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都的秋》中对“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荷塘月色》使用“田田”“亭亭”“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等大量叠词,不但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加强了语意,而且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有一种音韵之美。
C.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分别写到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周瑜、曹操,作者都是借以抒怀,其用意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完全一致的。
D.《登泰山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用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清丽景象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2024-02-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下列对课内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构思奇特,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诗中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
B.《短歌行》以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转折,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C.《归园田居》中,诗人善于捕捉乡村生活的常见景象,工笔细描,有近有远,有动有静,淡淡几笔便让平常之物充满生机和意趣,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图景。
D.《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2024-01-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以下对于课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喜看稻菽千重浪》借用诗句为题,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喜看”既写出袁隆平获得荣誉的心情,也写出人们对袁隆平巨大贡献的喜悦和激动。
B.《插秧歌》的颔联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艰辛,意在表现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同时也是一首游仙诗。本诗的意境雄伟,变化莫测,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笔法,被视为诗仙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D.《登高》前两联采用描写的笔法,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后两联采用叙述的笔法,以述说为主,但述中有情。全诗情与景交融相洽而诗意愈深,有无限悲凉之意。
2023-11-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台湾   渡也)

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

向天空

步步高升

才是你不变的志向

也只有绿

才是你一生想说的

那句话

在忠臣传里

才能读到

茹冰饮雪

终于成为你生命的全部

虽然偶尔你也喜欢化装

穿好一袭墨衣

去郑板桥画里

虽然风善用所有构陷的话

攻击你细瘦的影子

即使最冷的朝代

你仍然笔直坚持

站在雨里

父母兄弟都是

这样的个性

永远硬着头颅而

不肯破裂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向天空/步步高升”描写的是奋力向上、力争上游的竹子形象,“坚硬的环节”指的是竹节。
B.“也只有绿/才是你一生想说的/那句话”表现了竹子满目苍翠、终年常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C.“虽然偶尔你也喜欢化装/穿好一袭墨衣”说的是有些竹子在枯死之后,颜色由绿变成了墨一样的黑色。
D.诗人写竹,绝非单纯的、静止的物象描摹,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浸泡,渗透了诗人对民族底蕴和民族灵魂的探索。
2023-11-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所学,下面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3-10-1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百合花(节选)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一句表现了时间等待的漫长,暗示这个中秋之夜非同寻常。
B.新媳妇不顾劝说,在通讯员死后继续为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说明新媳妇觉得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她家抱被子时撕破的,她有自责而想弥补些什么。
C.作者有意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只是借他人之口交代了事情经过,集中写新媳妇的种种行为和反应,使小说弥漫着深深的忧伤和悲凉的气氛。
D.《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舒缓的感觉,把一个残酷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2023-10-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在《五猖会》中,作者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忌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
8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①何当:何日。②金络脑: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象征马受重用。③踏清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诗歌一、二句运用 ____________修辞手法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三、四句借马抒怀,抒发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23-07-3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对于马克思的突然逝世,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B.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作为思想家,马克思创办了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果。
C.“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其中“繁芜丛杂”一词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D.恩格斯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从政治的角度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不仅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和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10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这首诗歌的三、四两句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蝴蝶无忧无虑地陶醉在暖洋洋的东风和草花香气里的状态,给人以无忧无虑之感,借以表达出诗人_________的心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