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7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莫盛之福,又有莫痛之祸。处莫高之位者,不可以无莫大之功。窃亢龙之极贵者,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夫鸟以山为卑而巢其上,鱼以渊为浅而其中,卒所以得之者,饵也。贵戚惧家之不吉而聚诸名,惧门之不坚而为作铁枢,卒其以败者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常苦索财货而行骄僭虐百姓而失民心。孔子曰:不患无位,患己不立。是故人臣不奉遵礼法,竭精思职,推诚辅君,效功百姓,下自附于民氓,上承顺于天心,而乃欲任其私知,窃君威德,以陵下民,反戾天地,欺诬神明,偷进苟得,以自奉厚;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为朝露之行,而思传世之功,譬犹始皇之舍德任刑,而欲计一以至于万也,岂不惑哉!

夫朝臣所以统理,而多比周则法乱;贤人所以奉己,而隐遁伏野则君孤。法乱君孤而能存者,未之尝有也。是故明君莅众,务纳下言以昭外,敬卑贱以诱贤也。其无距言,未必言者之尽可用也,乃惧距无用而让有用也;其无慢贱,未必其人尽贤也,乃惧慢不肖而绝贤望也。是故圣王表小以劝大,赏鄙以招贤,然后良士集于朝,下情达于君也。故上无遗失之策,官无乱法之臣。此君民之所利,而奸佞之所患也。昔张禄一见而穰侯免,袁丝进说而周勃黜。是以当涂之人恒嫉正直之士,得一介言于君以矫其邪也,故上饰伪辞以障主心,设威权以固士民。赵高乱政,恐恶闻上,乃豫要二世曰:屡见群臣,众议政事,则黩,黩且示短,不若藏己独断,神且尊严。天子称朕,固但闻名。二世于是乃深自幽隐,独进赵高。赵高入称好言以说主,出倚令以自尊。天下鱼烂,相帅叛秦。赵高恐惧,归恶于君,乃使阎乐责而杀,愿一见高,不能而死。

(节选自《潜夫论》)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卒其以败者A非苦禁忌B少而门枢C朽也D常苦索财货E而行骄僭F虐百姓G而失民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穴,穴居,动词,与《劝学》中“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穴”词义不同。
B.令,指美好,与《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令”词义不同。
C.下,指对下,“南取百越之地”中的“南”表示向南,两者用法相同。
D.诏,指古代帝王颁布的命令,与《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的“诏”词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间有福有祸,居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人,必须有巨大的功劳;窃取君主至高地位的人,没有不败亡的。
B.在作者看来,人臣应上顺天意下安百姓,而不能处于危险境地却希望安稳,事做的很少却想要拥有功劳。
C.掌权的人总是嫉恨正直的人,只要有在君主面前进言的机会,就诬陷正直之士,用花言巧语蒙蔽君主。
D.秦二世听信赵高藏己独断的谗言,自己深居宫中,只宣见赵高一人,最终天下大乱,各地民众相继起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人臣不奉遵礼法,竭精思职,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2)夫朝臣所以统理,而多比周则法乱。
2024-04-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河上下碎碎念

邵丽

与许多年后写黄河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相比,第一次看见黄河简直觉得非常寒碜。那一年我只有四五岁的年纪吧,父亲到豫北某地出差要带着我,或许那年月出一趟远差太激动了,特别是要过黄河,他希望能有人和他分享,这期望对我来说显然过于宏大。一条河流对一个幼童来说,比一枝花骨朵、一尾养在空罐头瓶子里的小鱼重要不到哪去。

我恍惚记得,车子颠簸着走上黄河桥的时候,我已经蜷在父亲的怀里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致。在半睡半醒之间,父亲摇着我说:快看快看,我们过黄河大桥了!我揉揉眼,扭过头去看窗外,在昏暗的天空下,瞧见那大平原一样安静的河道中,几支瘦弱得像快要断气了的水流。偶尔有大片的水鸟掠过,也不能在水里投下影子,那河水细弱得盛不住庞大的鸟儿。现在想来,橙黄的夕阳下,水面波光粼粼。那景致该是极美,可我的记忆里全是萧索。因为要看黄河,父亲提前几天教了我几句顺口溜:黄河绿水三三转,碧海青山六六湾。黄河浊水三三曲,青草流沙六六湾。这是父亲从哪里得来的,已不可考。反正不管如何,这个样子的黄河突然迎面而来,让我猝不及防,而且与我背的这些东西又有什么关联呢?真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望,抑或是完全不感兴趣。甚至,它远远没有我姥姥家门口的那条河看起来更像一条河。儿时记忆里的每一条河都是清澈见底,水草丰沛,大鱼小虾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所以,等我回去见到满脸向往的两个哥哥,只赌气似的说了一句,黄河不好看!反正我就是觉得,河得有河的样子,何况是被父亲大肆渲染的黄河呢!

