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4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文徵明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横注越来溪。

凉风袅袅青萍末,往事悠悠白日西。

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

【注】石湖:苏州一带最有味道的风景区,旁有茶磨岭,越来溪流入湖中。《夜乌栖》即《乌夜栖》,是一支古老的乐府歌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景远近结合。先写远望湖面深处,雾气与水波融成茫茫的一片,再写湖边各色花儿开得正盛,花丛中群鸟竞啼。
B.颔联写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山坡之上,无人管问的野草欣欣然地自由生长;越来桥下,河水同样流得自在活泼。
C.颈联写春天的世界充满生机,令诗人迷恋,直到晚风轻轻从湖面飘起,带来凉意,白日西下,往事涌上心头,对此诗人感慨万千。
D.诗人笔下的石湖风光,和谐清淡,娴静温柔,只有“湖上花深鸟乱啼”一句稍显热闹,但并未具体描摹其色彩与声音,没有打破全诗的和谐。
E.这首诗虽是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却是笼罩在一片柔曼的气氛中,如同一支优美而和缓的曲子,尽管奔腾不息,却有安静的感觉。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在诗中寄予了哪些感情。
2024-05-0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乐亭留别

白居易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注]①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诗人称病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②四皓:避秦乱隐商山的四位须眉皓白、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人。③二疏: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其侄疏受因年老同时辞官,为世人所称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离别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离别的背景,并且叙述自己曾经几次离别长安,体现了诗人仕途的沉浮。
B.颔联用了对比手法,叙述了先前大都是被贬出京,心情压抑急促;这次出京是自己请求辞去官职,从容不迫。
C.颈联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辞去官职之后,受到皇帝优待,回到东都洛阳,享受二疏一样的欢乐。
D.尾联阐述追名逐利像一张张大网,把人们紧紧捆缚起来,白居易挣脱这张尘网之后才发现要想摆脱这张大网很难。
2.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留别时的心情是快乐的,那么请你谈谈白居易快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风

王勃

肃肃[注]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肃肃]形容快速、匆忙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一个“加”字写出风的善解人意。
B.颔联抓住“驱”“寻”“卷”“出”等动词,将风的流动拟人化,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
C.颈联写凉风来去没有踪迹,却和诗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形成互动,蕴藏情意。
D.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时,风又吹动松林,奏响了美妙的乐曲,给人以欢娱。
2.后人赞此诗“有情”,又称此诗“最有余味”。请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有情”和“余味”的理解。
2024-04-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襄陵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津。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做官要为民的期许。
B.首联刻画了一位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新任县令李君形象——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
C.颔联化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意在表扬李君善于享受生活,保持愉悦态度。
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
2.赏析颈联“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2024-01-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 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同“楫”,船桨。②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 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伎。③沧洲,江海,古时称隐士居处。④汉水,汉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极尽渲染,描绘出一个理想化的世界:美好,自由,超世绝尘。
B.五、六句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七、八句揭示了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
C.九、十句极其豪壮,活画出屈原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
D.这首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富有气势。诗人构思独具匠心,一气呵成。
2.这首诗中的“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与李白《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4-01-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二)①

杜甫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①杜甫在上元元年(760)修建浣花草堂的同时,修建了供观赏垂钓的水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以“江槛”点题,并以“夜雨”与“朝晴”的对比,突出了明朗天气的可爱。
B.颔联由景及人,上句侧重写景,下句重在抒写感受,结构上自然过渡到诗歌后半部分。
C.颈联以“何得”与“不堪”表示程度之深,强调诗人如今老迈多病的状况,语气强烈。
D.诗人斟酒慢饮,寄情于酒,所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联所写的清润之景和干爽之感相契合。
2.题目虽曰“遣心”,但其实诗人仅得“一时的陶醉与安闲”。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2024-01-19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 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四千里”“五六年”两个数量词,从空间和时间落笔,写出诗人离家之远、战乱之久。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互呼应,传达出悲凉沉郁的意味。
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这种举动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
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1-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之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至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咏自己的诗,大为赞赏,从此袁宏声名大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在结构上照应诗题,境界空阔高远,奠定了全诗豪放飘逸的感情基调。
B.诗人望秋月而思古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能够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C.全诗在“实﹣虚﹣实”的交替变化中将眼前景、往古事、胸中意自然地融为一体。
D.本诗用语清新自然,言近旨远,写景疏朗有致,以景结情,自有神韵。

(2)清代王士祺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颔联中的一个“空”字用得极妙,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024-01-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南田家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郭纶

苏轼

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赏。自黎州都监官满,贫不能归。今权嘉州监税。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①,看君飞矢集蛮毡②。

【注】①寓目:犹过目,观看。②蛮毡:毡帐,借指来犯的贼寇。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艺术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无人识”,笼罩全篇,写尽了郭纶的落魄。郭纶原是河西勇士,战功赫赫,现在却无人认识。次句用细节补充描述郭纶的不遇。
B.三句写今日的穷困潦倒,四句写当年英勇,一反一正,用对比写郭纶不仅不得志,而且连他辉煌的过往也无人知道。
C.第五句转入当日和郭纶聊天的场景,复述郭纶的愿望。“万骑先”用夸张的手法,说出郭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想立功边塞。
D.七八句是客套话,苏轼说:如果你出战,我当在一旁欣赏你英勇克敌。“飞矢集蛮毡”用写实的笔法写郭纶英勇克敌的场景,有形象、有动作,是动态的画面。
2.几百年后,编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读到这首诗,淡然一笑,说:“写出英雄失路之感。”请结合本诗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简要分析苏轼是如何写英雄失路之状的。
2024-01-1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 怀

   

开遍低棚扁豆花,随人去住总天涯。

秋风已老犹题扇,布被新凉顿忆家。

病后壶觞成故友,梦中草木长春芽。

临窗破闷披书帙,不为生徒坐绛纱

【注】①桂馥:清代书法家,山东曲阜人。30岁北上进京,50多岁中进士第,61岁被朝廷投补云南永平县知县,体恤民情,励精图治,此诗作于任上,时年70岁。②绛纱: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比兴开端,借写扁豆花随处开遍来写诗人去留无定、漂泊天涯的人生处境。
B.“病后壶觞成故友”句与杜甫《登高》中“潦倒新停浊酒杯”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人写梦见草木发芽,意在通过“草木逢春”的景象表达对病体重获生机的期许。
D.诗人临窗阅读不是为授徒讲学,而是为排遣被公务琐事缠身而不得归家的苦闷。
2.请谈谈你对诗歌颔联内容的理解。
2024-01-16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