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79 道试题
1 .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伯,秦穆公。伯,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前一等是侯,后一等是子。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D.疏,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2024-04-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选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则某以谓受命于人主       ②不吾知也       ③虽董之以严刑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⑥渺渺兮予怀       ⑦吾属今为之虏       ⑧而今安在哉
A.①③/②⑧/④⑥/⑤⑦B.①③/②⑧/④/⑤⑦/⑥
C.①③⑧/④/⑤⑦/②⑥D.①⑤/⑦②⑧/③/⑥/④
2024-04-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望美人兮天一方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多于南亩之农夫
C.今者有小人之言             劳苦而功高如此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夫人之力不及此
2024-04-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4 .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而和之:循、依             常供:负责
B.三子者之:才能             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
C.牛羊何:区别             终者盖寡:能够
D.苏子愀然,正襟坐:端正       苍山负雪,明天南:照
2024-04-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选项中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鼓瑟希,铿尔       ②技盖至此乎       ③令将军与臣有郤       ④无由会晤
⑤奉卮酒为寿       ⑥不复一一自辨       ⑦暴霜露,斩荆棘       ⑧靡计不施,迄无济
A.①③⑧B.②⑤⑥C.④⑤⑧D.⑤⑦⑧
2024-04-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万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身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隐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韵。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高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之后,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要让儒、道两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它们就能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
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以及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身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高士的气质与风度。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4.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
2024-04-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3世纪初部分时期中,我国冬小麦种植的北界一度北移至临洮、固原北、延安北、大同、翁牛特旗和长春一线。当然,这条界线不一定完全等同于现代冬小麦安全越冬北界(80%的保证率),主要是史料记载无法考证出当时的安全越冬保证率。但按常理推测,保证率亦不会太低,至少应有三年两熟可保证,否则很难作为稳定的夏税征收地区。限制冬小麦分布北界的气候条件主要是冬季的最冷月温度,一般要求最低平均极端温度高于-22℃左右,温度过低便会受冻。辽宁省曾在1975年、1976年把冬小麦扩种到平均极端低温-26℃以下的沈阳和抚顺等地,但1976年就遇到严重的冻害,这个尝试显然是失败的。目前该省的农业区划中把冬小麦安全越冬的地区划定在辽东半岛、丹东、锦西、兴城和绥中等地,以保证冬小麦的安全越冬。据农业气候的资料,山西大同盆地极端低温平均值低于-25℃,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只能种植春小麦。而陕北高原地区的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温度就在-22℃-24℃,冬小麦的越冬受到很大的威胁,尽管在河谷川道中有部分种植,但冻害现象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定。以现代这一带的冬小麦越冬条件与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的综合冬麦分布北界相比较,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位置是向北推进。这个界线北移的气候意义说明当时北方地区的长城沿线至今辽宁省中部地区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要比现代高,据冬季平均极端气温与整个冬季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则可以推论当时的冬季气温也要比现代高。

(摘编自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材料二:

两税法诞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依税法规定两税中“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其中的六月和十一月正是冬小麦与粟等作物的成熟期,故《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关内、河中、河南等道秋夏两税、青苗等钱,悉折纳粟、麦,兼加估收以便民。”麦熟为夏税起收的时间标志,粟、稻等成熟为秋税起收的时间标志,全国各地缴纳的物品并非只有麦、粟二物,而是因地设项。正由于因地设项,夏税交纳时间与冬小麦成熟期吻合,但并非夏税征纳地就应是冬小麦种植区,银、钞、钱、绢都是非冬麦区的替代物。

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位于什么地方?宋人庄绰有言,“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冬小麦和春小麦是食性与生长期完全不同的小麦品种,春小麦春种秋收,冬小麦秋种夏收,属于越冬作物,不是周岁始熟,而是跨岁而熟。但凡对冬、春小麦制品的食性有知者,均明白“粘齿不可食”是春小麦制成品的典型食性。生长期与食性二者证明宋代陕西沿边种植的是春小麦,这时陕西边地大致位于无定河流域至横山一线,即北纬38度附近;冬小麦的分布区应在此线之南,从陕西沿边向东进入河东路(今山西)辖境,府州(今陕西府谷)位于黄河岸边,宋太祖乾德“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四月在府州看到“有麦两歧”当是冬小麦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欧阳修对与府州纬度相近的宁化军(今山西宁武县)却留下这样的记述:“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府州与宁化军都位于北纬39度附近,由此看来这一纬度位置正值冬小麦北界的边缘地带,冬小麦不属于必须种植的作物。将陕西沿边春小麦种植区所在的北纬38度与河东一带的北纬39度连接起来成一条斜线,这条斜线与中国北方地形变化完全吻合,顺应这一趋势向太行山以东的河北路(今河北)延伸;由于河北路地处华北平原之上,气温高于河东、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冬小麦的北界大约在北纬40度燕山一线。

