二班长,他反复琢磨,没琢磨明白。心里装的事情多了,二班长脚下就有些重,有些粘,他计划的告别巡逻,被副营长搅乱了。

二班长听到细微的声音:5201、5201。出发后不久,这个声音便时不时从背后传到他耳朵里。二班长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个列兵,二班长很满意,就像看成熟的麦子。二班长家里是农村的,他喜欢庄稼,上高原后,就更喜欢了。

53……37、53……37,身后又传来列兵的声音,这次是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二班长连忙回头看,一看二班长就有些生气。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

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戴上护目镜,心里却是不大乐意。列兵上高原刚满两个月,这是第二次跟队巡逻。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一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

二班长喜欢这个比他小了快十岁的兵。这个小孩能吃苦,爱学习,会写东西,是连里的宣传骨干,最重要的是,他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比方说前两天,列兵找二班长说,想向连里建议买架无人机。二班长问咱又不是空军,配无人机干什么用?列兵说不是打仗的那种无人机,是小型的,网上就有得卖,能高空拍照。二班长这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二班长说恐怕连里不会批。列兵说试试呗。一试,连长当场就批了。连长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一年来,二班长跟连长的脚步跟得有些吃力。

队伍拉着手翻过积雪过膝的山脊,开进一片开阔的高原戈壁。他们要穿过戈壁,去对面的雪山。雪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还很远,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

副营长接着说:“守平,听说今年你要走了。”

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咕哝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嗯。”

副营长抬头望向前方,像是在自言自语:“当年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咱们早晚都有下山的一天,今年我也要走了。”

二班长现在真的明白了,原来这次巡逻,副营长也是来告别的。

队伍在这里休整。二班长走到连长跟前,叫列兵过来。列兵蹦跳着跑过来,像只雪地里觅食的藏羚羊。二班长说:“程志,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猛冲猛跑。”列兵双手撑住膝盖,边大口喘气边答是。二班长说:“程志,报告当前位置。”列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自己的班长。二班长说:“你一路上嘟囔什么呢?”列兵立即明白了,赶紧回答:“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二班长骄傲地看看连长。连长黑着脸,没什么表情。二班长让列兵走开。二班长说:“是个不错的兵吧?”连长说:“还行。”二班长说:“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活地图,才两个月,资料已经滚瓜烂熟了。”连长说:“不错。”二班长问:“能留在山上吗?”连长看二班长一眼说:“石头你今天话还真多,他自己不想走,谁还能撵他不成。”二班长笑了,放心地走去副营长那边。

列兵觉得班长今天有点怪。班长不守规矩,摘掉了护目镜和防寒面罩。班长还脱了手套,抓一把雪往嘴里塞。班长不再是冷冷的班长。班长笑了,有些羞涩,有些傻气,憨憨的,像一块开花的石头。

再次上路,队伍仍旧那么走着,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高原寂静无声。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副营长话少,队伍出发时副营长跟二班长交流不多,只是简单问候,但一声“好”和“很好”都饱含着情感。
B.列兵是第二次跟队巡逻,他有新奇的体验,他眼中的景象能引发诗情,他对眼前的每座山都熟悉,倍感亲切。
C.列兵是新一代士兵的代表,能吃苦,爱学习,并且很有想法,他想买架无人机的建议得到了连长的支持。
D.当二班长询问连长列兵能否留在山上的时候,连长说他话多,用“谁还能撵他不成”来表达对列兵的认可。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写巡逻途中作战靴踩在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山谷的寂静。
B.句子②运用叠词“高高瘦瘦”“松松垮垮”和“麦地里的稻草人”的比喻,写出了二班长当年的瘦弱。
C.句子③中“53……37”承接前面的“5201”,一起为后文“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的回答做了铺垫。
D.句子④与第五段的内容形成对比,“不急,不慢,不停歇”“紧凑”表现出队伍的训练有素和战斗力。
3.文章是如何塑造二班长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4.文章标题“最后一次巡逻”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焉,至于今,王公大人举以为诫。夫舜起布衣,积德含和,而终以帝。纣为天子,荒淫暴乱,而终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矣,未入于室也。”

(选自《论语·先进篇》)

材料三:

张栻曰:以瑟为言者,盖瑟之声音象其中之所存也。子路之气禀偏于刚,虽其学之有至,气质不为不变,然于其所偏终有化之未能尽者。在圣人之门为有未知也,斯言所以警子路而进之。夫自得其门而入,以至于升堂,独未及夫阃奥之地耳。圣人斯言非以发明子路,亦所以使门人知学之有序也。

(节选自张栻《癸巳论语解》)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唯修此A化B故C其兴也D勃焉E德如泉F流G至H于今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安,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现在所说的“社会治安”的“治安”意思不同。
B.忽,指快速、迅速,与《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中的“忽”词义相同。
C.堂,指正屋。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升堂入室”喻学问由浅入深,达到很高水平。
D.特,指特意,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之音温柔居中,具有涵养万物生长之气、修身养性、教化百姓等作用。
B.孔子认为,小人之音有杀伐气,会扰乱世风,殷纣王就因喜好小人之音而使国家衰亡。
C.冉有把孔子的话转告给子路,子路听了很受触动,他深思不食,以至于形销骨立。
D.张栻认为,瑟为心声,从子路的瑟声可知,虽然他师从圣人,气质却没有得到改变。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2)在圣人之门为有未知也,斯言所以警子路而进之。
5.孔子善用批评和表扬的育人方法,请结合文本相关事例简要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