第二次看黄河仍然是和父亲一起去的。那年我要去郑州读大学,父亲母亲一起跟车送我。办完入学手续,父亲说,郑州新黄河桥建好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我读书的那个学校,离新黄河桥倒也不甚远,只半个小时的车程。也许因为心情,也许因为天气,那次站在崭新的、刚刚通车的黄河桥上,我痛痛快快地看了一次黄河。真是出乎意料,眼前的黄河虽然河水并未如期望的那么多,但她那阔大的身躯、奔涌的气势和一望无际的辽阔,还真是让我感到了震撼。眼前的黄河,才是她至少应该具有的模样和阵仗啊!

她在史前时期,一百多万年前就诞生成长。开始的时候,她的名字只有一个字,河。这是一个婴儿的名字,也是一个母亲的名字,要有怎样的温情和热爱才能这样轻轻地喊出来?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都是紧紧地抱着这条母亲河,把根基稳稳地扎进黄土里的,甚至一直到宋,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沿着黄河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发源于大河。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开篇第一首《关雎》肯定就是写的黄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河,在当时只能指黄河。而当我读到《卫风·河广》时,真真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也许我不能与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共情,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突然让我有一种与历史久别重逢的悲欣交集,我想起第一次跟随父亲跨越黄河,当时我眼里的黄河,不正是那么孱弱细小,间不容刀吗?

把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图腾,怎么说都不为过。岂止如此呢?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我们先祖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黄河的清浊几乎就是国运和统治者德行的象征。春秋时期人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绝望,到庾信《哀江南赋》时,已经变成见惯不惊的平淡: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而到了唐代罗隐的诗中,则成为一个死结:才出昆仑便不清……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作为一代才子,罗隐一直怀才不遇,至京师十几年应进士试不第,他把自己的满腹牢骚和悲愤灌入黄河,黄河皆默默吞下,忍辱负重,以待圣人出,黄河清

盛唐时期,黄河并未变清,可唐人的胸怀因为国门洞开,接受八面来风一变而阔大,黄河也成为文人骚客寄托怀抱最好的载体。前有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豪迈,后有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浪漫。那种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气象,着实让后之来者始终充满了文化自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不仅仅是黄河,更是一条怀抱历史的大河,也是一条孕育文明和文学的大河。

记得莫言曾经说过,文学使他胆大。他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沿着河堤,迎着月光,独自一直往前走。河水银光闪闪,万籁俱寂,让他突然感到占了很大的便宜。那时候他才知道一个文学家应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因为热爱,或是信仰,干那些常人不敢干或不愿干的事。那么,他感到占了便宜,是因为一条大河吗?

我想是的,当你懂得了一条大河,你就懂得了世事和人生。

(有删改)