探讨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与气候变化,需要提及的是满志敏提出了9—13世纪冬小麦北界达到今长春附近的观点。《金史·食货志》载金代两税法:“夏税六月止八月,秋税十月止十二月。泰和五年……改秋税,限十一月为初。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临潢、陕西地寒,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这项研究将金代两税法涉及的燕山以北今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视作冬小麦分布区,并以此作为温暖期的证据。

冬小麦为暖温带粮食作物,冬季最低温度是其生长的制约性因素。至20世纪初,冬小麦的北界仍维持在明长城以南,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存在小范围种植区。来自历史文献记载与20世纪以来农业试验的结果均呈现了一个事实,即在1000多年内冬小麦北界几乎稳定在相近的位置上,这一结果直接冲击了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面对这一矛盾,生态学为我们解释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生态学用生态幅度说明一种植物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一种天然植物或农作物均有属于自己的生态幅度,环境变化若在这种农作物的生态幅度之内,农作物不会因此而改变地理分布。

(摘编自韩茂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植被的地理分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所认为的种植北界不一定完全等同于现代冬小麦安全越冬北界,主要因为史料中没有冬小麦种植区域的明确记载。
B.材料一中认为现代的冬小麦分布北界相较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发生了北移,这表明特定地区当时的冬季气温比现代高。
C.材料二中认为唐代在六月征收夏税,十一月征收秋税,两税的起收时间与当时冬小麦、粟和稻等经济作物的成熟期限有关。
D.材料二中“有麦两歧”是冬小麦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的判断并不准确,因为这与欧阳修在纬度相近地区留下的记述相抵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探究限制冬小麦分布北界的气候条件,使用了“主要”“一般”等词语,体现出作者论述的严谨。
B.现今辽宁省农业区划中对冬小麦安全越冬的地区划定,考虑了当地冬季最低温度,也借鉴了先前实验结论。
C.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生长期和食性都有着较大差异,由此可以推断历史时期冬小麦和春小麦的不同分布区域。
D.冬小麦为暖温带粮食作物,其生长受冬季最低温度的制约,这说明此类作物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相对较差。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冬小麦分布北界观点的一项是(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B.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C.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最当时。
D.土人云此地甚冷,五月方可养蚕,麦苗长不满三寸,六月方食麦。
4.甲乙两地都处于我国冬小麦分布北界附近,图示为两地在标准地图上的大致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地最低极端平均温度可能低于乙地
B.甲地一定适合种植冬小麦
C.乙地纬度一定比甲地高
D.乙地有可能属于暖温带
5.材料二删去了针对9—13世纪冬小麦北界达到今长春附近这一观点进行批驳的部分内容,你认为删去的部分可能包括哪些要点?
2024-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午枕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百年春梦”,既指梦境,又寓有政治上的感慨,“去悠悠”三字,蕴含着无限的惋惜之情。
B.颔联写野草自然生长、鸣禽相乳相酬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界遵循着新陈代谢的规律,生生不息。
C.“旧溪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含有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之意。
D.从“眼看兴废使人愁”句可以看出,虽然除旧布新是自然规律,但作者仍为逝去的旧时代与旧事物感伤不已。
2.有人评价本诗有“哀而不伤”之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16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旷野的呼喊

萧红

屋顶的草被拔脱,墙囤头上的泥土在翻花,鸡和鸭子们被刮得要站也站不住。一些红纸片,那是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三阳开泰四喜临门——的条子,也都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

陈公公一推开房门,刚把头探出来,他的帽子就被大风卷跑了。

这刮的是什么风啊!这还叫风了吗!简直他妈的……

陈公公的儿子,出去已经两天了,第三天就是这刮大风的天气。

这小子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啦?纳闷……这事真纳闷……于是又带着沉吟和失望的口气:纳闷!

陈公公跑到瓜田上才抓住了他的帽子。

可就真忍心走下去啦!……他也不想想,留下他爹他娘,又是这年头,出外有个好歹的,干那勾当,若是犯在人家手里,那还……那还说什么呢!就连他爹也逃不出法网……义勇队,义勇队,好汉子是要干的,可是他也得想想爹和娘啊!爹娘就你一个……

陈公公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孩子从去年冬天就说做棉裤要做厚一点,还让他的母亲把四耳帽子换上两块新皮子。他说: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陈公公就为着这话问过他:你要干什么呢?

