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开篇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实则是荀子借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之口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B.《师说》中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C.《师说》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组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要“善假于物”,《师说》中韩愈认为要“从师”,其实,“从师”也可以说是“善假于物”的表现。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上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碧水、雄鹰、鱼儿这些客观物象,一融入词人的主观情趣,就成了种种美的意象,词人借此抒发了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B.词人在意象的选取和描写角度方面匠心独运,既有远眺,又有近观;既有仰望,又有俯视;动静结合,红绿相衬。
C.词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情绪。
D.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词人焦急地思虑着、担忧着,表现了词人对祖国未来的忧虑。
2023-09-22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对比,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这些寻常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纯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官场生活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2023-09-22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酒是诗词中一个重要意象,诗人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曹操生逢乱世,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委婉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C.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歌抒发他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苦闷以及渴望招纳贤才的宏图大愿。
D.“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2023-09-22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我们可以在“冲突”中看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请你从下面三个组合中选择一个,围绕戏剧冲突的作用写一段文字。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不少于80字。
组合作品人物冲突
1《雷雨》周朴园周朴园与鲁侍萍
2《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复仇与徘徊
3《窦娥冤》窦娥咒骂天地与向天誓愿
2023-04-0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6 . 第二小组计划围绕“现代诗意象探究”这一主题展开交流,过程中需用到闻一多的短诗《小溪》,但同学们对其意象的探究仍有不完善之处,请帮助他们解决。

小溪

闻一多

铅灰色的树影,

是一长篇噩梦,

横压在昏睡着的小溪底胸膛上。

小溪挣扎着,

挣扎着……

似乎毫无一点影响。


请结合诗歌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意象意象的特征寄寓的情感
树影严酷冷漠、强劲有力
小溪
2023-01-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2022-12-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一中清北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能力达标语文试题
8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唐·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卜邻:选择做邻居。墙东:出自《后汉书•逸民传》,指隐居之地。绿杨:出自《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闻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诗人与元八志趣相投,都渴望隐逸,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
B.颈联直述与反问,暂时外出尚且期待良侣偕行;长期定居,又怎可不择佳邻?
C.尾联由喜转悲,即使与好友为邻,可常与好友见面,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
D.全诗语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与他惯常“老妪能解”的诗歌风格如出一辙。
2022-12-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一中清北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能力达标语文试题
9 . 阅读诗歌一,完成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作者:宋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022-1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一中清北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能力达标语文试题
10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2-12-06更新 | 29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普通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