【注】①语出《卫风·河广》,意为谁说黄河很宽广,一叶扁舟就可以渡过:谁说黄河很宽广,其中难容一艘小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作者童年时期第一次随父亲看黄河,为后文写自己再次看到黄河感慨黄河之大,赞美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奠定感情基调。
B.第一次随父亲见到黄河,作者不明白眼前的黄河与父亲教给她的顺口溜有何关联,此时她还不能理解父亲对于看黄河的热切激动的心情。
C.当作者成为职业作家,将写黄河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时,她对黄河的历史感,对黄河孕育文明和文学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D.初学写作时,为寻找灵感,莫言曾多次走在河边,银光闪闪的河水让他感到占了很大便宜,他感悟到一个文学家应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
2.文中第七段引用了李白等人的古诗词,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突然让我有一种与历史久别重逢的悲欣交集”,作者为什么感到“悲欣交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两大主要因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即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15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第二个出乎意料且意义更重大的发现是,他们规律性循环的睡眠—清醒周期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始终确切地超过了24小时。在这项开创性实验的八十多年后,我们确定了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24小时15分钟。它与地球的24小时自转周期相差得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任何一个有职业自尊的瑞士钟表匠能够接受的精确计时。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类似的黑暗环境中。我们通常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光线,调整我们不精确的、运行时间过长的生物钟。阳光就像转动走时不准确的手表侧面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每天有条不紊地重置我们不准确的内部时钟,将其回精确的24小时。24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在这一位置上,视交叉上核会对从每只眼睛沿着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后部进行视觉处理的光信号进行抽样分析,利用可靠的光信号来校准不准确的内在时间,将其重置为精确的24小时周期,从而防止任何偏差。它是整个生命体生物节律交响乐的中央指挥。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

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腺苷,它会制造出睡眠压力。你清醒的时间越长,腺苷所制造出的睡眠压力就会累积得越多,因而你会感觉越困。高浓度的腺苷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双重作用效果来降低大脑中促醒区域的体积,同时调高睡眠诱导区域的比例。由于这种化学睡眠压力,当腺苷浓度达到峰值时,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上风。在清醒12~16个小时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你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让你感觉更加警觉和清醒的化学物质来人为地降低腺苷的睡眠信号:咖啡因。在大脑中,咖啡因与腺苷对抗,通过霸占腺苷的结合位点——即受体——来发挥作用。一旦咖啡因与这些受体结合,它会阻塞并有效地抑制受体,起到掩蔽剂的作用。这就相当于用手指堵住耳朵来隔绝声音。通过胁迫和占据这些受体,咖啡因阻断了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的困觉信号。结果是,尽管腺苷水平高到正常情况下足以让你入睡,咖啡因还是会诱使你感觉十分清醒。然而咖啡因能被肝脏中的一种酶清除掉,随时间而逐渐被降解。一旦肝脏代谢掉了产生阻碍作用的咖啡因,你就要准备好接受一个恼人的后果,即人们常说的咖啡因崩溃现象。就像一个玩具机器人的电量耗尽一样,你的精力水平会直线下降,并再一次陷入强烈的睡意中。

至此,你也许会认为调节睡眠的两种主导力量——视交叉上核的24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会相互交流来将它们的影响联合起来。事实上并非如此,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统。它们不会结合,不过,它们通常处于统一战线。下图从左到右囊括了48小时的时间。图中的虚线是昼夜节律,称为过程C。实线是腺苷带来的睡眠压力,也就是过程S

上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直接反映出了你对睡眠的渴望。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大,你的睡眠欲望就越强烈。例如,早上7点醒来之后到了上午11点,虚线和实线之间只有很小的距离。这种微小的差异意味着睡眠驱动力很微弱,而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欲望很强烈。然而,到了晚上11点,你的大脑中充满了高浓度的腺苷。此外,昼夜节律的虚线也在下降,降低了你的活跃度和警觉性。结果,这两条线之间的差距变得很大。大量的腺苷和不断下降的昼夜节律强强联合,激发了人们对睡眠的强烈渴望。

(摘编自马修·沃克,田盈春译《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即便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人体也可以规律性地醒来和入睡,这表明昼夜节律具有“内源性”。
B.人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约为24小时15分钟,其不精确性促使阳光每天对其进行重置和调整。
C.腺苷通过调高大脑中促醒区域和睡眠诱导区域的占比来制造睡眠压力,这种睡眠欲望是不可抗拒的。
D.咖啡因通过占据腺苷的受体来发挥作用,它可以有效降解腺苷,以达到缓解困意、诱使清醒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时间段破纪录的可能性、出生和死亡的时间、偏好的饮食时间等,都可佐证人体昼夜节律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B.所谓“咖啡因崩溃”现象,指的是咖啡因被人体代谢后,其功效慢慢消退,极高水平的腺苷会使人感到极度疲劳。
C.通常情况下,上午较下午精神状态更佳,这是因为昼夜节律的强力激活和低水平腺苷的共同作用会使人神清气爽。
D.只有当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信号同属一个系统,它们才能相互交流并联合起来,调节人体睡眠和清醒状态。
3.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方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班级学习小组要为这篇文章撰写摘要,请你列举出写作要点。
2024-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