当时,他只反问他父亲一句没有结论的话,可是陈公公听了儿子的话,只答应两声:唉!唉!也是同样的没有结论。

爹!你想想要干什么去!儿子说的只是这一句。

在黄昏的晚霞之后,风完全停息了。地面好像刚刚被大旋风扫过的柴栏,又好像被暴雨洗刷过的庭院,狂乱的和暴躁的完全停息了。停息得那么断然,像是在远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陈姑妈站上锅台去,房门忽然打开了。

陈姑妈受着惊,几乎从锅台上跌下来。回头一看,她说:哟哟!

陈公公的儿子回来了,身上背着一对野鸡。

一对野鸡,当他往炕上一捧的时候,他的大笑和翻滚的开水卡啦卡啦似的开始了,声音还带着回声似的,和冬天从雪地上传来的打猎人的笑声一样。

但是做父亲和做母亲的反而奇怪起来。他笑得在陈公公的眼里简直和黄昏之前大风似的,不能够控制,无法控制。

这不是疯子吗……这……这……

那一对野鸡是陈公公的儿子用了三天的工钱在松花江的北沿铁道旁买的。他给日本人修了三天铁道。对于工钱,还是他生下来第一次拿过。他没有做过佣工,没有做过零散的铲地的工人,没有做过帮忙的工人,工钱从没有落过他的手上,这修铁道是第一次。况且他又不是专为着修铁道拿工钱而来的,所以三天的工钱就买了一对野鸡。第一,可以使父亲喜欢;第二,可以借着野鸡撒一套谎。

现在他安安然然地睡着了,他以为父亲对他的谎话完全信任了。

第二天,他照着前回的例子,又是没有声响的就走了。这次他去了五天,比第一次多了两天。

今天,当最讨厌大风的陈姑妈发现大风把屋脊抬起来了的时候,陈公公说:那算什么……你看我的……

他说着就蹬着房檐下酱缸的边沿上了房。陈公公对大风十分有把握的样子,他从房檐走到房脊去是直着腰走。虽然中间被风压迫着弯过几次腰。

他用石头或砖头压着房脊上已经飞起来的草。他一边压着一边骂着。乡下人自言自语的习惯,陈公公也有:你早晚还不得走这条道吗!你和我过不去,你偏要飞,飞吧!看你这几根草我就制服不了你……

陈公公一直吵叫着,好像风越大,他的吵叫也越大。

住在前村卖豆腐的老李来了,因为是顶着风,老李跑了满身是汗。他喊着陈公公:你下来一会,我有点事,我告……告诉你。

陈公公说:什么要紧的事?还有房盖被大风抬走了的事要紧……

卖豆腐的老李把嘴塞在袖口里,大风大得连呼吸都困难了。他在袖口里边招呼着:这是要紧的事,陈大叔……陈大叔你快下来吧……

你要说就在那儿说吧!你总是火烧屁股似的……

老李和陈姑妈走进屋去了。老李仍旧用袖口堵着嘴像在院子里说话一样。陈姑妈靠着炕沿听着:李二小子被日本人抓去啦……

什么!什么!是么!是么!陈姑妈的黑眼球向上翻着,要翻到眉毛里去似的。

我就是来告诉这事……修铁道的抓了300多……你们那孩子……

为着啥事抓的?

弄翻了日本人的火车罢啦!

陈公公一听说儿子被抓去了,当天的夜里就非向着西南大道上跑不可。那天的风是连夜刮着,前边是黑滚滚的,后边是黑滚滚的;远处是黑滚浪的,近处是黑滚滚的。

就是这样黑滚滚的夜,陈公公离开了他的家,离开了他管理的田,离开了他的小草房,离开了陈姑妈。他向着西南大道向着儿子的方向,他向着连他自己也辨不清的远方跑去,他向旷野里跑去,他凶狂地呼喊着,他好像发疯了,他好像一只野兽,大风要撕裂了他,他也要撕裂了大风。

