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五首(其五)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

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诗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将自己比作采蜜工蜂,每天在书房里辛勤校对。
B.范诗一二句运用多个意象,摹写了南方农村以特点,有花有果,色彩鲜明。
C.两首宋诗都写了春日特有的景象,相较范诗而言,秦诗则富含哲理,引人咂摸。
D.两首宋诗都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章法,状物写景,勾勒神韵,语言简练,含义丰富
2.这两首诗中,蜻蜓蛱蝶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 ①鸣蛩:蟋蟀。 ②槎:木筏。 ③甚霎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云弄巧”,既写出了初秋夜空轻盈多姿的美丽,又将纤云与织女之巧联系了起来,形象地烘托了织女的美丽和聪慧。
B.《鹊桥仙》这首词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C.“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极写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D.《行香子·七夕》整首词幻想与现实结合,天上人间遥相呼应,境界奇丽,曲径通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句。
3.这两首词同是写七夕,但是情致却不同,各有一番风味。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2022-05-26更新 | 43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穆棱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鉴湖

秦观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

水光入座盃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

蒲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注]①缭墙:围墙。   ②芰荷:菱叶与荷叶。 ③翡翠:翠鸟。渌酒,美酒。 ④蒲萄:指葡萄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乘坐着装饰精美的游舫,来到鉴湖,凉风习习,湖面随处可见菱叶与荷叶。
B.湖面水光返照,坐席上的杯盘闪耀着光芒;花香袭来,笑谈声中仿佛充满了香气。
C.尾联通过写酒薄力弱、身着单衣难以抵御鉴湖的寒气,寄托了作者的孤寂凄清之情。
D.本诗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一幅明丽而有生机的画面,用笔新奇,富有想象力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乙)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黄泉,文中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
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等。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②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5.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节选

(乙)劝学

秦观

于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精骑集》节选

1.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顿是(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其它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暂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农历每月三十叫“晦”。
C.经: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顿是(     
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后来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②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注】。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乱”写花之纷繁,“碎”表莺声盈耳,凝练地写出春景的生机盎然,隐约有乐景衬哀情之感。
B.上片后四句由景及人,刻画了作者衣带渐宽、形体消瘦的形象。“空”字更显孤寂悲戚,余味无穷。
C.下片运用反问的手法写曾经西池会上的好友,而今早已不在。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D.本词由春景触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跨越时空,由今而昔,再由昔而今,情感一波三折,含蓄蕴藉。
2.“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绪,古人喜欢用“水”来喻愁。本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都有此类诗句,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
7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如梦令

北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秦观:半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迁徙。此词是贬谪途中夜宿驿亭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遥夜”“沉沉”状出了夜漫漫而难尽的感觉。“如水”的譬喻既是夜长如水,还是夜凉如水,也是黑夜深沉如水,喻意十分丰富。
B.次句把“风紧”与“驿亭深闭”联在一起,一方面更显得荒野“风紧”;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即使重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荒野寒寂之感就从这景语中暗示出几分。
C.第三句只写“梦”而没说明梦的具体内容,但从“梦破”二字似可推断词人所做的是一个好梦,梦之美好越发反衬出周遭氛围的凄清,流露出词人内心的烦恼情绪。
D.“无寐,无寐”直接写人物的心情,好不容易熬到天明,门外“马嘶人起”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暗示出旅途跋涉,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倦于宦游的愁怀又见于言外。
2.以丑陋的“(老)鼠”作为诗歌意象入词,十分少见,但“鼠窥灯”三字可谓善状(描绘)特殊的情景。请结合词作内容对此加以赏析。
2022-01-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注】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2.请从意象意境的角度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感情。
2021-10-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①)

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 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C.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D.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质朴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2.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