(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

材料二:

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

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

“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情色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是因此而不被推崇。
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
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艺术家会将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独到见解整理成理论著作,使之留传于世,惠及后学。
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
C.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
D.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
B.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
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
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
4.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

2024-04-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感慨孔夫子离世,而“我”漂泊徘徊在山水间,描绘诗人的放浪形骸、泛舟自乐。
B.颔联通过描写“斗柄回”“岁星改”,从自然现象变化中感叹时间流逝,叹息年老迟暮。
C.颈联化用姜子牙垂钓的典故,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对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D.诗歌以感慨入笔,基调低沉,描写诗人在浮海泛舟中深思,语言内涵深蕴,闲适壮逸。
2.蔡传认为孟浩然的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年十五,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任成王湝为定州刺史,重其才,召入州馆。朝夕同游,殆均师友,不为君民礼数。尝语德林云:“窃闻蔽贤蒙显戮。久令君沈滞、善独得润身,朝廷纵不尤,亦惧明灵所谴。”于是举秀才入邺,王因尚书令杨遵彦书云:“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君世,俊义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遵彦即命德林制《让尚书全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时遵彦铨衡,深慎选举,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条,考皆为上,授殿中将军。武平初,加通直散骑侍郎。寻丁母艰去职,勺饮不入口五日。因发越病,遍体生疮,而哀泣不绝。诸士友为合汤药,德林不肯进,遍体洪肿,一时顿瘥,身力平复。诸人皆云孝感所致。开皇五年,敕令撰录作相时文翰,勒成五卷,谓之《霸朝杂集》。高祖谓德林曰:“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异人辅佐。我昨读《霸朝集》,方知感应之理。必令公贵与国始终。”于是追赠其父恒州刺史。未几,复赠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曰孝,德林袭焉。德林既少有才名重以贵显凡制文章动行于世或有不知者,谓为古人焉。初,德林称父为太尉谘议,以取赠官,李元操与陈茂等阴奏之曰。“德林之父终于校书,妄称谘议。”上甚衔之。出为湖州刺史,德林拜谢曰,“臣不敢复望内史令,请预散参。待陛下登封告成,一观盛礼,然后收拙丘园,死且不恨,”上不许,转怀州刺史。在州逢尤早,课民掘非溉田,空致劳扰,竟无补益,为考司所贬,岁余,卒官,时年六十一。

(节选自《隋书·李德林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德林既少A有才B名C重D以贵显E凡制F文章G动H行于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朝廷纵不见尤”的“见”与《劝学》中“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见”意思相同。
B.文中“王因遗尚书令杨遵座书云”的“遗”与《赤壁赋》中“托遗响于悲风”的“遗”意思不同。
C.文中“以德林袭焉”的“以”与《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的“以”用法相同,意思不同。
D.文中“因出为湖州刺史”的“因”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用法不同,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城王高湝与李德林亦师亦友,他认为不应该因为一己之私而埋没人才,所以支持李德林到朝廷做官。
B.任城王高湝给尚书令杨遵彦写信,信中称李德林治国才能堪比贾谊、晁错,写作才能堪比司马相如、扬雄。
C.李德林为官期间母亲去世,他因此离职,五天颗米不进、滴水不沾,浑身发热生疮,仍哀哭不绝。
D.李德林假称自己父亲是太尉谘议,被贬为怀州刺史,任上劳而无功,考核成绩差,后因病卒于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夕同游,殆均师友,不为君民礼数。
(2)今虽唐、虞君世,俊义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
5.李德林为什么会受到杨遵彦的赏识?请分条陈述。
2024-04-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忆昔俱年少

刘克庄

忆昔俱年少。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禁几度、西风残照。元子寄奴曾富贵,到而今、一一消磨了。君不乐,后人笑。

山南山北添华表。叹归来、谢池草合,黄台瓜少。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待细说、教天知道。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杯到手,莫辞釂。