风在四周捆绑着他,风在大道上毫无倦意的吹啸,树在摇摆,连根拔起来,摔在路旁。地平线在混沌里完全消融,风便做了一切的主宰。

1939.1.30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新年时门前粘贴的红对联”“被大风撕得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暗示着故事悲剧性的结局。
B.儿子出去两天后,陈公公反复说的“纳闷”,体现了陈公公对儿子在外面所做的事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心。
C.陈公公儿子要求母亲“做棉裤要做厚一点”“把四耳帽子换上两块新皮子”为后文他离家出走埋下了伏笔。
D.儿子被抓后,陈公公向着旷野奔跑呼喊,“像一只野兽”“要撕裂了大风”,表明陈公公在刺激下革命意识的觉醒。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公公儿子的一句“爹!你想想要干什么去!”连用感叹,实则包含着他将要离家与日本人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B.对陈公公儿子大笑的细节刻画和比喻,寓意深刻,既体现人物爽朗的性格,又暗含人物在民族危难时抗争的精神。
C.陈公公在儿子大笑后感到“不能够控制,无法控制”的心理描写,体现他对儿子强烈的控制欲,对父亲权威的维护。
D.陈公公的儿子从始至终不被赋名,使他具有了超脱个体之上的普遍意义,这样安排使文章更具艺术张力。
3.简要分析小说中“风”的作用。
4.萧红的小说具有隐涵性,擅于把时代风云的变化隐藏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展现作家的主观意图。请分析小说画线部分中的隐涵性。
2024-04-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承矩,字征则。开宝二年,从父继筠讨刘崇,生擒其伪将胡澄。四年,特除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中,兵泉州,以平草寇功,迁闲厩使,更擢权知河阳,六年徒潭州。端拱初,除淄州刺史,签书沧州事。时契丹数寇边,承矩请屯兵于顺安寨西关易河沟口引水,东西三百馀里,南北五十七里,筑堤潴水,以助要害,太宗用其策,会霖潦为患,议者多攻其失,承矩援汉魏至唐故事以折之。诏以承矩为河北制置屯田使,民遂荻笼蒲鱼蛤之利,而稻田岁入亦助边饷,自是高阳、并海以抵顺安,绝胡寇奔冲之虞。又言顺安至西山,不远百里,亦多川源,愿因而广之,用息外患,朝廷虽嘉之,未及行也。太宗即位,尝手疏和戎为息民之。景德初,契丹修好,上益善其有谋,又命知雄州,进本州团练使兼安抚使。时虏使初至,承矩以为待遇之礼,宜得折中,庶可久也,上嘉纳。卒,年六十六,赠相州观察使。缘边及涿、易州军民,闻承矩卒,无不流涕,相与至雄州发哀供佛。何氏世为名将,而承矩好学有文,所与游者必贤士大夫有文集藏于家平时章疏论事多适用。既卒,上遣内侍就其家,取存日奏疏近内。太宗知其好学,喜吟咏,前后命中贵人踢以御制并书、积五十馀轴,又面付手札以褒之。初除团练使,真宗谓宰臣曰:“承矩将家子,知书好名,以才能自任,宜授以美名。”遂除英州,及丐罢瓦桥,诏自择代,遂荐李允则,亦良将也。承矩御下以诚,同其甘苦,边民有告机事者,必与款语,无所猜忌,故虏中动息无不逆知。至道初,虏骑万馀,逼城堞,迟明承矩出战,斩获甚众,得其酋长,虏始引去,议者犹以开关不俟命为罪,故徙沧州。魏廷式采访河北,得其功状,朝廷遣使实覆,将士祜获推赏。承矩治沧、雄州三任,绩效甚著。

(节选自曾巩《隆平集》,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与A游者B必贤C士大夫D有文集E藏于家F平时章疏G论事多H适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指在晚上,名词作状语,与“吾从而师之”(《师说》)中“师”的用法相同。
B.故事,指旧事、先例。今义指的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
C.利,指利益、好处,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利”的含义不同。
D.以诚,用介词“以”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并后置,与“𫐓以为轮”(《劝学》)的句式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知道何承矩好学喜吟咏,便派中贵人将御制并书送给他,还当面交付手札以示褒奖。
B.太平兴国年间,何承矩出兵泉州并平定草寇有功,于是迁任闲厩使、又提升为暂代河阳知府。
C.何承矩担任河北制置屯田使时,提出的以稻田收入资助边饷、扩大江河源头等主张,都得以实施。
D.何承矩深得民心。沿边及涿州、易州的军民听说何承矩去世没有不流泪痛哭的、一起到雄州举行哀悼仪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用其策,会霖潦为患,议者多攻其失。
(2)边民有告机事者,必与款语,无所猜忌,故虏中动息无不逆知。
5.真宗为什么要给何承矩“授以美名”?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2024-04-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