注:①桓温,字元子,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曾三次北伐。②吹帽:用孟嘉吹帽典故,多指重九登高雅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起笔写词人回忆年少之时,登高赋诗、舒啸放歌,情感豪迈,气势不凡。
B.“曾”“消磨了”等词语带有强烈的世事变迁意味,感慨英雄功业消散,情感突转。
C.“添华表”悲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谢池草合,黄台瓜少”则有情随事迁之感。
D.全词结构紧凑,章法严谨;用典精当,语言清新明快;议论抒情相结合,圆融自然。
2.词中“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都化用了庄子《齐物论》的典故,表达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4-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晚清科考政策发生变化,除了诗文,还新增时务、天算、典地等内容,为适应这种变革,吴江乡间有贾家三子开始接触上海报纸以补立新知,兄弟三人通过报纸既可知道外面的事,又可借此消遣,一天足有两三个时辰用在报上。眼界开了,行动也就开始,他们托人在洋货店买回来一盏火油洋灯,一亮如同白昼,油灯那点摇曳之火就显得可怜无比。自此三兄弟更加留心看报,凡见有外洋新到器具,即托人购买。仅此仍不解渴,他们想去上海见见世面。谋划再三,三兄弟私下租了一条船,半夜时分偷偷奔向上海。

倘若这是一段史实,按照现有的研究思路,我们会关注什么呢?或许是当时的吴江乡下已经可以看到多少报纸,都是些什么报,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或许是当地读者都是哪些人,主要读什么,报纸对他们产生了什么作用;当然也可以分析报纸在上海向周边辐射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的一些研究都从各自不同层面触及报纸及其影响,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所有这些研究相加,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比如为什么是读报让人知道外面的事?为什么报纸可以是购买洋货的指导?报纸的这种诱导力量来自哪里?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报纸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那么,报纸是什么呢?

很遗憾,在我们的研究中的确没有人去研究报纸是什么,而是把报纸当作了一个不证自明的物品。这不仅把报纸常识化了,而且也难以切实把握研究者惯常重视的报纸内容及其作用(比如与书籍有何不同)。这种所谓的报纸历史研究也就名不副实,实际上是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历史学家达恩顿就曾表达过类似意思,他说,研究者们总是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就能打开一扇透视法国大革命的新窗口,但他们从来没有打算了解这种主要传播工具是如何贡献于现代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可以说,这场大革命如果没有印刷报刊,就不可能推翻旧的君主专制。

报刊与历史研究中存在的这种现象,绝不是历史研究独家的问题,无论是社科还是人文学界,都普遍存在媒介盲的状况。其中一些研究者在关于媒介的构成、历史及影响研究方面,路径固然不一,但在关注媒介内容、角色和传播的知识及其构成,而轻视乃至忽视媒介本身上,则是大同小异。如果我们转变研究视野,将媒介看成一种改变时空和社会关系的新的传播方式,①而不是当作一个空瓶,我们的研究——比如关于上面提到的吴江贾家兄弟故事的研究——还会只是围着其内容打转吗?

报刊是一种媒介,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为什么一定是媒介,媒介到底是什么,想必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如何理解媒介,总是与以什么样的方式看待它密切相关。当把媒介看成负载内容的一块白板,②一个透明的玻璃缸时,除了紧盯媒介内容这一片滋味鲜美的肉,就不可能还会想到其他什么东西。且不说这种工具论的媒介观,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就是从今天我们自身的媒介体脸(比如手机的使用)来看,这一现念也是完全不适用的。由此及彼,当能刺激我们反思现有媒介与历史研究中的媒介观,借此重新理解媒介,从媒介是什么入手,重新建立一个考察媒介的视角,显得尤为重要。

直白地说,在很多人眼里,媒介似乎是无须厘定的,因为它已经是明摆在那里的一个个实物——人人都看得到的东西;或者说媒介已不是自然媒介物,而是一个社会机构,虽然二者都有处于中间位置之义。

就每个具体研究而言,这样理解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若稍作追究,就会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报纸、广播、电视差别很大,其制作、传递、里呈现和接收方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一概称之为媒介,其依据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媒介,什么样的研究可以被认定为媒介研究?当我们一提媒介,本能的反应就是手中排开的报纸,与家人一起围坐观看的电视机,飘扬出悦耳声音的收音机,黑暗中人影晃动的银幕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就已经失落了媒介所含有的中间之义——亦即在学术上理解媒介本该具有的恰当的方式。所以,记住下面这句话就显得十分关键:理解媒介,不仅指理解单个的媒介形式——电、打字机、纸张、网络——而是要从媒介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媒介角度即意味着媒介不仅仅是一个物品、一个对象,更是一个考察社会、人乃至世界的站点。这一角度或者视角,就是媒介的居中中间位置。报纸、广播、电视之所以是媒介,就在于它们共同的媒介性——处在中间位置的调节机构,更为切近的表达即交转性

(摘编自黄旦《理解媒介的威力——重识媒介与历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吴江贾家三兄弟来说,报纸不仅是增加新知识、了解外界事情的窗口,而且也成为购买洋货的诱因。
B.没在“报纸”的报纸研究是指研究者没有关注报纸本身究竟是什么,而是注重研究报纸内容及共作用。
C.研究者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对法国大革命有新发现,其实忽视了媒介本身,是“媒介盲”的表现。
D.认为围坐观看的电视机是媒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理解失去了媒介所含有的“中间”之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现有研究思路“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是说研究者们未真正理解李伯元在书中记述这个故事的社会意义。
B.如果从新的视角考察媒介,我们对媒介的理解与传统就会有所区别,可以深入认识媒介是什么,也可能扩大媒介研究的视野和范围。
C.我们本能地把手中摊开的报纸当作媒介,是因为我们认为报纸和广播、电视一样都可以向我们传递信息,它的媒介性质毋庸置疑。
D.虽然人们有时候把媒介界定为一种自然媒介物或一个社会机构,但是二者的“居中”或“中间”位置并未因这种不恰当的理解而改变。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媒介“中间”含义的一项是(     
A.在视觉文化研究中,研究者以“视觉性”为脉络,把艺术、图像、广告、肥皂剧等全都纳入研究的范围。
B.电视剧《人世间》在讲述故事与塑造人物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平衡,彰显了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
C.通过研究《新青年》杂志作为公共交谈平台的运作方式,揭示其内容的形成,透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轨迹。
D.手机既能接收音频、视频,又能接收图文、数据,这一卓越的物理性能赋予了手机强大的媒介融合能力。
4.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作者阐述媒介时用了“空瓶”和“透明的玻璃缸”。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5.为了让读者理解“媒介的‘中间’之义”,作者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2024-04-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下学期期初联合调研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谈“差序格局”是从“私”说起。“私”的问题是个群、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于是,费老先生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

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洋社会,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像由“几根稻菜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不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图子的中心。为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图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中国社会结构里,差序格局是一种有差等的次序,有远近、亲疏的差序。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在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中,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李鹏亚《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如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亲疏关系有一个词叫“五服”,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此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团体也不能抹煞个人。
B.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是礼治秩序存在的基础,儒家伦理塑造并强化差序格局的存在。
C.差序格局中的资源配置模式是为了使直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排外性。
D.费孝通先生关注农村问题,所以当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
2.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将西洋社会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让读者对差序格局有更深刻的理解。
B.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喻证法,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
C.材料三引用梁治平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读《乡土中国》仍然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启示。
D.三则材料分别阐释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的社会特征以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3.下列选项不能说明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特征的一项是 (     
A.《增广贤文》中,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B.《战国策》中,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C.《红楼梦》中,贾家衰败后,树倒猢狲散。
D.中国古代的丧服为“五服”,指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
4.结合材料概括什么是中国差序格局和差序格局的特征。
5.近年来,很多年轻人逃离大城市,回老家就业,认为小城市更有人情味。也有人仍然留在大城市,认为小城市虽然生活成本低,但会面对长辈不停的催婚与训诫,繁复的人情往来;更现实的问题是他们认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回老家后资源少,难以获得与自己专业、能力相匹配的机遇和平台。试结合材料观点解释回到小城市所面临的烦恼。
2024-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番风雨,一番狼藉”,表明风雨之后花径狼藉不堪,暗示国家没落。
B.词的上片以江南女子的视角,描写暮春最象,为下片抒发情感作铺垫。
C.下片中“静”、承上启下,既指芳花凋零后的寂静,也指情人不在的孤寂。
D.本词一改辛词宏大的意境和豪迈的风格,是一首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
2.“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句中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4-04-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